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被俘虜的國民黨將領結局如何?其實他們都去了這裡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近代有一個民國時期,這是一個披著民主共和的外衣,實際卻是以蔣、宋、孔、陳四家家族把控的政府。其中蔣家的權勢最為滔天,甚至有人說民國就是一個蔣氏王朝。雖然在開始民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後來卻變成了一個腐朽的爛木,因為家族勢力橫行,他們拉幫結派,互相爭鬥合作,高層之間的貪汙更是屢見不鮮。

建國後,被俘虜的國民黨將領結局如何?其實他們都去了這裡

雖然當時國民黨部隊精良,也有很多名將,但是他們早已失去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面對群眾基礎身後的解放軍,國民黨根本就抵擋不住,否則三大戰役國民黨怎麼可能敗得如此徹底。在解放戰爭期間,我軍俘虜了不少國民黨高級將領,其中就有杜聿明、王耀武、陳長捷等人。對待俘虜我軍一直都是非常優厚的,何況這些國民黨將領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是戰功不少。將他們抓獲之後,我軍沒有對他們嚴刑拷打,而是對他們進行了社會主義教育。而且在1959年的時候還對他們進行了特赦,讓他們也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一員。

建國後,被俘虜的國民黨將領結局如何?其實他們都去了這裡

此時這些高級將領已經是高齡老人了,而且他們的自己都是不在身邊的,於是國家就開始幫助他們。但是我國是按勞分配的,不能讓他們白吃白住,他們也需要對新中國建設做貢獻。經過中央的研究決定,他們畢竟是黃埔軍校出身,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筆桿子還是能拿得動的。而且他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把自己對於歷史的見證留下來,傳給後世也算是貢獻了,於是這些國民黨將領就成了文史專員,屬於國家編制,可是正當享受國家的津貼了。

建國後,被俘虜的國民黨將領結局如何?其實他們都去了這裡

當時他們都變成了各省或者各直轄市的政協文史專員,國家還考慮到他們年事已高,不能長久工作,所以沒有固定他們的工作時間,只要開會的時候到場就可以了。他們自從有了工作之後,就一心進入了工作之中,其中最為勤奮的就屬杜聿明瞭,他每天都是風雨無阻的前去工作,從來沒有遲到過。

建國後,被俘虜的國民黨將領結局如何?其實他們都去了這裡

杜聿明所作的《蔣介石解決龍雲的經過》更是得到了一致的好評,還沒刊載在當時的《文史資料選輯》上。裡邊是他的所見所聞,還有他的一些見解都是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新中國是一個人民民主和諧的國家,對於那些做出貢獻的人我國都是十分歡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