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幫手”讓人類不再“單打獨鬥”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您或許很難想象,6天時間便可建成可容納3690個床位的方艙醫院;足不出戶幾個月,卻不耽誤工作、生活、學業、社交……一些您聽過的、沒聽過的“黑科技”,數日之間就來到您身邊。

手拿一部智能手機便可一覽天下大事;做飯、打掃衛生由機器人來完成;在家也可隨時召開視頻會議;想和朋友聊天歡聚打開手機即可;電子商務的發達可以讓您無限暢購任何商品。疫情面前,無數高科技從“紙上談兵”階段迅速走入尋常百姓家。

高科技不僅使人們工作生活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還為全國抗疫夯實了科技基礎,成為我們抗擊疫情最先進有效的保障。

在抗疫過程中,人類不再需要“單打獨鬥”,各種“智能幫手”紛紛上陣,承擔起最繁重、最危險的工作。在醫院裡,無人駕駛機器人可以獨立實現乘電梯、躲避障礙、充電等功能,承擔運送藥物、食品、回收被服和醫療垃圾等工作。在抗疫前線,機器人能夠批量生產食品,並將食品和衛生用品送到隔離區病房。由機器人向人們分發口罩和消毒劑、承擔清潔工作,提高了抗疫工作的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

隨著各行各業加速復工復產,人體測溫成了重中之重,“無接觸感應”“高效率通行”“高溫智能預警”以及“發熱人員人性化、高效率跟蹤管理”需求凸現出來。相關企業運用人工智能、熱成像、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研發出了基於紅外測溫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實現非接觸式高精度測溫、高溫異常報警、不戴口罩人員警示和生物識別打卡等功能,助力提升檢疫效率,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以往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只需要幾人甚至無人操作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近日表示,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遠程教育、在線醫療、網絡視頻等新興需求快速擴張,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在滿足人們正常生產生活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帶動了新經濟新動能逆勢成長。

讓我們共同迎接這個複雜多變卻又生機勃勃的高科技時代,用高科技戰勝疫情,以高科技促進發展,共同邁向嶄新的未來。(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祝君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