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發展二十餘年,為人類社會帶來高效與便利,同時也帶來了社會結構的變化,改變了人類行為方式及社會互動模式。
隨著“科技改變生活”這句口號不斷照進現實,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顯現。在人類發展歷史中,工業革命往往伴隨著戰爭。正如,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了一戰,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二戰。
我們現在正在處於以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雖然沒有帶來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其社會問題更加突出。尤其隨著基於網絡物理系統出現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所帶來的就業危機,貧富差距等問題。
馬雲曾經表示: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那麼這場世界大戰是一場與疾病、環境汙染和貧窮做抗爭的戰爭,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
現在越來越多的巨頭已經開始意識到科技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今年五月份,馬化騰首次正式對外表示,希望“科技向善”成為未來騰訊願景與使命的一部分。每個企業發展到不同的階段,隨著經營策略的改變、運營目標的調整,都有不一樣的願景使命。
技術本身也許並沒有善與惡,但是使用技術的方法確有善惡之分,若不避免濫用,杜絕濫用,勢必引發社會矛盾。尤其是隨著隨著5G、AI等技術的不斷普及,新的社會問題也伴隨著社會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而增加。企業必須善用科技,避免數字鴻溝,讓數字紅利能夠普惠到每一個人,才能讓第四次工業革命順利推行,社會良性發展。
推動傳統農業改造迫在眉睫
回首工業革命發展的兩百多年的時間,幾次工業革命讓人類文明發生了質的飛躍,但是在一萬多年的人類文明長河中,是農業革命實實在在改變了整個人類。農業的發展,為工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工業革命發展到一定地步,就會反哺農業。今天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仍在全球擴散和傳播,但我們不得不開始重視農業發展。
因為我國是一個農業發展大國,在城鎮化工業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城市建設不斷向外拓展,大量工廠企業上山下鄉佔用耕地,耕地量持續縮減。截止2017年底,我國的耕地面積為20.23億畝!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安。保護耕地就是保護老百姓的飯碗。所以國家提出18億畝耕地紅線並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保護耕地,確保耕地數量不下降。但是現有耕地中,仍有三分之二左右的中低產田,一半以上的耕地仍是農田水利建設仍然比較老舊,投入不足,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的“望天田”。
除此之外,工業發展使得財富差距越來越大,所以,越來越多的農民背井離鄉,走進城市,堅持種地的人越來越少。根據2017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全國農村人口數量有57661萬人,佔比41.48%。而實際上從事農業種植人口數量僅為4億人多一點。
隨著我國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大量農民湧入城市已經是一個不容逆轉的趨勢和潮流,我國農業種植人口數量繼續減少將是必然趨勢。糧食安全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係人類切身利益,所以在農業種植人口及耕地不斷下降的情況下,要不斷髮展科技,培養新型農民,提高畝產。
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國家數字化農業戰略等一系列政策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農業領域,據數據統計,A股智慧農業板塊所含標的一共有20個,總市值超過1700億元,一共有20家上市公司。
伴隨著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也開始佈局智慧農業,比如在數據平臺服務、無人機植保、農機自動駕駛以及精細化種植、養殖等方面,均有看到BAT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探索的身影。
工業反哺農業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必經之路,尤其現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進程遠超農業。從一些實踐項目中能看出,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極大地提高了農作物產量,而且有助於緩解農民的負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對勞動力的需求量。所以,為了應對日趨下降的耕地數量及種植人口,對傳統農業的改造勢在必行。
巨頭先行,促進工業反哺農業
在選擇工業如何反哺農業的路徑上,很多巨頭都選擇了推動農業產業化轉型,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BAT等巨頭將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運用到傳統種植和養殖廣泛運用上,提升農業生產力。
例如阿里雲2018年發佈ET農業大腦,將人工智能與農業進行深度融合,將ET農業大腦應用於生豬養殖,蘋果、甜瓜種植等種養殖端。百度則是選擇走企業服務化路線,與農企合作,合力構建智慧化農業生產過程管理平臺。
在吃穿住行領域的探索,互聯網巨頭騰訊從不缺席,對智慧農業領域的佈局中,騰訊選擇了一條全方位、多元化路線。
騰訊自建智慧溫室種植系統,通過模擬器仿真溫室,用AI算法實現自動決策及控制,深挖技術在農業種植的價值。同時,還與中國農科院信息所成立智慧農業聯合實驗室。
騰訊積極與農企合作,相繼與中糧集團、廣東粵旺農業集團、深圳壹家倉、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簽訂戰略協議,攜手打造“智慧農業平臺”,從產業側開展智慧農業深度合作,戰略佈局農業互聯網。
除此之外,還與歐洲頂級農業大學WUR舉辦國際性智慧溫室種植大賽。
今年7月初,騰訊宣佈與歐洲頂級農業大學WUR合辦第二屆“國際智慧溫室種植大賽”,邀請全世界農業及技術專家組隊,跨學科探索智慧農業的未來方案。
在去年第一屆挑戰AI種黃瓜比賽時,其AI 的平均產量超出國內水平6倍,收成媲美到超越有20年種植經驗的農業專家,榮獲亞軍。而今年則是在六個月內利用AI和IoT物聯網等技術遠程控制溫室種植番茄,並不斷向品質好、產量高、能耗少、自動化、技術可遷移等五個目標靠近。
瓦赫寧根大學號稱是世界第一的農業大學,在農業學術類方面地位較高。所以這次騰訊與瓦赫寧根大學發起的AI種植西紅柿,也是看點十足。畢竟農業的發展需要傳播適應的過程,AI 技術及模擬與真實農業種植的知識與經驗有很大的鴻溝,研究到應用還有非常大的挑戰。但是這次比賽,將虛擬技術遷移到真實環境中,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並關注智慧農業。
此次選擇挑戰AI種番茄,或許有更深層次的含義。中國每年番茄產量超過5500萬噸,出口量佔全球1/3。現在人工種植番茄主要採用大棚育苗移栽和滴灌節水技術。若AI種植西紅柿挑戰成功,或許進一步提高番茄產量。在提升農業生產力的同時,還能減少資源消耗,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
除此之外,此次挑戰也是在踐行騰訊“科學向善”的使命,因為利用人工人工智能技術改造農業,不僅可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效率,還能增強農產品與工業品之間的競爭力,讓農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分成。讓科技普惠到每個人,才能避免數字鴻溝,減少社會問題。
AI+農業,向農民致敬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達席爾瓦曾經在報告發佈會上說,要想在2050年養活全世界91億人口,糧食總產量需要提高至少70%,發展中國家幾乎需要提高100%。
在發達國家和很多農業效率較高的國家,農民大多都是多面手,既是農學家,又是氣象學家,甚至農民需要接受培訓才能上崗,大多采用了新一代的科技設備,人力只是起到輔助性的作用。
據媒體統計,一個美國農民完全可以養活170個以上的美國人,澳大利亞1個農民可養活293個人口,德國平均一個農民可以養活150個人, 而中國一個農民可以養5個人左右。
可見,在農業生產領域中國還是相當落後,因為水、耕地、農業技術、社會制度等等各方面的制約,都使得農業生產率較低。
在研究發達國家農業生產率如此之高時,可以看到這些發達國家除了科技的進步使得機械化程度高,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還有他們比較重視農業開發、農業教育和農民教育,有全國性的科學與產業研究組織,農企與高等院校緊密合作,能及時解決全國農業出現的問題,研究更好的經營模式,提供更好的服務。
然而在中國廣袤的農村,仍然能看到一些老人、兒童參加農業生產,甚至未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所以中國農民一直揹負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與發達國家的職業農民形成鮮明對比。
而AI的出現,或許能夠徹底改變中國農民的形象。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髮展,其應用已經逐漸滲透到農業生產過程。比如在騰訊挑戰AI種植比賽中可以看到,在產前階段,人工智能可以對土壤成分檢測分析,選擇適宜種植的作物品種,合理施肥。在產中階段,人工智能技術可識別作物品種、病害程度和雜草生長情況,定點噴灑和登記,規律性的計劃管理雜草,實現智能預防和管理病蟲草害,減少經濟損失。
所以,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出現,類似小麥、稻穀的種植、生產、收儲、牧草的收割、翻曬、起堆、打包等低技術水平的工作完全可以由智能機器勝任,人們可以從為了生存而機械般無休止的任務裡解放出來,從事符合天性、熱愛的事業。
在爆發農業革命幾千年前,人們就已經掌握對植物生長的原理,然而從認知到培育種植卻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智慧農業,是一個農業全產業鏈優化的過程,是一場新的農業革命,從社會認知到成熟和蓬勃發展還需要20~25年的時間,所以推進智慧農業需要不斷解決技術、市場、人才等問題。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曾表示,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到2000萬人,成為現代農業先導力量。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已經成為國家部署智慧農業的重要工作。而對於互聯網巨頭或者農企來說,要努力夯實技術應用,利用自身的品牌營銷優勢,推廣成熟可複製的智慧農業應用模式。
歷史只告訴了我們社會精英在做些什麼,而大多數的農民卻被忽略。而隨著人工智能浪潮的到來,新型職業農民或將在人類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翟菜花的個人專欄:專欄作家,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分析師、TMT領域資深評論師、CCTV央視財經特約互聯網評論人,wemedia聯盟成員,2017年全國十大科技自媒體。暢銷書《移動互聯網變革》作者。以獨特視角、獨立觀點、獨家故事,帶你走進不一樣的互聯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