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被劉備一句話所殺?真正把他推向地獄的,還是呂布自己

追溯歷史,探究其源。大家好,我是墨子。

白門樓呂布歸西,一代戰神終落幕。

公元198年,呂布的下邳被攻,他在城中被美人簇擁著喝花酒,對下屬的突襲建議置之不理,不久後,軍中已經人心渙散,只剩下空殼,反叛的反叛,逃跑的逃跑,呂布被曹操活捉。

呂布被劉備一句話所殺?真正把他推向地獄的,還是呂布自己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時他好像才醒過味來,認清了自己就快沒命的事實,於是苦苦哀求曹操不要殺他,如果留下他的性命,他願意為曹操所用,幫他打仗。呂布是一名猛將,這個條件可以說很誘人,曹操當時很動心,對於要不要留他這個問題產生了動搖,拿不定主意,只好向身邊的劉備徵求意見。

劉備淡淡地一句話讓他徹底打消了念頭: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呂布被劉備一句話所殺?真正把他推向地獄的,還是呂布自己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劉備這句話說得很巧妙,既不提放呂布也不提殺呂布,將生殺之權完美的拋回給了曹操,免得自己說殺說放都是要被曹操懷疑。此時曹操劉備在進行智商博弈,而一旁的呂布已經是按捺不住,劉備言外之意很明顯,曹操,呂布要殺不能留,難不成你想做丁建陽、董卓嗎?呂布大罵劉備大耳者不守信用,忘恩負義。此時一心求生的呂布有此表現合情合理,人在生存的一點希望面前,又在希望破滅之時,自然會崩潰的很快,呂布自然也逃脫不開這個人性弱點。隨後曹操,下令將呂布吊死在城樓之上。

那麼有人會問了,劉備一向以仁義著稱,況且呂布曾於轅門射戟,救過劉備的性命。劉備如此做法豈不是忘恩負義,自毀仁義。

呂布被劉備一句話所殺?真正把他推向地獄的,還是呂布自己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非也,害死呂布的罪魁禍首,其實是他自己。

一者:劉備是比較重情義的人,對待救命恩人,他就算不能扶一把,也不會落井下石。但事實上,呂布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恩人。當年呂布被曹操猛攻,拼盡全力逃出,卻無處可去,向劉備請求幫助,劉備收留了他,結果,他的這個決定卻害了他。

公元195年,袁術攻上了門,兩方的戰鬥十分激烈,袁術看一時半會攻不下來,就開始尋求別的方法,用糧食來利誘呂布,即使劉備對自己有恩,呂布卻沒能經得住誘惑,毫不猶豫地背叛了恩人,賣力地替袁術偷襲下邳,劉備對他沒有防備,落到了十分被動的境地,家眷都被俘虜了。那時的劉備很慘,軍隊裡剩下的士兵沒有糧食吃,已經開始吃人了,差點就全軍覆沒。當時的劉備就恨上了呂布,如此沒有底線的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了。

呂布被劉備一句話所殺?真正把他推向地獄的,還是呂布自己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二者:呂布武功超群,卻沒有智謀。在三國亂世,沒有智謀又不依靠別人的將領是沒有什麼出路的。本來有陳宮幫助,呂布過得還不錯,然而後期聽信小人讒言,沉迷酒色。陳宮的話也漸漸不聽了,最後導致白門樓身亡。

三者:呂布人品不端正,沒有忠義。無數個歷史告訴我們忠心很重要,能力超群者比比皆是,把控的住那是用人者的福氣,把控不住就是用人者的災難。何況還是呂布這樣一位劣跡斑斑,忘恩負義,薄情寡義的三姓家奴。即便劉備不說那句話,可能曹操再三考慮,還是會殺了他。萬一呂布為了別人再殺了自己,豈不是親手送了自己的性命,曹操心如明鏡。對待關羽這種忠義之人,即便過五關斬六將,曹操沒有得到,也依然沒有去殺他,這就是兩者完全不同的結果。

呂布被劉備一句話所殺?真正把他推向地獄的,還是呂布自己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綜上所述,落得如此下場,歸根結底還是呂布自身的原因。

由此觀之:為人不忠不義者,人棄之。忠義者,人愛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