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邁步從頭越--江西要聞--江西--地方--首頁

立夏時節,走進吉安縣橫江鎮良梘村,貧困戶吳小龍正在葡萄基地忙著綁枝。在幫扶幹部的支持下,靠著種植10畝橫江葡萄,吳小龍夫妻2019年純收入超過8萬元。

“技術員教種植技術,幫扶幹部幫忙銷售,好日子全靠黨的好政策。”從陰暗潮溼的老平房搬進了三層新房的吳小龍,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這是吉安縣鞏固脫貧成效,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的一個縮影。

2017年11月1日,經國家第三方評估,省政府正式宣告吉安縣退出貧困縣行列。脫貧退出並不是最終目標,該縣隨即召開脫貧退出鞏固提升、決勝全面小康動員大會,確定縣級領導掛點聯繫幫扶貧困村不變,駐村工作組和第一書記駐村幫扶不變,黨員幹部聯繫幫扶貧困戶不變,貧困戶扶持政策不變,脫貧攻堅投入不減的“四個不變、一個不減”幫扶政策,把脫貧退出作為新的起點,重整行裝再出發。

產業引領,鋪就多元致富路

5月1日,永陽鎮江南村黨支部書記胡乾元和村幹部顧不上休息,從早到晚在蜜柚基地忙碌。“現在是掛果的關鍵時期,六個基地產量預計比去年翻三番,這是全村保障脫貧的最大底氣。今年要繼續把電商做大做強,讓全村72戶貧困戶年底分紅!”看著鬱鬱蔥蔥的蜜柚基地和新建成的分揀中心,胡乾元信心滿滿。

江南村探索村幹部帶頭領辦,黨員主動參與、村民自願參與、貧困戶統籌參與的“一領辦三參與”產業扶貧模式,黨員幹部、村民和貧困戶“三位一體”,建立了牢固的益貧帶貧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家家有蜜柚、戶戶是股東。該模式在全縣推廣,大沖百香果種植、油田黑木耳種植、浬田小牧童蛋雞養殖等26個“一領辦三參與”產業項目先後落地,有效帶動5722戶貧困戶增收致富。2018年11月,國務院扶貧辦向全國推薦《江西制定產業扶貧運行機制管理辦法》,對“一領辦三參與”產業扶貧模式給予充分肯定。

脫貧奔小康,產業是根本。為推動產業扶貧提質增效,鼓勵貧困戶大力發展產業,該縣簡化了貧困戶貸款審批程序,加大對合作社和致富帶頭人的信貸支持力度,創新了擔保貸款、貸款貼息、現金獎補、產業保險“四輪驅動”金融扶貧模式。2019年新增扶貧貸款6983.41萬元,貼息727.58萬元,惠及貧困戶821戶。

目前,全縣井岡蜜柚種植面積達6.5萬畝,覆蓋貧困戶4614戶;橫江葡萄種植面積5.3萬畝,覆蓋貧困戶1232戶;年出欄肉雞3600萬羽以上,覆蓋貧困戶1719戶;幫助6179名貧困人員實現務工就業。

幹群齊心,長效富民穩成果

走進大沖鄉大沖村,新修的環村路和巷道筆直整潔,籃球場、村民活動中心、停車場、太陽能路燈一應俱全。五年來,駐村第一書記鍾潔見證了村裡的變化。如今,本可回到縣直機關工作的她思忖再三後申請留任:“正在建設的5個智能化肉雞養殖大棚下個月就要投入使用,管理得好的話,年出欄能達到60萬羽,這正是關鍵時刻,我不能走!”

吉安縣強化鞏固提升舉措,增派153個結對幫扶單位到非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實現307個村駐村幫扶全覆蓋、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非貧困村結對幫扶力量得到加強。2019年,全縣投入扶貧資金6.5億元,持續推進“十大”扶貧工程,脫貧成效全面鞏固提升。

天河鎮田家村貧困戶肖菊英常年在廣東務工,今年確診患有肝硬化,第一書記肖凱平主動幫她代辦申請慢性病門診卡,幫她減輕了醫藥費開支。全縣進一步優化健康扶貧“四道防線”報銷比例,為貧困人口構築起健康扶貧保障網,定期開展貧困人員門診慢性病申報“下基層、現場審”活動,著力解決貧困群眾辦證難問題。

同時,該縣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將226戶貧困戶納入危房改造對象,並抓好控輟保學工作,堅決防止貧困家庭子女因貧輟學。將無收入來源、處於重度貧困、靠自身條件無法改變生活狀況的貧困群眾,全部列為農村低保常補對象,予以全額保障。縣財政投入資金113萬元為脫貧監測戶和邊緣監測戶購買防貧保險,確保其家庭收入穩定。

志智雙扶,正向激勵育新風

因傷致殘的桐坪鎮合田村村民賀華全,通過申請10萬元扶貧小額信貸發展養鴨產業,年純收入近7萬元。他的奮鬥故事被廣為宣傳,鼓舞著全縣貧困戶的信心。

吉安縣將“志智雙扶”作為改善扶貧工作環境的重要抓手,開展最美脫貧戶和脫貧致富先進典型評選活動,評選出“最美脫貧戶”306戶,用身邊事教育引導身邊人,讓貧困群眾學有榜樣、幹有方向,形成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鮮明導向。推進不良行為警示教育,將存在不履行贍養義務、參與賭博、講排場等不良行為的貧困戶103人納入警示教育名單,通過警示教育改變少數貧困群眾“等靠要”的思想。同時,在307個村建設“愛心超市”,推行“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的積分兌換制度,幫助貧困群眾養成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風尚。

通過努力,全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1.51萬戶5.06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315戶702人,貧困戶年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713元增長到2019年的1.1萬元。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一幅和諧的民生畫卷正在廬陵大地徐徐展開。(胡 穎 記者 李 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