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看見了你的委屈,我允許你釋放自己的“攻擊性”

孩子,我看見了你的委屈,我允許你釋放自己的“攻擊性”

作者:艾尚

01

傍晚的校門口,我躋身在接孩子的家長中,習慣性打開手機中某家校合用的APP,查看孩子在校的成績報告,一個意想不到的分數,映入眼簾,我用力看了好幾眼,確認沒有眼花,心下震驚後陷入頹然。

多年來忙於生意,女兒的小學階段我對她一直疏於照顧,小升初幸得運氣不錯,進了附近最好的初中,青春期的女孩,不敢大意,開學以來,我開始以她為中心點了。

新的環境,她一直嘟囔沒有交到新的朋友,我以為她只是適應力不強,覺得那不過是時間問題,可是交友問題還沒解決,似乎其它問題接二連三冒出來了,以前非常陽光的個性,不知何時變得陰鬱。

這肯定不僅僅是成績的問題,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那天放學,我默默地騎著車載著她,憂心忡忡好幾次差點撞到別人車上。

孩子,我看見了你的委屈,我允許你釋放自己的“攻擊性”

回家後,我跟她談話。她一直一言不發,我在激憤的陳述後,用各種方式試圖打開她的話匣子,最後在她無言的淚流面面中以失敗告終,我意識到問題不僅僅是表面看上去的狀態,心裡好一陣挫敗。

02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體。

女兒出生時8斤8兩,3個月長牙,7個月走路,11個月說話,2歲時就認識300多個字,智商絕對沒問題,情商也不低,幾個表兄玩三國殺,她在旁邊就弄清楚了人物的關係,懂一些三國的諺語。有一次家裡吃飯時來了親戚,我們打完招呼繼續落座,而她就已經跳下座位搬來凳子拿來筷子。

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由活潑開朗,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我在腦海裡,蒙太奇一樣的播放著近年來我們的相處模式。

畫面一:回家的路上,焦慮的我用羨慕的口吻提到別人家的孩子,忍不住拿她做參照,她當時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然後就一直低頭走路,後來我在她掛在我手機的QQ裡,無意看到,她跟同學說“那一刻,想死......”

畫面二:晚飯的餐桌旁,我皺著眉頭批評與指正她的不足,每當她意欲反駁,我都是劈頭蓋臉地懟回去,她迅速扒完飯,回房間怦的一聲關門......

對了,那個時候起,她就越來越沉默了。不光是我,我周圍的親友,也喜歡作弄她,喊她肥妹,說她腿粗,笑她眼睛小,兒時,她還敢反駁,慢慢她就不吭聲了。

我在反思了很久後,終於明白,我的諸多指責,讓她日漸壓抑,她身上原本圍繞自身的真自我被銷蝕了,慢慢地變成圍繞他人的假自我,在自我完善沒有完成時,漸漸迷失了自己,讓她不再對外界反應敏銳,而是選擇了消極應對,這個過程中,她失去了攻擊性。

攻擊性也就是原始的生命力,當受到壓迫時,本能的會回擊,在攻擊性中才會有自我存在感,有了存在感,才敢於表達自我。

孩子,我看見了你的委屈,我允許你釋放自己的“攻擊性”

03

心理學家說,你跟世界的關係,其實就是你跟母親的關係

我忍不住從女兒的現在,聯想到曾經的自己。

我跟我媽不親,小時也頑皮,所有捱打的記憶都來自她,用長滿芒刺的小荊條,抽得滿地打滾,而母親的懷抱我不記得什麼味道。隔壁的小紅挑食,她媽為了讓她吃飯,去別的人家討菜,我不喜歡吃空心菜,一連三天沒端碗,我媽渾然不覺。

我在把跟母親的關係,映射到跟女兒的關係中,我又何嘗不是對她指責大過寵溺。經常用食指,從不用大拇指

愛是看見,是及時回應。我很少回應女兒的努力,人前也是揭短多過誇獎,明明她就很優秀,我卻希望她更優秀,沒有懂她的委屈,體諒她的壓力。我的一次次的指責和比對,嘴皮上貌似贏了,實際上輸慘了,堵住了孩子正常發洩的通道,沒有安靜傾聽她的心聲,讓她知道大人對她的在乎。

孩子,我看見了你的委屈,我允許你釋放自己的“攻擊性”

04

有一次在媽媽家吃飯,9歲的小侄兒突然調皮了,跟表哥扯鬧起來,要將可樂撒到哥哥身上,當時,媽媽用巴掌平息了他的攻擊性。

後來,我意識到哪裡不對,等他安靜下來問他為何亂髮脾氣,他才委屈地說,是哥哥非要他吃蔬菜,看見他可樂喝完了沒有給他加滿,讓他覺得自己被無視了。

你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通過攻擊性來表達存在感的例子,這個過程中小侄兒主動表現真自我,此時的世界,他只忠於自己的感受。通過攻擊性,外界也懂得了他的需求。

而女兒在一次次覺得自己無法滿足大人的期望時,慢慢隱藏了自己,不再回應我們,拒絕與外界連通。

問題孩子背後一定有問題父母。我們下意識地用語言在雕刻他們,將自己的私慾強制裹挾進去,企圖控制他們,但事實上,他們才是自己生命的主體。

慶幸我醒悟得不算太晚,在以我引以為戒同時,也奉勸各位身為父母的朋友:

  1. 放下手機,多陪伴孩子戶外運動
  2. 減少應酬,多關心孩子心靈成長
  3. 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好與不好

孩子是我們二次成長的契機,在這個過程中,不一定是我們在教育他們,也許是他們教會我們的更多。我允許你,釋放出你的攻擊性,只要你快樂。

願意收起我的食指,對你伸出大拇指,來我們一起,伸出手,在頭頂張開五指,就好像送給自己兩朵煙花一樣,打開,嘴裡念著,轟!啪!

結語

允許、接納、讚美、包容,愛會更輕鬆,更舒展。你值得被愛,讓孩子學會愛自己,才是父母最好的禮物。

作者:艾尚心理,個人構建、情緒管理,心理疏導,歡迎關注。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