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存教育金的四個大坑,你踩中了幾個?

之前網上很多家長探討過,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暑假。

無論是孩子入園,還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每一環都撕扯著無數家長的心。摩拳擦掌,給孩子報補習班,打點關係,每一步都是燒錢的節奏。

孩子就像是戰場上的士兵,能走多遠,取決於家長的“糧草”是否充足。

雖然各個家庭情況不一,但總體來說,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硬性支出,孩子從入學到高考,補習班的費用,再到將來上大學的花費更是難以估量。

如果一個家庭,能為將來孩子教育方面的資金進行提前規劃和儲備,就不至於用錢時手忙腳亂,或者受困於經濟條件而內疚遺憾。

為人父母皆不易。科學合理地規劃和選擇,讓我們可以為孩子提供最大的支持,也能讓孩子心無旁騖地去為自己努力。

今天的文章將從專業角度幫大家分析,一個家庭該如何為孩子準備教育金。希望能幫到更多的人。

給孩子存教育金的四個大坑,你踩中了幾個?

1

教育金規劃策略

先放大石頭,再放小石子


一個完美的理財規劃,就像一個水晶杯。如果我們在水晶杯裡先灌滿了水,那麼就意味著,一顆小石子也會讓整個水晶杯的承載量超負荷;可是如果我們先往裡面放滿大石頭,再往裡面放小石子,再放沙子,再放水,這個水晶杯就是豐富、圓滿的。

給孩子存教育金的四個大坑,你踩中了幾個?

“大石頭”指的是人生中那些非常重要,佔用很多資源但並不緊急的大事,例如養老、教育、住房、醫療等;比如說孩子的遠期教育規劃——出國留學,如果孩子要去美國留學,即使不算生活費,十幾年後,沒有兩三百萬元人民幣也是無法實現的。

並不是說當下的教育支出不重要,只是說,如果我們在現實中不斷盲目攀比,他們家娃報了個鋼琴課,我也要報;她的孩子報了門英語,我娃也要學;她的孩子學繪畫,我娃也要學……在攀比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忘了教育孩子的長期目標和壓力。

反其道而行之,當我們人生中大的目標都規劃好(可以適當調低大學的目標,並非一定去美國留學,去香港新加坡可能會便宜點),我們如期開始存款計劃了,存款完成後如果還有剩餘資源;剩餘資源就可以用於“小石子和沙子”。

按照大到小的放置目標,這才是理財規劃的完美次序。


2

教育金儲備的幾大昏招


因為深諳為人父母的愛子(女)之心,很多打著教育金儲蓄的金融產品出現在市場,讓人眼花繚亂,無從甄選。

還有些家長可能會選擇更加激進的方式如買股票、炒樓,或者求穩妥乾脆存銀行,這些方式合適嗎?

下面我們從專業角度幫大家剖析一下。


昏招一:存銀行

很多70後、80後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拿到壓歲錢,爸媽會說:“先幫你存著,等你以後上大學用。”

當時國內金融市場還未興起,存銀行是他們唯一的辦法,這也是最保險的理財方式。

當時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非常高,上世紀90年代初,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可以達到10%。

雖然,當年通脹也高達兩位數,但是教育的通脹很低, 國家還補貼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雜費。

給孩子存教育金的四個大坑,你踩中了幾個?

但到了今天,我們都知道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低於3%,而物價和學費卻在節節攀升。

所以錢放在銀行等同於貶值,單純依靠這種方式是無法完成我們的教育金目標的。


昏招二:高風險投資

存銀行不划算,有些朋友開始將資金用於炒股炒樓,用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方式來解決孩子的教育金問題。

世上不存在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

試問,你怎麼知道自己孩子讀大學那一年,股市是在牛市的2007年還是熊市的2008年呢?你又怎麼知道那一年,房價是在美國次貸危機前還是次貸危機後呢?

難道要和孩子說:“兒啊,現在股市低迷,套住了,要不咱明年再上大學?”還是說:“房地產行情不好,等房子賣了,咱再去交學費?”

如果只是普通投資,你大可以在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選擇收益更高的方式;但在教育金儲蓄上,這種方式非常不可取。

給孩子存教育金的四個大坑,你踩中了幾個?

昏招三:教育金保險

現在孩子一出生,保險代理人就能通過各種方式找到你,“給孩子買個教育金保險,既能給孩子保障,又能幫TA存上大學的錢,實在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其實,教育金保險是保不了教育金的。

若干年前,我還在從事精算工作時,就參與過教育金保險產品的設計。

目前,國內所有教育金保險的產品形態,都是以分紅險為主,再配以固定的返還。

返還金額一般有特定的指向,如孩子的高中學費、大學學費,或創業金等。

以“小太陽”教育金保險為例,十萬元的保額,等到孩子上大學時,每年返還2.5萬。25歲時給孩子一筆5萬的創業金。總保費約八九萬元,平均每年才四五千,看起來是一款不錯的產品。

實際上,只要你仔細計算就會發現,分紅險的

收益非常低,與儲蓄收益相差無幾,大概在3%上下。

這樣的收益率,還不如存銀行,因為它根本無法對沖通貨膨脹,甚至還喪失了流動性。

萬一資金緊張,中途退保還要承擔損失。

這種掛著“教育金”名號的“教育金險”,是一個大坑,購買時一定要慎重。


昏招四:忽略保障

你可能會奇怪,明明講的是教育金的問題,為什麼又說到保障呢?

試想,如果你收入一時或永久地中斷了,孩子的教育金該怎麼解決?

保障的配置原則,需要遵循“家庭支柱優先”,也就是說要先給大人配齊,再給孩子配。

歸根到底,你的健康和收入來源不中斷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

孩子教育金的儲備週期是漫長的,可能長達18年。

在這期間,自己和家人所遭遇的任何一場意外,都可能給家庭的財務帶來致命衝擊,讓你為孩子儲備多年的教育金瞬間蒸發。

所以,要想順利實現教育金儲蓄目標,必須先為家庭支柱做足保障。

給孩子存教育金的四個大坑,你踩中了幾個?

3

真正的教育金規劃路線圖


昏招拆解完了,真正的教育金規劃路線圖應該是怎樣的呢?

1.確定目標,釐清未來需求。你要問問自己,將來是希望孩子在國內上大學還是留學,上普通學校還是名校?

2.瞭解費用現狀及學費走勢。比如哈佛的學費目前是4年20萬美金,那到孩子上大學時大概是多少?

3.梳理家庭的財務狀況。當前的收入、支出,以及每月能有多少結餘。

4. 制定合理的家庭風險保障方案,規避教育金漫長儲備週期所面對的非金融風險。

5.對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確定合理收益率。

6.根據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解決怎麼存的問題。

7.在家庭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之間,調適出一個合理的方案,並馬上行動。


以上是一個標準的教育金規劃流程,國際理財師都是按照這個步驟來規劃的,大家可以參考。

當然,真的要按照這個步驟去執行規劃的話,一般人還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涉及一系列專業、複雜的計算;

因此,建議找專業第三方協助做教育金規劃服務。

給孩子存教育金的四個大坑,你踩中了幾個?

4

說在最後的話:

快樂教育也不能迴避財務責任


有一些朋友,迷信微信上的雞湯文章,認為一定要快樂教育,多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出去旅行。一提到存教育金,就說自己沒有錢;或者覺得談錢一身銅臭,根本不作打算。

多陪伴孩子,言傳身教,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但是不要忘記,作為父母,為孩子的教育做儲蓄投資,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如果未來孩子需要踏出國門學習,甚至拿到了常青藤的錄取通知書,而我們卻無法提供足夠的財力支持,你是否會有遺憾呢?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孩子難道不能自己考取獎學金嗎?

我的看法是,孩子出色,我們自然欣喜,但是我們不應該將財務責任甩給孩子。

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提供最充足的教育資源,讓孩子有機會自由選擇更好的人生,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