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投資新風向:抱團作戰 偏愛大消費

據Wind數據,截至4月29日,在A股市場已經披露一季報的2702家上市公司中,社保基金現身418家上市公司,呈現出注重長期價值投資、抱團持有行業龍頭股、偏愛技術和消費等行業的特點。

隨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作為A股市場的風向標、長期資金的代表——社保基金的持倉變動情況浮出水面。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截至3月31日,滬指收盤報2750.30點,一季度累計下跌9.83%;深成指報收9962.31點,較年初下跌4.49%。放眼全球,近期石油期貨價格跌入負值,美國股市巨震仍在持續。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清華大學教授董克用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目前金融市場動盪非常大,對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首先要穩住陣腳,不要慌張,但也不能想著抄底,沒有人知道底在哪裡。現在社保基金能保值就很棒了。”

注重長期價值投資

作為戰略儲備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資產總額超過2.23萬億元(截至2018年年末),專門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這一特性決定了社保基金的投資風格偏於穩健,注重長期價值投資。

與去年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社保基金新進142只股票,增持123只股票,同時對126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行了減持。在社保基金新進的142只股票中,持股數量超過9000萬股的股票有3只,分別是旗濱集團、南京銀行和永輝超市,持股數量依次為10439萬股、9210萬股和9000萬股。

不過,從業績上看,浮法玻璃龍頭旗濱集團今年一季度的盈利能力並不理想,實現營業收入12.99億元,同比降29.22%;淨利潤1.61億元,同比降23.39%。但全國社保基金418組合、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攜手新進,成為該公司的前十大股東。

與旗濱集團類似,今年一季度,玻璃纖維行業龍頭中國巨石的業績難言亮麗,淨利潤同比下降37.95%。但一季度,中國巨石仍獲得了三隻社保基金組合的新進和兩隻社保基金組合的加倉。

“一季度很多公司利潤都不太理想,但股市投資看的是未來,是預期。”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旗濱集團、中國巨石屬建築裝飾行業,在我國大力發展傳統基建和新基建的背景下,這些公司的業績全年預計將明顯提升。同時,這些公司屬於相對較好的龍頭公司,能夠更有效對沖疫情的負面影響,業績相比行業其他公司而言更穩定,更受公募基金的青睞。

何南野認為,這反映出社保基金的兩大投資理念,一是重倉持有行業龍頭股,願意給行業龍頭股更高的股價溢價;二是重倉與國家政策發展相一致的大行業,既符合政策定位,又能保障投資業績。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撰文認為,一個季度的業績好壞對於一個公司長期的投資價值不會有什麼影響,決定一個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的主要還是公司的品牌、行業地位等靜態信息,而不是去關注一個季度的業績波動。

抱團持有行業龍頭股

時代週報記者發現,不少行業龍頭股吸引了多隻社保組合的“抱團”持有。比如雙匯發展(國內屠宰及肉製品加工領域的龍頭企業)、傳音控股(非洲手機市場龍頭)、長春高新(國內生長激素行業龍頭)、丸美股份(國內美妝龍頭)等。

例如,目前共有6只社保基金組合出現在雙匯發展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其中四隻社保基金組合新進,兩隻社保基金組合減持,持股量合計為7312.66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8.29%。傳音控股則有4只社保基金進駐,其中養老金1201組合和社保基金411組合為新進,社保基金113組合和養老金802組合分別加倉了738萬股和413萬股。

與前述的旗濱集團和中國巨石不同,雙匯發展和傳音控股一季度的業績表現靚麗。其中,雙匯發展營業收入和淨利均創近年同期新高,分別同比增長47.03%和13.82%;傳音控股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6.45億元,同比增長15.12%,本地化競爭優勢凸顯。

“社保基金組合都是全國社保基金委託給基金公司進行管理的,多隻社保基金組合的背後,代表的是不同基金公司的投資理念。”何南野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很多行業龍頭股都吸引了多隻社保基金組合,本質上是公募基金抱團的結果,這一直以來是A股市場的常規操作之一。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當前A股市場總體股價不高,股指處於歷史大底的位置。社保基金組合抱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穩住股價,渡過難關。“社保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是股市的精神支柱,這個時候不能跑,也跑不了,所以通過低位補倉的方式攤薄成本,這是一種被動的投資管理方式,對很多機構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可行的辦法。”

偏愛技術、消費等行業

從持股市值看,一季度末社保基金持有農業銀行的市值最多,達792.65億元,工商銀行、交通銀行、長春高新、三一重工、邁瑞醫療、恆生電子、平安銀行等股票的持倉市值緊隨其後。從持股數量看,一季度末社保基金持有農業銀行的股票數量最多,為234.2億股,與去年四季度末持平。其次是工商銀行、交通銀行、節能風電等。

按所屬行業看,社保基金重倉的418家公司主要集中於材料(68家),技術硬件與設備(44家),軟件與服務(36家),食品、飲料與菸草(38家),製藥、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29家)等行業。不難看出,社保基金一季度更加偏愛材料、技術、消費、生物醫藥等熱門領域。

何南野分析,從目前的投資情況看,社保基金在各個行業都有重要佈局,一方面,社保基金也會像其他基金一樣,去加倉一些熱點股,如今年一季度的醫藥、消費電子、食品飲料等行業股票,以實現短期投資回報。另一方面,也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指向,大力配置一些符合國家政策支持方向的行業股票,如科技行業。

不過,何南野強調,對社保基金而言,最重要的工作是平衡好安全與風險的關係。一方面,要保障社保資產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又要更有效地把控市場的風險,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社保基金尤其要加強對委託投資的監督和管理工作,要對委託投資有一定的控制力。同時,要從社保基金資產全局的角度,實現各大委託投資組合的資產的有效平衡、風險的有效分散。

董登新認為,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不佳,這種現象可能會持續到二季度。疫情過去之後,估計下半年各家公司的業績會有所恢復和好轉。但整體看,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業績應該不如2019年。“投資者應該要有心理準備,要放下身段,尋股時更加著眼於長遠。越是在業績壓力很大的時候,越要精選個股,重視價值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