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誘餌效應 | 你買過套餐以外的漢堡嗎?

《經濟學人》雜誌實驗

021 誘餌效應 | 你買過套餐以外的漢堡嗎?

有一位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杜克大學的丹·艾瑞里教授,曾經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經濟學人》雜誌的訂閱價格是這樣設置的:可以在電腦和手機上閱讀的電子版,每年50美元;電子版加印刷版,也就是可以在電腦上閱讀的同時,還擁有實物雜誌,每年100美元。如果是你,會選擇哪個?艾瑞里教授在校園裡,對100個學生進行實驗,有68個學生選擇了電子版,另外的32個學生選擇了印刷版加電子版。簡單計算一下,總的銷售額是6600美元。

為什麼要做這麼無聊的統計?彆著急,艾瑞里教授的實驗並沒有結束。他在已有的兩個選項基礎上,加了一個選項:你可以只買印刷版,也就是實物雜誌,每年100美元。你看到這個選項可能不理解,之前的選項裡有一個是印刷版加電子版,才要100美元,現在單賣一個印刷版也賣100美元,誰會只買印刷版?於是,丹·艾瑞里在校園中找來另外100個學生做測試。確實,沒有一個學生只買印刷版,但是這一次,有84個學生選擇了100美元的電子版和印刷版。同樣是100個客戶,這一次的銷售額有9200美元,比第一次試驗增加了2600美元之多。

紅花還需綠葉配

021 誘餌效應 | 你買過套餐以外的漢堡嗎?

為什麼一個選項的增減,會讓結果產生如此大的差別?這其實就是“誘餌效應”在作用。“誘餌效應”還有兩個名字,分別是“吸引效應”和“不對稱佔優效應”。是指人們對兩個難分高下的選項進行比較的時候,因為一個新的選項,也就是誘餌的加入,使得某個原來的選項突然變得更具吸引力了。在上面的案例中,單獨訂閱印刷版,就是用於刺激人們選擇印刷版加電子版的一個“誘餌”,艾瑞里教授壓根就沒指望有人會選擇只買印刷版。

021 誘餌效應 | 你買過套餐以外的漢堡嗎?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用於測算各種商品的效用價值。但當選項中多個因素(比如價格、性能、數量)共同作用,而多個因素又各有優劣的時候,我們外行人看不出其中的門道。所幸,我們仍然可以輕易地察覺出某種商品和其他商品之間的比較關係,這句話說的更直白些,就是你單拿一個出來,我不知道你好還是不好,但是我很容易知道你和另一個比,哪個好,哪個不好。所以,紅花是否吸引人,很多時候是源於綠葉的“陪襯”。

021 誘餌效應 | 你買過套餐以外的漢堡嗎?

一句話理解誘餌效應

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

在運用誘餌效應時,你可以選擇:第一,次優選項襯托;第二,佔優選項干擾;第三,套餐打包售賣。

有人說,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誘餌,有時候,最遠的彎路,恰是最近歸途。這個觀點,你同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