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我們需要有原則,沒有了原則那就太沒意思了

柯柯&KOKO


做人做事我們要有自己的原則,一個做人做事沒有原則的人,你還敢交心嗎?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蘇格拉底被希臘人認為是最聰明的哲學家,但是有一位年輕人不服氣,就去找蘇格拉底說:“你是大家認為最聰明的人,今天我要跟你比比看看誰更聰明!你贏了我就拜你為老師,供你衣食。”蘇格拉底說;“好啊,那我先問你一個問題,現有雞還是先有蛋?”“現有蛋,再有雞。”年輕人很自信的說。“那蛋是哪裡來的?”蘇格拉底反問道。“先有雞。”年輕人又說道。“你不是說先有蛋嗎?”蘇格拉底繼續反問道。“你不要問這樣的問題嗎!那我也問你一個問題,現有雞還是先有蛋呢?”年輕人氣急敗壞的問道。而蘇格拉底很直接的說:“我不知道!”“呵,你看看你也不知道,還說是最聰明的人!我們有什麼區別呢?”年輕人嘲諷的道。“我和你的區別是:你以不知道為知道,我以不知道為不知道。這就是我們兩個人的區別。”蘇格拉底心平氣和的道。年輕人雙膝跪地:“老師!”但是蘇格拉底側身而走,不接受他這一拜。


這是蘇格拉底法又稱詰問法或反問法,意思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抽絲剝繭從疑問中得來,而且很多時候他的回答都是言簡意賅。他生活很落魄,但是他有他自己的做人的原則,不會違背良心。他即使落魄,也不願意接受這位因為他贏了才拜他為老師的學生。但是,在現在的這個社會里,在落魄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原則的人真的不多了。


我曾經從事過一個銷售行業,聽到過這麼一句話:“不是被逼到走投無路的人,誰會選擇這個行業呢?”是的,這個行業是你走投無路的選擇,意思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為了能夠賺到錢,你就可以沒有自己的原則沒有下線了呢?


我在這個行業裡從事著自己的銷售,無意中接手了一位之前公司的離開員工的客戶。那是一個投訴件,公司讓我去處理一下,我去了,客戶跟我說:“我之前花了總共三十萬買了你們公司的產品,現在我急需用錢可以拿回來嗎?”我看了,然後我說:“不可以。你當時是出於什麼目的買這一份產品的。”客戶回答道:“我出於理財。”“那當時給你賣這份產品的人有沒有和你說這產品只能等你70週歲才可以拿錢?”“我當時買這份產品的時候就是考慮到以後的,可以拿的錢很多,我很認可的。”“是的,你沒錯,但是這個產品是到70週歲的。”“你們這不是騙人嗎?我現在生病了為什麼不可以拿錢?”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做銷售的不敢跟客戶去做建議而是客戶說買什麼就是買什麼,而不是把最好的最適合的給客戶。或許他們是付錢的那個人,所以不願意也不敢去爭論吧。因為沒有原則,眼裡只有利益。


賣茶銷售行業裡面,有這麼一款茶:大紅袍。很多人去店裡面就直接跟老闆說,給我來一包紅茶大紅袍,老闆二話不說就給拿了大紅袍。其實大紅袍不是紅茶,它是武夷山岩茶,屬於烏龍茶。但是賣茶葉的人不會說:“大紅袍不是紅茶,來,我給你講講大紅袍,大紅袍是烏龍茶,武夷巖茶。”你把道理說明白了,客戶也走了。你跟給你錢的人槓啊,是跟錢過意不去,這是很多人的想法。有的時候讓客戶知道的比你越多,不是壞事,所以店家有錯嘛?沒有錯,不跟錢過不去!他只是沒有了自己的原則罷了。


現在很多人為了利益沒有了最初的原則,有的更多的是,利益!只要有利益,你說是啥就是啥。原則是我們立身處世的一個準則,就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準則,不用拿知道當不知道,拿不知道當知道,這是沒有原則,一旦被戳穿了最後難堪的是自己。論語裡也有這麼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就是原則。


現在很多的商家已經沒有了原則:地溝油、吃剩下的回鍋菜、蘇丹紅鹹鴨蛋、老鼠肉烤串……是怎麼賺錢怎麼來。現在很多的商家:客戶說我覺得這個適合我補鈣,價格適中,就買它,結果身邊的銷售人員,對,這個適合你。刻意的去逢迎,其實那個完全不適合他。這就是現在只要有錢,願意付錢,可以把原則丟到一邊去,不管適不適合,反正你付錢就好。還有人一塊錢的東西,沒有多大用處,卻賣給人家十塊錢,還鼓吹自己多厲害。就像馬雲公司一輪面試裡,一位銷售人員說,我可以把梳子賣給和尚是一樣的,把別人用不到的東西賣給別人就是沒有原則。


做人做事沒有了原則,那麼就太沒意思了!


好了,今夜柯柯的故事就到這裡,你的故事,我來寫,我是柯柯。晚安,好夢!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柯柯的故事

做人做事我們需要有原則,沒有了原則那就太沒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