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愉快地喝一場酒?

相信有不少酒友不喜歡各種應酬,太沒意思!看著酒桌上那些拍須溜馬、阿諛奉承、領導至上的小招數,心裡都會感慨,喝酒難道就不能喝出點風範來嗎?

古代文人袁宏道寫了一篇《觴政》的文章,完美地表達瞭如何愉快地喝一場酒。咱們今天的主題就是——古人真正的“酒道文化”。來一起學習下吧。

如何愉快地喝一場酒?

01

設酒局,主事人不可少。

袁宏道是誰?明朝萬曆年間活得比較瀟灑的一個文人,當時的意見派領袖。

這個人不喜歡當官,喜歡遊山玩水,四處結交朋友,對當時儒家“死作死作”那套規矩非常看不慣,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尊重個性的解放。

他最喜歡和朋友喝酒了,每逢飯局必去。大家都以為他很能喝,其實他的酒量非常小“餘飲不能一蕉葉”。但是他知道怎麼酒中作樂,還總結了這麼一套酒局使用說明書——《觴政》

開篇就稱:“凡飲以一人為明府,主斟酌之宜。”

酒局嘛,必須有一個酒量大、性格好、又懂得怎麼玩的人,來主持大局。這個人不一定非得是領導。當然,還可以選一個副手協助他唱雙簧。

如何愉快地喝一場酒?

02

邀酒伴,得是同道中人。

既然設了酒局,就該邀請朋友來參加。請誰好呢?

《觴政》雲“酒徒之選,十有二”。總結起來,大致就是誠懇、開朗、聰慧、和善、幽默、儒雅、詩性和有自制力的人。那種巧言媚色、頹廢、理解力差、喜歡講黃段子、羅裡吧嗦、耍賴皮的人就算了吧,請來喝酒只會掃興的。

看來袁公還是頗為懂得選擇“好基友”的評判標準哈!

如何愉快地喝一場酒?

03

守古禮,飲酒張弛有度。

雖然說咱們都是性情中人,不拘小節,但有一些“做人”基本的禮數還是要遵守的。

《觴政》表示:“飲喜宜節,飲勞宜靜。”咱們不酗酒,喝醉了就去休息休息,休息的時候聊聊天說說話什麼的。可以表現自己瀟灑的個性,但不要撒潑取鬧。有新朋友在場,可以真誠接待;亂七八糟的人摻和,聊兩句就閃吧。

如何愉快地喝一場酒?

04

意境好,喝酒才能暢快。

花開時分,春酒初釀。“醉花宜晝,襲其光也。”選擇陽光明媚的晴天,一遍賞花一邊喝酒,乃人生樂事。

天降瑞雪,風景如畫。“醉雪宜夜,消其潔也。”下雪的天喝酒,最好是晚上,才能更好地領略到雪的皎潔。

閣樓臨風,登高賞月。“醉月宜樓”,江南名樓在古代其實大部分是酒樓,才子們一邊飲酒,一邊吟詩作賦。

泛舟而行,涼風好月。“醉暑宜舟”,夏日泛舟於江上醉飲,月光悠悠地照落下來,意境好美。難怪古人那麼鍾愛秦淮河。

智者樂水,秋水依依。“醉水宜秋,泛其爽也。”湖邊喝酒,最好選擇神清氣爽的秋天。不由想起《瓦爾登湖》了。

仁者樂山,相看不厭。“醉山宜幽”在山間飲酒應找幽靜處,領略自然之美,心曠而神怡。

聊到這裡,不由覺得這位袁弘道兄臺喝酒的逼格果然夠高!

除了喝酒的環境幽雅外,喝酒也得挑好時候。比如,遇到很久沒見的朋友;比如,詩興大發以酒助興的時候;比如遇到好酒的時候......

如何愉快地喝一場酒?

05

時機差,飲酒興致索然。

袁兄也提到了喝酒掃興的一些情形,可以給大家作為借鑑參考。

首先,天氣不好飲酒不宜。如烈日灼人或疾風驟雨的時候。

其次,遇人不淑飲酒不宜。如遇到些喜歡諂媚之輩,或者主人賓客間拉拉扯扯,或者遇到借酒發瘋者,或者席上亂開玩笑,或者嘮嘮叨叨瞎扯,或者貼耳私語沉浸於小圈子......等等,喝起酒來就非常掃興了!

再次,匆匆趕趕飲酒不宜。設酒席者都巴不得早點收場,飯菜冷掉了,大家趕著回家,這酒喝起來還有什麼意思呢。

袁兄總結得很到位嘛!

沒想到,古人喝酒竟然有這麼多學問!真的好向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