進軍“線上”,古典音樂家享受網紅生活

原標題:拍Vlog,開直播,進B站 ——

進軍“線上”,古典音樂家享受網紅生活

打開快手,“老鐵”們給日本著名作曲大師坂本龍一和國家大劇院四重奏刷起了禮物;抖音上,蘇州交響樂團的樂手熱情地回答著網友的提問;B站音樂區裡,郎朗用一口純正的東北話聊起“柯兒蒂斯”音樂學院的求學經歷……最近這段時間,一向“高冷”的古典音樂家開始慢慢享受“網紅”生活。

4月3日晚,打開蘇州交響樂團在B站和抖音開設的直播間,豎琴手Jessica Fotinos走上舞臺,面對屏幕深深鞠躬,帕裡什·阿爾瓦斯的《小夜曲》隨後悠悠奏響,曾經可以自由出入劇場追音樂會的日子好像又回來了。

這些畫面,同步來自蘇州交響樂團的駐地金雞湖音樂廳。隔著網絡,14萬分散於全國各地的觀眾正在聆聽這場特別的音樂會。這是疫情發生以來,蘇州交響樂團“古典Online線上音樂會”的第二場。其實,“直播”對古典音樂來說並不算是一個新鮮的語彙,但進駐網絡直播平臺的確是近來才出現的潮流。

如今流行的網絡直播都突出“互動”的概念。實時出現在屏幕上的評論“彈幕”首先滿足了觀眾彼此交流的願望。正常情況下,古典音樂會都受到觀演禮儀的約束,觀眾是不能隨意交談鼓掌的,但在網絡上,大家可以自由傾訴,樂團的演奏家和工作人員也能更快地知道觀眾的想法。3月21日,蘇交進行了“古典Online線上音樂會”的第一次直播,曲目是德沃夏克和柴可夫斯基的兩部作品。“當時,許多觀眾就在彈幕裡問,為什麼沒有貝多芬呢?”於是在第二場直播中,樂團安排了貝多芬《c小調第四絃樂四重奏》。

直播的最終目的,仍然在於普及古典音樂。蘇交的每場直播時長都在半個小時左右,短小精緻。蘇交品牌發展部經理忻文蓉說:“從普及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能吸引觀眾在短時間內的關注度,於許多剛剛入門的觀眾而言,接受起來,遠比動輒幾十分鐘的大部頭作品容易許多,我們有意讓線上直播區別於線下音樂會。觀眾看完直播,覺得意猶未盡,可能將來就會願意走進音樂廳,到現場來感受。”

沒有誰比年輕人自己更瞭解他們想要看什麼。蘇交的樂手平均年齡只有30歲,幕後行政團隊有許多“90後”。疫情期間,他們在微信公眾號上變著花樣地給待在家中的觀眾找樂子:“就不好好看電影”系列帶著觀眾挖掘經典作品中的古典音樂彩蛋;“打擊樂手宅‘瘋’了”,開始用洋蔥、捲心菜和鍋碗瓢盆練手奏樂;蘇交的外籍演奏家所佔比例超過了60%,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遠方的詩”邀請樂手朗讀一首來自祖國的詩,並推薦一段相匹配的古典音樂,目前,這個系列已經收集了13種語言……“哪怕是看一部電影或者讀一首詩,音樂都會在你的身邊。”忻文蓉說。

疫情發生前,蘇交就聘請了專業的短視頻團隊拍攝“Vlog”。他們策劃了很多系列,第一期視頻記錄的是蘇交新年音樂會的幕後全過程,樂團還從美妝生活博主那裡得到了“開箱”視頻的靈感,只不過樂手們開的不是快遞箱,而是自己的樂器箱和琴盒,“有人會寫一句鼓勵自己的話,有人會放上家人的照片,也有人會放很多卡通玩具,大家都有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

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林朝陽深諳和年青一代溝通的要訣,從他的經驗來看,在推廣古典音樂的過程中,觀眾對演奏家的感受有時甚至是第一位的。今年3月,林朝陽在B站註冊了賬號,正式“入駐”。林朝陽覺得,直播等線上方式漸成趨勢後,也許會進一步刺激傳統劇場行業的優化。“藝術家非常看重人與人之間實實在在的接觸。”演出現場的魅力,依舊是網絡技術無法複製的。“人與人在一起,哪怕只是物理上看得見,哪怕只是能彼此碰一下,這種行為方式也會給我們帶來幸福感和價值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