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

中信證券: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

文|秦培景 裘翔 楊帆 楊靈脩 呂品 姚光夫

長假期間的外盤擾動主要源於擔憂中美摩擦加劇,但美方的“威脅”全面落地可能性小,影響相對有限,對市場更多是短期情緒衝擊。全球資金再配置加速,政策驅動基本面快速恢復,國內流動性寬鬆傳導至股市:3大因素驅動A股慢漲行情延續。外部因素的短暫衝擊帶來介入良機,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上漲的下半場,也是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首先,5月是國內政策共識的凝聚期:逆週期政策和公募REITs試點改革等措施密集落地,市場共識將向“兩會”的共識靠攏,政策全力支持經濟的預期下,市場風險偏好會持續修復。其次,5月是國內經濟的快速恢復期:基本面回補的趨勢隨著4月數據公佈更明確,生活服務業這塊“短板”最終補齊後,5月國內經濟活動會快速恢復;同時,A股一季報較弱的既定事實並不會影響後續盈利增速的逐季改善,且A股基本面當前的韌性明顯高於歐美。再次,5月是全球資金再配置的加速期:歐美經濟“重啟”緩慢,5月仍將受疫情壓制,過剩流動性在全球再配置加速,無論從長期配置價值,短期估值吸引力還是基本面相對強度分析,預計A股仍將持續受益。配置上,依舊建議以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5G、雲計算、新能源車等)為主線;同時可以繼續佈局前期受疫情壓制的優質滯漲板塊,包括餐飲、免稅、百貨、白酒、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廚電、CRO、房地產開發等細分領域龍頭。

長假期間外部擾動對A股的影響有限

長假期間外部擾動誘發權益市場調整,A50期貨5月1日一度跌幅超5%。特朗普“威脅要報復中國”更多是在美國經濟下滑和特朗普執政遭到質疑背景下,為了應對國內輿論壓力而採取的轉移矛盾策略。全球經濟因新冠疫情“大停擺”之際,如若中美貿易摩擦重新升級會對經濟造成二次衝擊,美國的經濟當前更脆弱,“報復”行動全面落地難度大。海外擾動對A股只是短期情緒影響,不改變上行趨勢,短暫衝擊帶來介入良機。

5月是國內政策共識的凝聚期

1)“兩會”將明確全年政策框架,市場的政策共識將向“兩會”共識靠攏。預計5月下旬的全國“兩會”將客觀評估疫情的經濟影響。我們預計2020年赤字率目標3.5%,專項債規模在3.3萬億以上,此外今年或發行特別國債5000~ 10000億。預計“兩會”將更加強調脫貧攻堅,相關領域或逐漸成為全面小康工作重點;同時,“兩會”將大概率兼顧逆週期刺激和逆週期紓困,基建投資預計仍將作為逆週期的主力,受益於財政擴張,其今年增速或提升至14%左右。地產預計仍將發揮穩定器作用,中央房住不炒與地方因城施策並存。市場當前對政策仍有分歧,隨著“兩會”召開和措施密集落地,預計政策會從量變轉為質變,政策的合力也會超預期。

最終市場共識會向“兩會”共識靠攏,政策全力支持經濟的預期下,市場風險偏好料將持續修復。

2)公募REITs試點政策超預期,進一步拉動基建投資。REITs政策改革進度超預期,以存量帶增量,並推動總量提升。後續看好基礎設施REITs市場發展,也看好REITs改革對基礎設施產業的全面提振。基礎設施REITs作為一種投融資工具,既能有效盤活存量資產,也能拓寬融資來源,拉動基建投資。

5月是國內經濟的快速恢復期

1)基本面“回補”的趨勢明確,速度提升。4月國內製造業PMI略超預期,且先導性的社融指標持續向好,預計4月數據的公佈將坐實基本面“回補”的趨勢和強度。從北京解除到京隔離14天的要求,到政策鼓勵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小長假出行,表明政府對疫情防控更有信心。根據4月30日交通部新聞發言人預測,“五一”小長假預計全國營業性客運量將會環比前期明顯增長,預計共發送旅客超過1.17億人次。受損最嚴重的生活服務業加速恢復,解決復工復產最後一塊“短板”後,隨著政策繼續發力,預計5月國內經濟活動有望加速恢復。

2)A股盈利底部已明確,後續逐季回升,且韌性較強。受疫情衝擊影響,2020Q1全部A股/金融/非金融淨利潤增速下滑-24%/-2%/-53%。向後看,我們預計全年A股盈利增速逐級而上,一季報較弱的既定事實並不會影響後續盈利增速的逐步改善:結構上,大金融穩定性最強,消費和TMT彈性最大,工業板塊全年預計淨利潤增速為負。另外,海外經濟雖然在二季度依然受疫情壓制,但A股基本面受影響有限,相對歐美主要市場更有韌性:A股非金融板塊營收中來自海外業務佔比僅11%,明顯低於標普500的48%和日經225的43%。

5月是全球資金再配置的加速期

1)歐美經濟“重啟”緩慢,過剩資金在全球再配置加速。歐美在新冠高確診和醫療資源約束下,普遍以收治重症為主,輕症在家治癒導致家庭和社區傳染難壓制,日增確診回落緩慢。數據顯示,日增確診從見頂下降到峰值20%以下,歐美國家平均需要6~7周以上,其中大部分國家5月份仍將處於日增確診下行的觀察期。再考慮現有確診拐點向下的標準,目前只有

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士有望在5月逐步放鬆社交隔離政策,美國也只有部分州嘗試謹慎放開社交隔離要求。預計歐美經濟5月份“重啟”非常有限,社交隔離政策的調整是局部和漸近的,且需密切關注疫情反覆。而相比不確定的疫情,全球流動性寬鬆是明確的:美聯儲3月11日至今已擴表2.34萬億美元,歐央行也將每月資產購買計劃規模提高了200億歐元。4月中旬全球資金在“美元荒”緩解和歐美疫情“二階拐點”明確後已重啟再配置,而在邁過頭寸回補和“Search for Yield”的階段後,5月過剩流動性在全球會加速配置權益市場

2)A股仍將繼續受益於本輪全球資金再配置。首先,中國得益於有效的疫情控制、龐大的市場規模、穩定的主權信用、更依賴內需的經濟結構,預計資本市場在本輪全球資金再配置過程中的權重會系統性提高。其次,A股整體估值吸引力強,當前滬深300的2020年P/E為10.8x,與年初相同;而超跌反彈和“殺盈利”後,美歐主要指數估值皆超過了其年初水平。再次,5月歐美經濟“重啟”緩慢,隨著中國4月宏觀和5月高頻數據公佈,經濟相對強度得以確認,預計北向配置型資金流入會提速。

三大因素疊加,A股慢漲延續

1)資金共振將驅動A股上行。5月預計國內宏觀流動性仍將保持寬鬆,隨著前述政策積極、經濟恢復、外資增配3大共識進一步加強,宏觀流動性寬鬆將最終傳導至A股。首先,隨著中國相對經濟強度得到進一步確認,外資會進入大舉增配權益類風險資產的過程。其次,長線產業資本依然在積極通過回購、增持和舉牌等方式入場,4月回購計劃大增,且產業資本舉牌增持絡繹不絕;2020Q1季報顯示包括消費者服務、輕工、電子、通信行業整體的產業資本比例相比於2019年提高5~10pcts。再次,居民被動和預防性儲蓄增加,在“房住不炒”的定調和低利率環境下,權益資產是很好的出口選擇。

2)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全球資金再配置加速,政策驅動基本面快速恢復,國內流動性寬鬆傳導至股市:3大因素驅動A股慢漲行情延續。外部因素的短暫衝擊帶來介入良機,其後各類資金共振將驅動A股上行。5月是A股二季度上漲的下半場,也是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

3)堅持配置新舊基建和科技龍頭,並關注受疫情壓制的優質滯漲板塊。配置上依舊建議以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5G、雲計算、新能源車等)為主線。與此同時,考慮到機構投資者重倉的高“確定性”品種較為擁擠且估值偏高,建議投資者開始逐步佈局前期受疫情壓制的優質滯漲板塊,包括餐飲、免稅、百貨、白酒、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廚電、CRO、房地產開發等細分領域龍頭。

風險因素

全球疫情蔓延速度和持續時間超預期,中美摩擦加劇導致全球風險偏好下行,海外市場進入第二輪大調整;國內基本面回補進度明顯慢於預期。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中信證券: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