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挖出漢代帛書,引發史學界爭論,學者:秦漢中間還有一個王朝

引言

《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不知道多少人曾把陳涉的這句話,當做自己的人生格言。現在很多人處於低谷期,被別人嘲笑和看不起的時候,也常常用這句話來自勉。只是,很多人記下了陳涉的這句名言,卻忘了關注陳涉後來究竟有沒有成為鴻鵠。

湖南挖出漢代帛書,引發史學界爭論,學者:秦漢中間還有一個王朝

▲陳涉大澤鄉起義畫像

01

1972年,湖南長沙出土了一批漢代的文物,出土地位於芙蓉區的大型漢墓。該墓是西漢丞相王利蒼的家族墓地,墓中陪葬有大量珍寶。考古學家在其中發現了一本保存比較完好的帛書:《五星佔》。在這份占卜術當中,記載著一個王朝的名字:張楚。這一重大發現,猶如巨石擲入水中,激起了國內史學界的千層浪。

張楚,正是當年起義的陳涉(即陳勝)所建立的政權,取“張大楚國”之意。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陳勝當年是因為不滿秦的暴政才奮起反抗的。在他建立起政權之後,秦朝尚未完全滅亡,但是在《五星佔》當中,卻只記載了張楚的年號,沒有記載秦二世的年號。

湖南挖出漢代帛書,引發史學界爭論,學者:秦漢中間還有一個王朝

▲陳涉雕像

據史學家們推測,這可能是因為,在當時的老百姓心中,陳勝所建立的張楚比秦二世統治下的秦朝更得人心。老百姓們其實在心底裡,早已不再承認這個政權。相比秦朝,他們更願意承認張楚政權的正統地位。對於這一點,著名歷史學家田餘慶在他的論文《說張楚》當中,也明確的提出,“在漢朝人的心目當中,張楚雖然夾在秦朝和漢朝之間,但它卻屬於正統王朝,地位十分重要”。

02

當初秦王掃六合,一統天下之後,楚國雖然不復存在了,但是曾經的楚國人還在,他們流落於秦朝的各個角落。楚國人非常懷念故國,他們打心底裡就沒有承認過秦朝。當時,秦始皇為了加強對楚人的思想控制,還特地批准楚國原來的貴族可以遷去咸陽。

湖南挖出漢代帛書,引發史學界爭論,學者:秦漢中間還有一個王朝

▲秦始皇畫像

秦朝想通過安撫的手段籠絡人心,此舉雖然消了楚國權貴們的怒氣,但是卻阻止不了楚國平民們的反叛。思念故國的楚人們,都非常憎惡秦國。坊間也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說是預言,其實也是楚人心中的願望。而陳勝,就是楚人中的一員。

在反抗暴秦的起義中,以陳勝為主的楚國人,發揮了中心作用。陳勝建立起張楚政權後,頻頻派兵相助於其他六國,助他們恢復建國。在其他的國家都因畏懼秦朝勢力而畏縮不前時,陳勝又採取了積極的作戰計劃。他派周文為將,帶兵一路殺入函谷關,距離當時的秦都只有幾十裡。此舉極大程度的鼓舞了人心,激勵了士氣。

湖南挖出漢代帛書,引發史學界爭論,學者:秦漢中間還有一個王朝

▲函谷關現址

敢拼敢闖又善於伸出援手的陳勝,被其他五國奉為“盟主”,成了反秦的核心人物。後來,陳勝戰敗,張楚滅亡。但是因為陳勝打下的基礎,使得楚國人在六國中已然處於主導地位。人們又將反秦的希望寄託到了項氏叔侄的身上,希望他們能帶領楚人重新建國。

03

只可惜項梁戰死,楚人大受打擊。這時候,舊楚懷王的孫子——熊心,重新成為楚人的領袖,暫時掌握了楚國的政權。他下了一條命令:“先入咸陽者為王”。當時的楚國在六國中是非常有號召力的,所以人們都默認了這條命令:只要有人能先進入咸陽,他就可以一統六國。這給了其餘五國莫大的鼓勵。

作為楚軍主將的項羽,極其驍勇善戰,他帶領楚軍大破秦軍於鉅鹿,遠遠領先於其他諸侯國的軍隊。與此同時,作為楚人的劉邦,也正帶領著隊伍快速西進,提前項羽一步進入了關中,將秦二世推下了皇位。秦國覆滅,楚人掌權,那句廣泛流傳的預言,真的應驗了。

湖南挖出漢代帛書,引發史學界爭論,學者:秦漢中間還有一個王朝

▲劉邦劇照

雖然劉邦先入咸陽,但是對戰秦軍,還屬項羽的功勞最大。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也是18路諸侯都認可的首領。他架空了楚懷王,將其封為“義帝”,此時的楚懷王其實是有名無實的。楚懷王意外身死,項羽掌權。劉邦以“懷有異心”為由討伐項羽,大敗西楚,一統天下,建立了漢朝。秦楚相爭,最後終於融為一體,從陳勝建立的張楚到劉邦建立的漢朝,骨子裡,其實是楚人的一脈相承。

作為曾經的楚國人,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後,其實也是承認張楚的正統地位的,這從《史記·陳涉世家》中就可以看出來。書中記載:“高祖時為陳涉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陳勝之冢的守墓祭祀,規格待遇要更勝於其他君王。

湖南挖出漢代帛書,引發史學界爭論,學者:秦漢中間還有一個王朝

▲陳勝墓現址

但是到了漢朝末年,人們漸漸忘了自己楚國的血統,也不再把陳勝建立的張楚視為正統,這從《漢書》和《史記》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來。

《漢書》中將陳勝和項羽同入列傳,但是在《史記》當中,陳勝只被列入了世家,可見人們態度的轉變。

結語

漢朝建立之後,六國統一,天下太平,和平的生活讓漢人們漸漸失去了楚人的氣質。而當時朝廷中,秦國的後代不在少數,他們也在刻意地淡化楚國的歷史。慢慢地,人們就選擇忘記了張楚這個王朝。好在,人們的記憶可以退化,但是曾經保下來的文物古蹟,卻不能被完全抹除痕跡。正是得益於這些古物的流傳,才能讓人們知道真相,知道陳勝所建立的張楚,在當時擁有非凡的地位。可見,陳勝到了最後,確實是實現了自己的“鴻鵠之志”。

參考資料:

《史記·陳涉世家》

《五星佔》

《說張楚》

《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