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汽車市場幾大怪現象

中國汽車市場可以說是大而不強,大說的是現在中國汽車已經是最大的汽車市場雖然現在有些下滑,但是它還是最大的。不強指的是汽車工業不強、汽車消費者不強、汽車文化不強。因此就出現了在世界其他汽車市場看不到的幾大怪現象。

第一大怪現象:主機廠家不好好搞研發卻專心搞三產

中國自主品牌的主機廠對於研發的投入貌似十分的吝嗇,雖然每家都有個很新很新的研發大樓,但是裡面的研發人員、研發理念卻跟不上。雖然我們研發搞的不行,可是我們三產強呀。主機廠利用工業用地拿地便宜、好年景的時候瘋狂買樓、買地。現在年頭不行了,像什麼海馬、江淮紛紛賣樓止損,也是為汽車圈開了一個好頭。雖然目前只有兩家廠家爆出這類新聞,誰敢說一汽、長城、吉利等車企就沒有土地儲備和房地產投資嗎?

中國消費汽車市場幾大怪現象

本人不反對搞一些副業,但是像中國這類的企業不集中資源來搞研發、研究未來科技樹,只想搞地產掙錢,這是何其的短見呀。這樣的結果卻是自主品牌的發佈會上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各種AI、各種雜亂的設計理念、各種花裡胡哨的配置,對於汽車的底盤技術、發動機技術、變速箱能力,卻用春秋筆試一筆帶過。這樣的產品怎麼能讓消費者放心,那句話說的真不錯,"實業誤國、炒樓興邦"。

第二大怪現象:外來和尚好唸經,野花總比家花香

汽車走普通消費者中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情,那時候買一輛汽車也算是一件大事,而且中國人好面子的特性又確定要麼不買要麼就買最好的。賣不起4個圈啥的,或者看起來有高級感的大眾,要不怎麼也要來個棒子、鬼子的車,對於國產車的印象就是那是屌絲開的車太辣雞不賣。這個理念放在前幾年還是有點正確的,但是現在來說20萬以下的車,國產品牌雖然有些不足,可是對標合資相同價位的產品來說還是可以掰掰手腕的。舉個栗子來說,你花買科羅拉的錢,可以買到吉利的B級車博瑞,長安睿馳CC等車。SUV市場來說哈弗H6在配置、動力、油耗、價格上完全是碾壓同級別合資對手。這裡你可能說H6油耗高呀,也不看看能高多少?0.5L還是1L?

中國消費汽車市場幾大怪現象

第三大怪想象:既想馬兒跑,又不想給馬兒草

終於消費者買了一臺國產車後,這輛車基本上就是一家唯一的一輛車,它肩負著上班、拉貨、上山、下工地等等工作,但是對於給他的保養有時候卻有些少了,比如去小加油站加油、用最便宜的機油、未按照保養週期按時保養、走各種爛路等等。經過2-3年高強度使用後,車輛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這時候這批車主就會說國產不行呀,2年後毛病特別多,千萬別買呀。之後處理掉後,轉身提一輛合資車型,開起來那叫一個小心翼翼。小加油站不去了,按時保養用最好的機油,什麼各種大保健也在專業的人員人一個不落的都做了,2年後車況不錯,這時候就吹合資真香呀。

中國消費汽車市場幾大怪現象

用當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這也是人乾的事情嗎?

尾巴:

雖然自主品牌還有一些不足,但是給他們一些時間,同時多一些耐心。我想經過後幾年的汽車圈大洗牌後,剩下的中國汽車品牌也會成為世界汽車品牌的,而我們消費者目前做的就是買一臺國產車吧,畢竟他也算是我們自己的兒子,雖然有點調皮,但終歸是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