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理事會”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鄆城縣23個村級“紅白理事會”榮獲“移風易俗音響”

紅白理事會”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鄆城縣23個村級“紅白理事會”榮獲“移風易俗音響”

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宣讀先進紅白理事會名單

紅白理事會”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鄆城縣23個村級“紅白理事會”榮獲“移風易俗音響”

先進紅白理事會喜獲“移風易俗音響”

紅白理事會”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鄆城縣23個村級“紅白理事會”榮獲“移風易俗音響”

演出現場

紅白理事會”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鄆城縣23個村級“紅白理事會”榮獲“移風易俗音響”

演出現場

5月18日,鄆城縣張營鎮小屯村“紅白理事會”因積極創新路,出奇招,引領村民敬老孝親、厚養薄葬、抵制高額彩禮的做法在全縣引起了強烈反響,被樹為典型受到縣裡隆重表彰和獎勵,獎勵一套“移風易俗音響”。和小屯村“紅白理事會”一起受到表彰的還有另外22個“紅白理事會”。小屯村“紅白理事會”負責人說:“現在縣裡獎給我們移風易俗音響,今後我們要好好利用它,村民婚喪嫁娶的時候,用它代替請樂班吹拉彈唱,既能減輕了老少爺們的負擔,又風光文明。”

鄆州街道安屯村黨支部書記兼“紅白理事會”會長宋洪彥說:“我們村過去也有紅白理事會,但是沒有真正發揮作用。自全縣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我們村專門修訂了“紅白理事會”新規,確定操作流程及消費標準,並將其寫進了《村規民約》。”元月份,村民肖風蕊之子結婚,按照老人的意思,兒子是大學生,娶的是外地姑娘,一方面為了給家裡爭面子,另一方面為了讓兒媳婦高興,對婆家有歸屬感,老人想著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村裡“紅白理事會”得知後,上門為老人做思想工作,併為老人算了一筆婚禮帳,如果只是為了面子大操大辦,一場婚禮少說也得十幾萬,但是他兒子剛剛工作,家裡並不富裕,如果婚禮簡辦,將這筆錢用於小兩口以後的開銷或者小兩口創業上,比鋪張浪費划算的多,老人最終高興地同意了村理事會的要求。宋洪彥還說“現在縣裡獎了移風易俗音響,今後我們要好好利用它,村民婚喪嫁娶時,代替樂隊響器吹拉彈唱,既能減輕了老少爺們的負擔,又文明風光。”

據瞭解,鄆城縣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以來,大操大辦之風迅速扭轉,比排場講闊氣得到遏制,文明節儉之風全面形成,切實減輕了群眾經濟負擔,使老百姓實實在在地受了益。

自開展移風易俗工作以來,鄆城縣迅速行動,把建立健全村紅白理事會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加以推動,村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層層簽訂責任書,各村還把拒絕高價彩禮、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寫進了村規民約:婚事,提倡不請客、不送禮、不收禮、不講排場、不比闊氣,結婚儀式要簡便文明,嚴禁過度鬧婚,提倡旅婚、裸婚、素婚等新型結婚方式。喪事,就餐推行“每人一碗菜或一份香腸麵包”,不上菸酒,報喪控制在三代以內親屬,提倡佩戴白花、黑紗等文明悼念方式,建議不請樂班吹、奏、唱,一律實行火葬。

張營鎮小屯村“紅白理事會”不僅引導村民文明節儉辦理紅白事,還在村黨支部的支持下,號召村內企業負責人、在外工作經商人員及村裡愛心人士捐款,籌建“敬老愛老基金”,活動得到了村民的迅速響應,村民多則捐資2000元、少則100元,不到三天的時間共收到捐款2.415萬元。村黨支部、“紅白理事會”用敬老愛老基金給全村7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了過年禮品禮金,並號召全村村民敬老愛老、厚養薄葬,得到了全體村民的大力支持。為了幫助村裡的貧困戶脫貧,村黨支部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幫扶李明倫等人一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建起養殖大棚,讓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小小理事會,文明大作用。鄆城縣紅白理事會功能越來越強大,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各村“兩委”又賦予了紅白理事會更多職能。紅白理事會打出“厚養薄葬”這張孝道牌,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好鄰居”等各類評選活動,全縣形成了敬老孝親、厚養薄葬、鄰里互助的良好村風民風和家風,村民自覺按村規民約辦理紅白事,抵制高額彩禮、厚養薄葬成為時代新風。

表彰大會結束後,參會的1000餘名紅白理事會成員和義務紅娘觀看了新編山東梆子戲《二春孃的心事》,大家感觸頗深,紛紛表示高額彩禮害人害己,要帶頭破除這種婚喪陋習,倡樹文明風,要爭做文明時代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