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也能成千古絕唱?劉禹錫用2首桃花詩做到了!有文化真可怕!

罵人也能成千古絕唱?劉禹錫用2首桃花詩做到了!有文化真可怕!

不鍊金丹且適閒,不坐枯禪且心安。只求三言兩語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提起桃花,您可能想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可能想到“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可能想到“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在古人筆下,桃花往往象徵著融融春意,象徵著美好的春天,象徵著蓬勃的希望。

可是,有這麼一位高人,閒來沒事兒寫寫桃花,結果竟然把自己的烏紗帽給寫沒了。難道把別人說成是桃花,還特麼地不行了麼?

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劉禹錫,在中國古代算是超級有名了。做官不錯,寫詩一流,寫起文章來也是筆走龍蛇。雖然並非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其文學地位也是非常之高了。

相傳呢,劉禹錫祖上也是王族,甚至可以追溯到漢景帝劉啟。這漢景帝可不是一般人,人家勤儉治國,與他爹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所以您看,根兒正,自然就苗紅,這劉禹錫的基因裡就註定了,人不可能是默默無聞的。

這不,雖說父親只是個江南小官,但自幼熟讀百書、精通詩文。19歲到長安做畢業旅行,與一眾文人雅士交流,頗受稱讚。三年後,劉禹錫22歲,第一次參加科考,就中了進士及第。同榜的進士還有柳宗元。後來做官又結識了韓愈。三人志趣相投,交往甚密。

罵人也能成千古絕唱?劉禹錫用2首桃花詩做到了!有文化真可怕!

劉禹錫雕像

朝廷裡有人好做官。有了知己,自然是平步青雲。劉禹錫一路做到了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這可是中央集權的中樞官職,相當於現在的農業部部長級別了。這劉禹錫呢,官做大了,就尋思著改改革、搞點政績什麼的,結果呢推行新政得罪了舊派的很多權貴。於是乎就被貶黜到了偏遠之地。

與他一起被貶的,包括柳宗元,一共八人,史稱“八司馬事件”。

後來呢,朝廷特赦,就把這些人都調回了京城。按理說,好不容易回來了,安安分分的不挺好麼?可人劉禹錫愣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啊,肚子裡有話不說出來他憋得難受哇!

這不,某一天跑去玄都觀遊玩,看到道觀裡種滿了桃花。想想自己先前做官時候,也沒有這些桃樹啊!哎,心生一計,提筆就來。於是第一首桃花詩就這麼來了——

《玄都觀桃花》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罵人也能成千古絕唱?劉禹錫用2首桃花詩做到了!有文化真可怕!

桃花朵朵開

什麼意思呢?

大馬路上都是紅塵啊,撲面就來了;咋就有這麼多灰塵呢,原來都去看桃花了。玄都觀裡啥前兒有這麼多桃樹了,哦——原來是TM我走了之後才栽的呀!

這不挺好的一首詩嘛!結果朝廷權貴看到了,這還了得?嘛意思?我們這些人把京城搞得都是灰塵了?我們這些桃樹,都是你走了才栽的?你要是還在,就沒我們什麼事兒了唄!

於是乎,再貶!結果,劉禹錫又被貶回到原來地方了。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說是原來地方,其實呢,就是在連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連州。不過那時候,廣東一帶還是蠻荊之地,可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所以,被貶到那一帶,往往也就意味著生活悽苦、再無翻身可能了。

不過劉禹錫還是又被召回了。一來是因為人家祖上富貴,確實有才;二來呢,皇帝都換了四茬了,也該特赦特赦了。

於是乎在連州待了十四年之後,老先生又回到了京城。

第一次被特赦,隔了十年;第二次被特赦,隔了十四年。這一次回京,劉禹錫已經四十多歲,在當時已經屬於老先生了。可是呢,這老先生歲數長了,脾氣倒是一點沒變。

罵人也能成千古絕唱?劉禹錫用2首桃花詩做到了!有文化真可怕!

劉禹錫陋室銘雕像

於是乎有一天老先生又出去逛了。結果一看,京城已經變了樣了。原先的豪門富貴,有的家破人亡了,有的已經沒落了;新起來的權貴,有些自己仍然看不上眼,有些自己壓根也不認識;曾經的對手們,有的被他熬死了,有的被自己作死了,有的半死不活反正離死也不遠了。就連玄都觀,也是物是人非了。

老頭一樂,嘿嘿,又是心生一計。於是乎第二首桃花詩又來了——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回想說些啥呢?

原來的玄都觀裡,滿滿當當都是桃樹啊,現在一瞅全部都是青苔咯;那些個桃花也不開了,竟是些個菜花在那裡開。當初種桃樹的道士,也不知道跑哪兒去了,誰能想到,我這傲嬌的劉郎,哈哈!我又回來了!

估計那些被他嘲諷的人看到後,心裡也老大不樂意了。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人劉禹錫又回來了,也沒能力再折騰他了。只能任由劉禹錫優雅高端的口吐芬芳了:

你們這些個無能的權貴啊,把大好的桃樹搞得都生了苔蘚了;桃花開得都不如菜花好看了。給你們阿諛奉承的人呢,都不見了吧?!氣死你,我劉郎偏偏又回來了!

罵人也能成千古絕唱?劉禹錫用2首桃花詩做到了!有文化真可怕!

十畝桃林

其實劉禹錫想要表達的,可不只是嘲諷那些無知權貴和反對者,更多的是表露忠心,暗示自己的志向並未曾改變,自己仍然將繼續鬥爭下去。可謂一身傲骨錚錚,滿腔正氣浩然!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著名的國畫大師徐悲鴻曾經說過,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這兩句話用在劉禹錫身上頗為合適。

老先生做過高官,被人打壓,也被流放過二十多年,可謂人生大起大落。世事變幻之間,唯一不變的竟是錚錚的鐵骨在身,實在是令人欽佩。

這兩首平鋪直敘、辭藻通俗的桃花詩,意圖鮮明,不遮不掩。在表達對某些特定利益團體的不滿時,竟前無古人的將這些人比作桃花,可謂足夠顛覆;但是這樣的比喻卻無比鮮活,而隱隱的嘲諷卻鋪滿了全詩,自己的一腔高潔志願也得到了最大的釋放。藝術表現上,堪稱精彩絕倫。

所謂高雅的罵人,也不過是如此了吧。

罵人也能成千古絕唱?劉禹錫用2首桃花詩做到了!有文化真可怕!

陋室銘碑文

其實,劉禹錫在生平的很多詩歌中均流露出了這種傲骨志氣,以及豪氣干雲的性格。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別人寫秋天都寫愁,偏偏這老頭不拘一格,非要寫不一樣的。其志氣,可見一斑。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山能出名是因為有神仙,水能靈動是因為有蛟龍,房子破了有啥要緊的?我道德品行高啊!其怡然自得的傲然之氣躍然紙上。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流言再多,陰謀再多也不要緊。千淘萬漉的雖然辛苦,但換來的是真金不怕火來煉。我是一塊金子,是金子早晚會發光的!

罵人也能成千古絕唱?劉禹錫用2首桃花詩做到了!有文化真可怕!

劉禹錫畫像

後世有人將劉禹錫稱之為“詩豪”的,也正合了劉禹錫的不畏權勢、傲骨錚錚的性格。其實,除了詩文之豪,劉禹錫更多的而是做人的性格之豪。畢竟,詩文也是其內心的展現而已。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正是他自己對其一生的絕佳刻畫。

我們後世人讀詩,不光是為了領略詞調之美、格律之美,更是為了獲得詩文的內涵,瞭解詩人的想法,進而給自己注入跨越千年的精神力量。一生豪氣,一身傲骨,詩豪劉禹錫留給我們,不只是“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的高歌,更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處世態度。

古人尚能一生豪情、正氣凜然,我們又何嘗不能呢?

在日常的生活中,在瑣碎的工作裡,拒絕做一個屈膝討媚、甘於奉承的違心之人,將自我展現出來、將傲骨提將出來,讓那些坐在辦公桌前仗勢欺人的傢伙們知道,老子的真面目就是這樣子的。休要以為自己是個總,是個員,是個師,就能吆五喝六的了,你不過是一株爛桃樹,裝什麼菜花?

人人生而平等,我焉能以身為奴?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