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慧之鑰:語言活動

今天,筆者想和你們分享一下育兒經驗。其實,筆者認為,在週歲至兩歲間是被動語言時期,兩週歲至三歲間是主動語言日益熟練時期。兩週歲是語言活動的轉折點,從這時起,進步神速,只有家裡人才聽得懂的“專門”用語不太用了,單字雖然還用,用比較複雜的句子的情形越來越多了,在十八個月時孩子所用的語言多系:“過來“開門”等這樣的簡單句子,到兩歲,他就會用“爹爹去哪裡了?"“給爸爸一張紙!"或“我不要去睡!”來談話了。代名詞用得很多,而且用得相當正確,詞彙也出乎你意料地大大增加了。

孩子的智慧之鑰:語言活動

所以,如果在學步期你曾時常與他交談,在這時期就可見出效果了。在學步期儲存起來的字句現在開始出現於語言中。一般說來,你對他講得越多,他講話的能力越強,雖然這不是說要你不停地跟他講,把他浸浴在字林辭海中,但是你跟他講話的多寡卻的確關係他詞彙的多寡。這一點從比較性的調查研究可獲得證明:貧苦家庭的孩子很少有人跟他們談話,逗他們玩,中產階級家庭的母親多花費相當的時間,跟孩子談話逗孩子玩,中產階段的家庭的孩子在語言能力上優於貧苦家庭的孩子,是不足為奇的,這種差異有時甚至到四歲還存在呢!

孩子的智慧之鑰:語言活動

另外,有些孩子一開始講話就咬字清楚發音正確,有些卻有一段時期發音模糊或不正確,只有家人才能瞭解他所說的意義,這與孩子的生理組織固然有關,你跟孩子談話的多寡以及是否清楚也是重要因素。如果你看過《海倫·凱勒傳》,(影片名《熱淚心聲》)你會記得小海倫·凱勒那又啞、又聾又瞎的小生命的轉折點是在她的老師使她瞭解了“每一事物有一個名字”時。

孩子的智慧之鑰:語言活動

當然,你的孩子在學話時,同樣地也有這樣一個轉折點,這對一個孩童來說,是一個激奮的時刻:知道了周圍事物的名稱給予他控制環境的新權力:如今,他生平第一次可以用符號來處理周圍的事物,他可以在腦中操縱事物的名稱,不必操縱實際的事物,這使他能命令世界,而這種新發現的語言能力給予他高於其他動物的優越感。

孩子的智慧之鑰:語言活動

很多年前,有一對夫婦,兩人都是心理學家,他們曾在家裡弄了一隻小猩猩跟他們的女兒一起長大,他們所著的《我家的小猩猩》是本有趣的書。書中顯示在起初,這隻小猩猩各種動作與體力、智力測驗上都超越了他們的女兒,叮是,在大約兩歲時,他們的女兒突飛猛進,在技巧與智力上都遠遠地超越了小猩猩。何以在這階段形成此差異?語言,女孩能運用符號來表達事物而猩猩不能。有了這種語言能力,你的孩子開始能夠將他的世界慨念化,能推理,能計劃一個簡單的將來,能夠運用想象力遊戲,能夠空想。他的精神生活已向前邁了一大步,登上了月球!

孩子的智慧之鑰:語言活動

總之,請儘可能繼續你與孩子的“說明世界”遊戲,幼兒期正是吉塞爾博土所謂的“字彙飢渴”時期,他會熱切地參與這遊戲的。不管身在何處,正從事什麼活動,你都可以與他玩這遊戲,他會因知道這麼多東西的名稱而揚揚得意的。

孩子的智慧之鑰:語言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