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躋身“中國創新集群”第七位,東湖大數據為產業賦能

武漢的創新指數正在世界範圍內穩步上升。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了“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GII)”,

武漢躋身“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第38位,位列“中國創新集群”第七,上升勢頭迅猛。

武漢躋身“中國創新集群”第七位,東湖大數據為產業賦能

而同期賽迪發佈的《2019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中顯示,2018年全國大數據產業規模4384.5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8070.6億元,年均增速約23%,其中湖北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42.1,位居全國第八、中部第一。

以東湖大數據、烽火科技、楚天雲等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新應用、數據賦能方面表現突出。

創新集群成吸引創新的聚集地

“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創新表現的主要參考指標,被認為是深入瞭解國家創新能力的有效工具。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基於80項指標對129個經濟體進行排名。其中研發投入、專利和商標國際申請量是重要衡量指標,同時涵蓋移動應用開發和高科技出口等較新的指標。

中國已越來越成為世界創新的聚集地,武漢的進步是中國創新能力提升的縮影。7月31日,武漢市經信局、武漢市軟件行業協會在光谷共同發佈“2019年武漢市軟件百強企業”榜單。作為武漢市首次軟件百強企業遴選,它以行業統計數據為基礎,結合企業盈利能力、研發創新、市場開拓、產品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社會責任和企業信用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值得關注的是,

名單中“光谷軍團”表現搶眼,入圍企業數量佔87席,其中東湖大數據位列第58位。

武漢躋身“中國創新集群”第七位,東湖大數據為產業賦能

8月20日,湖北省大數據產業新城協同發展座談會在鄂州召開,會議釋放出明確信號:湖北省將大數據產業視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要“加油”大數據產業,為湖北先進製造業發展、傳統產業升級、信息消費擴大升級提供新動能。

自去年9月,東湖大數據進駐光谷以來,先後獲得“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大數據企業20強”、“年度最具價值大數據企業”等榮譽稱號。作為國內第二家成立的大數據交易中心,東湖大數據積極圍繞數字政府建設,深耕數據資源拓展、場景應用構建。近年來,東湖大數據作為唯一一家交易機構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大數據法制立法方案研究》等標準制定,並被國家大數據技術標準委員會批准成為會員單位。同時,積極參與武漢市大數據標準研討會、光谷準獨角獸座談會等,已成為光谷新經濟發展的代表。

創新能力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強大引擎

武漢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與武漢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知識產權激勵政策密不可分。

據2018年武漢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報告顯示:近年來,武漢深入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穩步推進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與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武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和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2月,湖北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李述武一行調研東湖大數據時強調,高價值知識產權將助力形成行業話語權和自身保護網。大數據企業應當深耕技術創新,利用高附加值的行業解決方案,實現具有商業價值的大數據流通和交易,提升數據資源集聚和管理水平。

武漢躋身“中國創新集群”第七位,東湖大數據為產業賦能

東湖大數據作為國內領先的“數據資產運營商”,秉持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已經形成了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運營模式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截止目前,東湖大數據已取得30多項軟件著作權,申請20餘項發明專利。

醫療技術成為專利活動最活躍領域

報告顯示,武漢擁有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333件,科學出版物56349件,排名靠前,但與深圳-香港集群、北京集群、上海集群等相比還有5—10倍以上的差距。如何在新賽道實現經濟趕超成為武漢市破局的關鍵。

與去年相比,專利活動最頻繁的領域分佈情況出現了顯著變化,特別是醫療技術相關的發明和創新正在蓬勃發展,醫療技術專利首次超過藥品專利。2019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預測:未來幾年,人工智能、基因組和移動健康應用等醫學創新將變革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醫療保健服務。

武漢躋身“中國創新集群”第七位,東湖大數據為產業賦能

大健康產業正成為武漢全新增長極,東湖大數據正融合“認知技術+大數據+智能AI+健康管理”技術創新模式,在計算機深度學習基礎上建立慢性病知識圖譜,實現對慢性病患者從預防、診斷、治療、到併發症管理的“人工智能化”,助力湖北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