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老而彌堅,聖保羅是如何帶領雷霆在一片廢墟中重生

前言

2018-19賽季西部季後賽首輪,隨著利拉德在接近中場LOGO附近,迎著保羅-喬治命中了一記超遠後撤步三分絕殺,正式宣告雷霆連續3個賽季都在季後賽首輪被淘汰出局,利拉德的這一記三分改變了保羅-喬治忠守俄城的諾言,隨後在倫納德拋出的橄欖枝下,盛極一時的雷霆隊一夜之間土崩瓦解;

隨後的故事眾所周知,保羅-喬治向雷霆管理層提出了交易離隊申請遠赴洛杉磯,威少在心灰意冷之下也選擇做出改變,並最終與克里斯-保羅互換東家;隨後雷霆管理層終於下定決心徹底推倒重建,傑拉米-格蘭特被以白菜價的籌碼被送到了丹佛掘金,亞當斯、施羅德被擺上貨架,並且四處兜售加里納利和聖保羅;

在2019-20賽季正式開始之前,全世界都知道雷霆本賽季的目標就是擺爛爭狀元,就連管理層都公開表達出了這樣的想法,然而隨著賽季的深入,球迷卻忽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休賽期剛剛被徹底推倒,處於一片硝煙瀰漫中的雷霆,卻已經在廢墟之中建起了好幾層“洋樓”,而主要的構成材料竟然是其他球隊不要的“破磚爛瓦”;

截至目前為止,早已經被全世界球迷判了“死刑”的雷霆隊,反而以40勝24負的戰績高居西部第五位,領先於坐擁雙MVP後衛的休城,甚至距離排名西部第二的奪冠最大熱門洛杉磯快船也僅有4個勝場差,而他們之所以能夠創造這樣的奇蹟,除了全隊上下眾志成城的決心,已經35歲、“又老又貴又沒用”的克里斯-保羅更是至關重要。

在球隊最重要的兩大核心離隊後,在球隊已經四處兜售球員徹底推倒重建後,老而彌堅的聖保羅卻帶領著這支“青年軍”,在一片廢墟之中完成了重生。

深度分析:老而彌堅,聖保羅是如何帶領雷霆在一片廢墟中重生


雷霆:打法滯後卻攻防合理

隨著勇士隊的成功,小球打法徹底的風靡整個聯盟,即使是馬刺隊這樣的老牌球隊,他們也越來越重視三分和攻防轉換的節奏,然而,雷霆隊卻幾乎看不到這些特點,他們的打法反而顯得十分的“滯後”:

到目前為止,雷霆本賽季已經進行了64場比賽,而他們的場均總回合數只有99.2次(聯盟第20位),場均總投籃次數85.1次(聯盟第28位),場均快攻得分只有9.3分(聯盟第30位倒數第一),場均三分投籃次數29.3次(聯盟第27位),場均三分命中10.4個聯盟倒數第三;在三分和快攻兩個方面都是排名聯盟倒數,雷霆是依靠團隊籃球和內線進攻支撐麼?並非如此,他們本賽季內線場均得分是46.6分(聯盟第22位),場均總助攻只有21.9次,助攻率只有54.3%(聯盟第28);

沒有太多的快攻和三分,內線也沒有一柱擎天的超級巨星,然而雷霆卻能夠在強隊如林的西部脫穎而出,靠的就是他們“滯後”卻合理的打法

:截至目前為止,雷霆隊的中距離投籃比例達到23.1%,在整個聯盟中僅次於馬刺和開拓者等少數幾支球隊,而他們之所以選擇了大量出手“性價比”最低的中距離,主要是因為球隊的短板太明顯;

深度分析:老而彌堅,聖保羅是如何帶領雷霆在一片廢墟中重生


首先第一點,雷霆沒有穩定可靠的三分投手。他們全隊三分命中率最高的是鋒線的加里納利,然而他的三分命中率也只是剛好達到40.9%而已,其他隊員無論是亞歷山大(生涯三分命中率35.7%)、施羅德(生涯三分命中率33.6%)和克里斯-保羅(生涯三分命中率37.0%)等主力球員,他們從來都不是以三分見長,反而是以突破和借隊友掩護擋拆後的中距離跳投更加可靠,而保羅最殺人的武器就是他的中距離跳投;

第二點,球隊最殺人的“三後衛”陣容身高劣勢太明顯。在雷霆隊中,他們進攻效率最高的一套陣容無疑是保羅+亞歷山大+施羅德+加里納利+亞當斯,然而當三後衛同時在場時,他們的身高在如今鋒線更加普及化的聯盟中,劣勢實在太明顯了,最高的是1.98米的亞歷山大,隨後是1.85的施羅德和1.83的克里斯-保羅,無論是面對防守直接幹拔三分或者迎著對手的封蓋突破上籃,對於矮個後衛都是不明智的選擇,所以借隊友掩護後的中距離跳投就成為了最好選擇;

除此以外,由於亞當斯橫移速度不足,以及雷霆隊在攻防兩端的籃板保護都並不出色,所以他們更多的採用降速和減少進攻回合數;雖然擁有亞當斯和諾埃爾兩名優質護框內線,但雷霆的總籃板只有42.7次(聯盟第26位),其中場均進攻籃板是8.1個(聯盟倒數第一),防守籃板是34.6個(聯盟第16位),打得越快,回合數越多,那麼籃板保護不足的劣勢就會更加明顯,所以收縮防守和降速就是明智的選擇。

據統計,當保羅+施羅德+亞歷山大+加里納利+亞當斯同時在場的108分鐘裡,雷霆的進攻效率是124.6(聯盟第1),防守效率是96.2(聯盟第5),淨效率高達+28.4,領先第二名多達8.8分,雖然雷霆在快攻和三分、籃板保護等多項數據上排名靠後,乍看起來他們的打法似乎已經落伍,但是這卻是基於球隊陣容的最合理選擇,他們在降速後採用更多的中距離跳投和突破分球,因此場均進攻效率達到了110.8(聯盟第14),而108.1的防守效率則排名聯盟第11位,克里斯-保羅就是最重要的定海神針。

深度分析:老而彌堅,聖保羅是如何帶領雷霆在一片廢墟中重生


雷霆:老而彌堅聖保羅成“催化劑”

不得不說,雷霆隊之所以能夠在一片廢墟中奇蹟般的重生,已經35歲的老將克里斯-保羅是最重要的“催化劑”。

在雷霆全隊的得分排名中,最高的是亞歷山大的場均19.3分,其次是加里納利的19.2分,然後是施羅德的19.0分,保羅的17.7分僅排在全隊第四位;然而,其中最關鍵的核心仍然是聖保羅,由於年齡和傷病的影響,他放棄了更多的主動進攻球權,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梳理球隊、防守和帶領第二陣容上面,給隊友創造了更多的得分機會,場均6.8助攻看似不是很高,但助攻失誤比是3.3;

本賽季,保羅場均球權回合使用佔有率是23.2%,在整個聯盟的排名前50的球員中,根本看不到他的影子,然而保羅的整體命中率卻從上賽季的41.9%飆升到如今的48.9%,提升了整整7個百分點,WS(勝利貢獻值)回升到了8.1(聯盟第11),而總效率值則達到了21.7(聯盟第22),除此以外,他還保持著場均1.6的搶斷(並列聯盟第12);

而保羅對於雷霆隊的另一個作用在於讓身邊的隊友變得更高了。以施羅德為例,在上賽季保羅到來之前,他場均數據是15.5分3.6籃板4.1次助攻,場均出手數是14次;而在保羅到來後,他的數據提升到19.0分3.7籃板4.1助攻,而整個命中率也從41.4提升到了46.7%,增加了5個百分點,三分命中率也從34.1%來到38.1%,而他的總出手數也只是從14次變成15次,在得分和籃板都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僅僅只是增加了1次出手,但在得分和效率等方面都有明顯提升,這正是由於保羅梳理全隊進攻的效果;

深度分析:老而彌堅,聖保羅是如何帶領雷霆在一片廢墟中重生


當然,保羅對於球隊最大的作用,還是在於他在關鍵時刻的穩定得分能力和歷史級控場能力。總體而言,雷霆的整體實力和天賦並不突出,但他們卻能夠取得40勝24負的出色戰績,原因在於雷霆贏下了太多的關鍵比賽;

獨行俠本賽季場均進攻效率115.8(聯盟第1),他們在三分的出手數、命中數和命中率,以及進攻籃板和快攻反擊等眾多進攻數據上都名列前茅,但他們目前40勝27負的戰績還不如雷霆,就是因為他們的關鍵時刻攻防表現不夠出色,最後關鍵時刻,獨行俠的進攻效率只有92.3分(聯盟第28),整體投命中率是37.5%(聯盟第27),三分命中率是20.4%(聯盟第29),罰球命中率是69.8%(聯盟第24);

而與獨行俠不同的是,雷霆在常規時間場均110.8(聯盟第14)的進攻效率並不出色,但他們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卻是聯盟第一;截至目前為止,雷霆已經7次在落後至少15分的情況下完成大逆轉,另外還有16次在第三節結束時落後最終卻逆轉取勝,他們在這兩項關鍵數據都是排名聯盟第一,雷霆第四節+8.9的淨效率也是聯盟第一;

而雷霆的關鍵時刻表現之所以如此硬氣,最主要還在於“關鍵先生”聖保羅。數據統計顯示,克里斯-保羅在關鍵時刻(第四節還剩下5分鐘分差在5分以內)的總得分高達144分,排名全聯盟第一位,甚至比奇才全隊的關鍵時刻總得分還要高;除此以外,他在關鍵時刻總計86投46中,投籃命中率達到53.5%,而絕大部分都是中距離跳投,27投17中63%的超高命中率,中距離跳投就是保羅最殺人的武器;

正是由於聖保羅的存在,雷霆在重建的廢墟上創造了奇蹟,他憑藉著自己歷史級別的控場能力,讓其他隊友的進攻變得更加的出色,甚至他還用自己關鍵時刻的穩定“殺手本色”,硬生生的打消了球隊管理層擺爛的決定,已經35歲的保羅老而彌堅,成為了雷霆最好的“催化劑”。

深度分析:老而彌堅,聖保羅是如何帶領雷霆在一片廢墟中重生


總結

當然,雖然保羅展現出了大師級的控場節奏和關鍵能力,但雷霆如果想要爭冠,還是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首先就是他們的籃板保護和二次進攻。雷霆本賽季場均42.7(聯盟第26)的籃板劣勢太明顯,而場均8.1(聯盟倒數第一)的進攻籃板更是扎眼,由於身高不足,雷霆大多數時候甚至是放棄衝搶前場籃板全力退守,這也導致他們場均只有10.7(同樣是聯盟倒數第一)的二次進攻得分;

其次,可以適當的提升轉換進攻的效率。從整體而言,雷霆是一支非常年輕的球隊,除了35歲的克里斯-保羅,其他核心球隊或者輪換都還很年輕,速度和活力就是他們的一個優勢,而場均只有99.2(聯盟第20)的進攻回合數實在太少了,這也是他們關鍵時刻效率非常高,但進攻效率卻僅排名聯盟中游的一個原因。

但無論如何,聖保羅能夠憑藉一己之力,帶領著雷霆這樣一支非常年輕,且處在一片重建廢墟上的球隊大放光彩,聖保羅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實力。

深度分析:老而彌堅,聖保羅是如何帶領雷霆在一片廢墟中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