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把清朝帶進了死衚衕?不是她帶大家走,是大勢推著她走

引言

慈禧太后是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大多數人把慈禧太后視為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但真的是她把清朝帶進了死衚衕嗎?如果沒有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維新變法,就能民富國強、抵禦外來入侵,保證清朝延續下去嗎?

其實,即使沒有慈禧太后,清朝仍然難逃滅亡的命運。

慈禧太后把清朝帶進了死衚衕?不是她帶大家走,是大勢推著她走



晚清面臨的3000年未有之局勢

在鴉片戰爭爆發前,中國保持世界領先地位達3000年左右。在此之前,中國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來源於北方遊牧民族,是落後文明對先進文明的挑戰,即使北方獲勝,中華文明也始終沒有中斷,比如元朝和清朝,雖然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他們最終被先進的中原文明所征服。

晚清就不同了,這一次王朝的威脅來自於海上,西方的堅船利炮,讓本來有地理優勢的南方重鎮南京(長江天險)、王朝首都北京(北部長城、燕山),一下子成了抵抗侵略的最前線,失去了地形屏障和戰略縱深。

這種態勢直接使清政府在戰爭中陷於被動,因為你的地大物博難起作用,一旦開戰,西方列強直接威逼首都。

慈禧太后把清朝帶進了死衚衕?不是她帶大家走,是大勢推著她走


另外,西方文明在生產技術上的先進性已經超過中華文明的生產技術,這使得外來入侵難以被中華文明同化(像蒙元和滿清那樣),而是對中華文明的挑戰和取代,兩大文明的碰撞,在生產技術上落後的文明面臨巨大挑戰。

這種情況下,清政府沒有任何先例可以參考學習(長達3000年曆史,都是別人學習自己),只能在迷茫中摸索。

晚清面臨的3000年未有之局勢,不是哪個掌權者所能左右的,道光不能,咸豐不能,慈禧不能,恭親王不能,光緒也不能。此等局勢,不是對個人能力的考驗,而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大考驗,是對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大考驗。

慈禧太后把清朝帶進了死衚衕?不是她帶大家走,是大勢推著她走


清王朝統治的失控

在清朝晚期,先是太平天國運動摧毀了清朝原本的軍事基礎八旗兵和綠營兵,崛起的湘軍、淮軍等漢人武裝成為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漢人大臣權力得到提高;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朝的統治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各地方封疆大吏開始擁權自重,清朝失去對地方的絕對控制權,這在八國聯軍侵華過程中、東南各省採取東南互保就可以看得出來。

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東南各省地方督撫更加難以控制,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和各地新軍的建立,使清政府失去了軍事上強有力的控制權,清政府統治大廈將傾。

清王朝統治的失控,已經不是靠一個人就能力挽狂瀾,即使沒有慈禧,光緒親政,或者有個更有作為的君王,都難以扭轉局勢。

慈禧太后把清朝帶進了死衚衕?不是她帶大家走,是大勢推著她走


形勢大於人勢,慈禧也是被形勢推著走

到了清王朝末年,隨著清王朝逐漸失去對全國強有力的控制,大清帝國就如同一艘快要散架的帆船,隨著風力向大海深處漂去,再好的掌舵人,都難以扭轉局勢。

慈禧太后是大清王朝最後一位有威望的實際掌權者,但是此時的清政府朝內腐敗,各地封疆大吏也無時不刻牽制著慈禧太后。

慈禧身邊的人,已經難有說真話的人,他們根據自己的利益,摸著慈禧太后的脈,她想要什麼就給她掏出來什麼,至於是真是假,已經難以分辨。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被全國人唾罵,慈禧太后也成為國人眼中列強的“奴才”,但是在此之前,慈禧太后是非常痛恨洋人的。

慈禧太后把清朝帶進了死衚衕?不是她帶大家走,是大勢推著她走


她手下的一些大臣,號著慈禧太后不喜歡洋人的脈,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顛倒黑白、混淆視聽。比如,閉塞愚昧的守舊大臣毓賢,說義和團“刀槍不入”可以用來對付洋人,慈禧太后派軍機大臣剛毅去視察考證,剛毅卻報告稱“天降義和團,以滅洋人”。

當時的清政府,以端郡王載漪為首的排外勢力佔據上風,他們極力煽動慈禧太后聯合義和團對抗外國列強,慈禧太后雖然是清政府的最高掌權者,但也得受這些王公大臣的牽制制約。

當時的情況,排外的形勢在京津地區已經是大趨勢,大量義和團民眾擁進北京城,清政府已經無力鎮壓和控制,形勢大於人勢,慈禧太后也只能被形勢推著走。

慈禧太后把清朝帶進了死衚衕?不是她帶大家走,是大勢推著她走



結語

歷史大勢,浩浩湯湯,不是靠某一個人或某一群人就能扭轉的。形勢大於人勢,只有整個民族形成濤濤大勢,才可以從中順勢而為,大有作為。

比如,歷史上劉邦40歲以後才有所作為,正是因為40歲以後順應了農民起義的大勢,才能草根逆襲成皇帝。

再比如,崇禎是明朝少有的勤政皇帝之一,仍然難逃明朝滅亡的命運,很大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明朝已經形成大廈將傾的大勢,已經不是靠一個人就能改變的。

可見,個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大形勢中,才能借勢發揮,大有作為,妄想違背歷史潮流,那是難上加難,即使能改變一時,也難以改變最終的趨勢。

對此,大家怎麼看?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喜歡歷史的朋友隨手關注,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創,嚴禁洗稿抄襲,侵權必究!】

參考文獻:

《清史稿》,

《中國的近代:大國的歷史轉身》,

《中國人的精神》,

《中國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