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那麼牛逼,怎麼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拿過

公元2018年3月14日,全世界人民的平均智商都被拉低了一大截,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逝世了,他就是史蒂夫.霍金。

霍金那麼牛逼,怎麼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拿過

消息一出,互聯網上哀鴻遍野,無數人在朋友圈裡刷著沉痛悼念霍老爺子的文字和圖片,耿直如我,也沒敢問一句:先不說你們能不能理解霍老爺子的理論,老爺子那部專門為咱們吃瓜群眾科普的作品《時間簡史》你們都看完了嗎?

反正我是沒看完!

在一片哀悼聲中,一個問題顯得尤其可愛:霍金那麼牛逼,怎麼一個諾貝爾獎都沒得過?

霍金那麼牛逼,怎麼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拿過

諾貝爾獎大家都知道,那是科學界含金量最足的獎項,而霍金也被稱為最偉大的科學家,那麼問題來了霍老爺子居然沒得過諾貝爾獎,難道是他的屬相不合,跟諾貝爾獎相剋?

屬相不合,相生相剋的說法當然只是一個玩笑,今天我們就聊聊霍金和諾貝爾獎。

霍老爺子曾在劍橋執教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學,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學家,

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來,看我的口型:理論物理學家,理論物理學家,理論物理學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他的研究成果也集中在理論物理學方面,比如黑洞:

霍金那麼牛逼,怎麼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拿過

在大部分科學家以及全部吃瓜群眾都認為黑洞吸引力極大,連光線都能吸進去,所以才是黑的的時候,霍老爺子說:黑洞不止在吸,也在往外吐,會把吸收進去的能量吐出來,當吐出來的能量比吸進去的能量多的時候,黑洞就消失了,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

然而直到今天,人類的科技仍然無法支撐對黑洞的觀測,所以,這個理論無法證明。

又比如宇宙:

霍金那麼牛逼,怎麼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拿過

霍老爺子認為,宇宙是無邊無際的,起源於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前連時間都是不存在的,什麼奇點、宇宙起源都是無稽之談,純屬來混盒飯的。

現在人類所能觀測到最遠的地方離地球137億光年,更遠的地方是什麼樣的,我們一無所知,所以,這個理論還是無法證明。

霍老爺子其他的研究成果大都如此,對我們吃瓜群眾而言,更像是玄學而不是科學,他只是用推理和計算,在現有條件下提出了一個宇宙最有可能的假設。

而諾貝爾獎,偏偏又是最重視應用的科學獎項,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無一不是用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理論,從來沒有靠假設獲獎的先例。

就連愛因斯坦,也不是靠看家理論“相對論”獲得的諾貝爾獎,很多評委都表示:反對靠猜測拿獎,萬一猜錯了咋辦?最後頒獎給愛因斯坦是因為他對“光電效應”的研究。

所以說,霍金沒拿過諾貝爾獎,其實完全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件事。

無論如何,霍老爺子拖著漸凍症的身軀(對,前幾年你們玩兒的不亦樂乎的“冰桶挑戰”就是為了漸凍症患者籌款)在鍵盤上艱難的敲出: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還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以這樣的身軀做出了這麼多的研究成果,本世紀最偉大科學家的稱號,他,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