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節後怎麼走?5月行情能否打破僵局,10大機構最新操作策略來了

​受瑞德西韋Ⅲ期實驗“積極數據”推動,週三美股全線上漲,三大股指均漲逾2%,標普500科技板塊今年收高0.3%,收復了2020年所有跌幅。今日A股將迎來4月收官戰。4月份以來,A股一直持續低迷,指數低位徘徊,維持在2800點關口附近震盪,“二八”分化較為明顯。5月行情能否打破僵局。

回顧歷年5月行情,數據顯示,上證指數2000年以來,10次下跌,10次上漲。深成指11次下跌,9次上漲。

A股節後怎麼走?5月行情能否打破僵局,10大機構最新操作策略來了

中小板指數推出以來,該指數5次下跌,9次上漲。

創業板指數推出以來,該指數4次下跌,5次上漲。

從歷史來看,5月行情漲跌幾率各半。2006年、2007年、2013年、2015年指數整體表現較好,2002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9年5月指數行情表現較差。

當然今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疫情的發生和兩會的推遲,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汪洋主持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會議,建議5月21日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分析認為,對於目前相對低迷的股市,兩會召開將為中國指明方向,掃除更多的不確定性。對於市場而言,預期將更為清晰。兩會政策走向是5月配置的重要參考因素。機構認為 ,春風已來,但憂患仍在。2020年的兩會重要性似乎更勝過往,經濟下行壓力下召開的兩會,孕育著新的希望,也是經濟重新向上的開始。

國海證券認為,5月份指數將上行,流動性寬鬆和低利率環境是中長期牛市的基礎,在這個大背景下風險偏好的回升只是時間問題。5月市場的交易邏輯應該逐步從內需轉為外需,我們看好受益外需預期回升的相關電子,新能源等板塊。由於全球逐漸復工,全球製造業鏈條將逐步恢復,結構性通脹特點也會給全球產業鏈帶來結構性的機會。受益於國內的政策託底,基建和公共開支相關產業鏈依舊呈現相對景氣,考慮到風險偏好回升的可能更看好新基建,包括通信設備,電氣設備和特高壓板塊。國海證券看好科技(包括消費電子,半導體,光模塊等領域),新能源(包括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領域),基建(包括通信設備,電氣設備,鐵路設備,環保公共衛生和建築設計),農業(包括轉基因,農藥,化肥和種業)。

興業研究認為,風險偏好或繼續改善。5月國內將迎來地方債發行高峰,穩增長預期有望進一步強化。此外,海外發達經濟體疫情或將繼續緩和,部分經濟體可能放鬆封鎖或管制措施。以上因素或使市場風險偏好繼續改善。

東北證券認為,5月份多看少動,耐心等待趨勢修復。5月份市場將迎來最後“黎明前的黑暗”,最快將於6月初看到明顯的上升信號。建議維持原有的配置,耐心等待市場趨勢的修復。

天風證券指出,日前,伴隨對年報分紅率下降、一季報超預期下滑的擔憂,市場走得猶猶豫豫。而今,國內基本復工,海外也在陸續復工,海外市場的資本溢出為A股帶來連續的買盤。接下來一段時間,業績真空期較長,有部分資金或將從高估值的醫藥等必需消費品板塊出來,在復工提效、業績反轉、政策扶持等概念中尋找新的增長點。五月下旬的兩會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具體包括新基建,網絡安全,新能源,北斗,軍工,糧食保障等領域。預計經濟兩大支柱產業房地產和汽車或出現分化:前者可能出現嚴控貸款套利,後者或有政策扶持。另外,年中的光伏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或引來光伏搶裝潮及新能源汽車的促銷帶量。以上都有可能帶來反轉契機。

A股節後怎麼走?5月行情能否打破僵局,10大機構最新操作策略來了

方正證券認為,5月投資者可能依然會對指數趨勢迷茫,消費股依然可以繼續持有,同時由於利率的快速下行,可以適當增加低估值、高分紅板塊的配置比例。3-4月,各行業銷售有所恢復,但是恢復的速度可能依然不夠快,特別是需求層面。商品房銷售面積、發電耗煤量依然處在過去幾年的較低水平,水泥價格近期出現了下滑。如果指標不能回到2019年的正常水平,則市場的風格將依然趨於保守;兩會已經確定了召開時間,政策會進入驗證期,這一次的政策力度將會比過去幾年的穩增長更積極,但能否在現在較高預期的基礎上再超預期,還有很大不確定。

華創證券認為,當前市場核心矛盾在於疫情是否開啟了經濟金融持續去槓桿進程,在疫情衝擊基本面已在預期之內,各國聯合對沖政策效果仍有待明確背景下,對該問題的預期定錨預計將要等到二季度數據明確,在此之前市場仍處於類似“數據空窗期”,為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提供了條件。基於邏輯確定性與穩定性,仍看好食品飲料+醫藥+農業+商貿零售,從經濟復工、風險偏好繼續提升角度看,現階段更看好,券商+地產+軍工,以及穩增長相關的水泥+機械+建築+家電,在五月底風險偏好有中等水平進一步提升條件看,科技股有望迎來加速表現。

廣證恆生認為,一季度經濟低谷巳過,經濟活動逐步企穩。國內疫情進入穩定控制階段後,伴隨逆週期調節效果顯現,各項經濟指標均有較大幅度反彈。A股震盪偏強,關注中長期配置價值。4月經濟活動加快復甦,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政策積極加碼,4月A股市場反彈回暖。整體來看,預計A股市場維持震盪偏強走勢,建議標配30%,關注新基建、5G等行業機會。

A股節後怎麼走?5月行情能否打破僵局,10大機構最新操作策略來了

中銀國際認為,警惕5月魔咒,迴避海外可能的第二波拋售。根據歷次衰退市場運行規律,海外市場階段性反彈後或仍將面臨基本面預期下修帶來的二次衝擊。受此影響A股市場風險偏好難以形成有效提振,盈利因子主導下短期市場依然偏弱,市場波動增加。二季度市場將從前期流動性驅動的估值修復邏輯轉換為盈利因素主導,海外市場二次下探將為A股帶來不確定性衝擊。操作上敬慎待時,關注5G、必需消費等高盈利確定性板塊。

申萬宏源認為,受疫情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寬幅波動。美聯儲和歐央行均出臺一系列救市措施。由於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市場當前還難以對其準確定價,預計5月國際金融市場仍將寬幅震盪。預計二季度政策重點在於前期工具的持續傳導見效,進一步貨幣寬鬆的必要性不大,金融環境對後續投資、企業生產活動均形成明顯的支撐。

光大證券認為,隨著4月份美元指數上漲態勢趨緩,股票、債券、黃金等資產收益較3月份明顯回升,這意味著以現金為王為標誌的非理性恐慌階段基本結束。與此同時,美國新增病例的拐點似有望出現。外部分國家已開始考慮逐步復工,預計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數據將有望環比改善。建議長線投資者和價值投資者依舊可以採取回調買進、分批建倉的策略。投資與汽車是啟動冰封經濟的相對可靠的抓手,建議關注新老基建、汽車和地產。目前出現比較明顯邊際改善的主要有如下幾個行業:①老基建、房產改善跡象明顯,新基建有待發力:在二季度外需受損的背景下,基建投資對於穩經濟的重要性凸顯,二季度有望看到基建增速較快的提升,但由於受二季度海外疫情擴散的影響,新基建有待發力;②化工、機械等部分中游產品值得關注:PVC、聚乙烯、聚丙烯,分別對應下游的地產、汽車、家電需求,4月PVC期貨價格都出現一定企穩,聚乙烯、聚丙烯期貨價出現明顯上漲。而隨著國內基建項目相繼落地,市場對機械產品需求會產生明顯拉動;③看好汽車、家居等可選消費後續改善:銷售額增速方面,糧油食品、飲料等必需消費品增速為正且繼續提升,家居、汽車零售額的降幅明顯收窄,商用車單月銷量同比增速轉正。


來源:證券時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