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某些教授的崇美言論令人暈倒?

崇美只因見識少?

整理、研究此次新冠瘟疫衝擊中的各國表現,觀察得越多,這個感覺越強烈。據我觀察,崇美派具有以下一條或數條特點:

對一些事情認識停滯在40年前沒有任何提高,而世界已經天翻地覆;

不能睜眼看世界認識現實,盲目崇拜美國/西方的能力和動機;

不肯正視中美利益衝突的現實;

對中國立場中國利益考慮太少,對美國對西方太含情脈脈;

大量時間精力沉溺空談,而不是幹實事,或投入學習,自我提高;

當事實證明自己認識錯誤時,不肯自省從而自我提高,而是一味強辯;

……

在上述特點中,“盲目崇拜美國/西方”是關鍵特點,好些其他言行特點都是源於這一點,而他們的盲目崇拜美國,很大程度上又是源於見識少,看到美國做了一點事情、甚至僅僅是宣稱要做什麼事情就大驚小怪,以為多麼多麼了不得,其實在這方面中國並不比美國差多少,甚至比美國強很多。

拿中國做得強很多的事情大呼小叫“哎呀美國了不起!”、“哎呀中國這一點該向美國學習引進!”,這不是笑話是什麼?

1

做個簡單對比:

3月初美國疫情開始暴露,微信上、微博上好些人到處傳播:美國沒什麼大問題,本週內下發100萬檢測試劑……

殊不知美國這次抗疫錯失先機的重要一環就是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檢測試劑出問題,而且這個“100萬檢測試劑”的畫餅美國總統等高官在聽證會上畫了差不多三四個星期,然後才開始“龜步”般下發、使用。

為什麼某些教授的崇美言論令人暈倒?


不僅如此,中國檢測試劑的產量和檢測量也比美國高得多:

2月3日,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到2月1日,中國核酸檢測試劑已達到日產量77.3萬人份,是疑似病例數量的40倍。

為什麼某些教授的崇美言論令人暈倒?


隨著中國本土疫情在2月中下旬開始走向尾聲,國內核酸檢測試劑日產量貌似比2月上旬有所減少。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6日下午在武漢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指導組成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截至當時,全國有12家生產企業取得產品註冊證生產核酸檢測試劑盒,截止3月5日累計供應1575.5萬人份,當時日產量34.16萬人份,企業庫存200萬人份。

到4月中旬,美國疫情已經是四面野火,累計確診、死亡人數都躍居世界第一且遙遙領先,好些人、包括好些學者又盛讚美國檢測能力強大,中國應該引進美國先進的檢測科技,云云。

殊不知,截至當時美國自詡的新冠檢測量前三名依次為美國(294萬)、德國(131萬)、俄羅斯(130萬),而據不完全統計,到4月11號,中國僅廣東一省衛健委就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360多萬人份。

再對比截至3月5日中國就已經累計供應1575.5萬人份核酸檢測試劑,令人不能不為之嘆息。

2

筆者閒時看了看一些國內教授的言行,深感他們與現實世界非常隔膜,對真實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非常缺乏概念,他們的一些言論表明他們對現實經濟社會的一些認識還停滯在20多年前、甚至40年前。

如某大學的一位學院院長,盛讚美國政府的2萬億美元抗疫反危機計劃,稱很多人對2萬億美元沒有概念,2萬億美元約等於14萬億元人民幣,超過我們全國半年的收入還要多,云云。

為什麼某些教授的崇美言論令人暈倒?


我不知這位院長所說的“我們全國的收入”指的具體是什麼?從社會交流一般意義和上下文看,指的應該是GDP或國民總收入。

如果是指這項指標,那麼,中國和美國是全世界僅有的 兩個10萬億美元經濟體,世界第三經濟大國日本經濟體量相當於中國的1/3左右。

2007年中國GDP和國民總收入就都突破了27萬億元人民幣,半年體量達到了他所說的2萬億美元/14萬億元人民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統計,2019年中國GDP為990865億元,國民總收入為988458億元,14萬億元人民幣大體相當於1/7,遠遠不夠“超過一半”的分量。

與此類似,2017年末特朗普訪華時,有教授接受外媒採訪時稱,中美貿易,中國大量出口資源,換取美國先進產品,云云。

我看到這裡幾乎“暈倒”,因為中國從1990年代中期就已經成為初級產品淨進口國了,多年來中美貨物貿易構成中,中國對美出口幾乎全部是製成品,而中國自美進口貨物中初級產品佔比甚高。

為什麼某些教授的崇美言論令人暈倒?


2013年3月,我在FT中文網上與時任尼日利亞央行行長拉米多·薩努西(Lamido Sanusi)論戰的文章中就計算過,2012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總額中狹義初級產品佔比為21.5%,且中國從美國進口中初級產品佔比呈上升趨勢,中國對其出口中製成品佔比分別為97.5%。

數年過去,中美貨物貿易商品構成格局的上述基本特徵沒有改變。

也是由於見識欠缺,好些人、包括好些職稱頭銜不低的學者對西式政體下政客“言勝於行”的特點缺乏概念,對西方、特別是美國政客的一些片言隻語過分當真。

他們把美國高官、頭面人物說了就當成“做了”,甚至當成“做成了”,似乎全然不知“說”與實幹“做”之間距離很遠,與“做成”之間距離更遠,更不知道在西式政體下政客能因將籌劃的概念當作已經做成的實事大肆推銷而獲得政治上的收益,因此有著強烈內在傾向向公眾“畫餅”,甚至作秀壓倒科學。

3

前文已經提及2月末、3月初美國總統等高官在聽證會畫了幾周的畫餅“本週內下發100萬檢測試劑”,美國政府出動軍隊參與抗疫的一系列舉動更是作秀有餘,科學全無。

如美國出動軍隊醫院船參與抗疫,中國某些自媒體及其受眾對此大肆渲染,其實,美軍擁有的醫院船是兩艘而非某些人渲染的那樣是10膄;特朗普宣佈此事時美軍醫院船還在維修護理,要一週多之後才能出動,而不是如同美國政客誤導、中國某些人渲染的那些會立即“馳援”紐約、加州。

此外,由於內部無法自然通風,高度依賴中央空調,因而容易造成大規模群體性傳染,醫院船本身就並不適合用於防治傳染病,即使用於收治非傳染病人,以便騰出陸地醫院床位收治傳染病人,也很容易因傳染病人混雜進醫院船收治病人中而導致整條醫院船癱瘓。

為什麼某些教授的崇美言論令人暈倒?


實踐結果也確實是如此,無論是在紐約還是在加州,擁有上千床位和上千醫護人員的美軍醫院船在此次抗疫中收治的病人都為數寥寥只有兩位數,自身還因收治病人中混進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而“中招”,最終黯然收兵。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一般人見識不足、缺乏實事求是精神、盲目崇美也就罷了,但如果承擔教書育人職責的教師、學者如果也欠缺求真求實精神,不肯下功夫開拓眼界,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那麼,對於學生,對於學生家長,對於這個社會,即使不考慮最高標準的“傳道”要求,就按起碼的“授業解惑”要求,他們能夠合格地完成自己的職責嗎?

此次疫情爆發以來,目睹一些專職的教授、學者熱衷於不費力傳播一些以訛傳訛乃至蓄意誤導的東西,反而是一些投行、工商企業之類的從業人士肯下呆功夫蒐集、整理數據資料,用事實、數據和邏輯說話,我感到擔憂,也更加感到我們的教育需要改進。

為什麼某些教授的崇美言論令人暈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