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腫瘤在我國極為高發,40歲以上這項檢查一定要做

來源:南京晨報喬醫生 id:njcbqys-xhby

“我國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國,在發病前五位的腫瘤中,有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三個是消化道腫瘤。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消化腔鏡治療中心主任文衛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年齡在4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等消化道腫瘤高危人群,要定期做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消化道早期癌,可通過內鏡下微創手術進行早期治療甚至根治。


專家介紹

這種腫瘤在我國極為高發,40歲以上這項檢查一定要做

文衛

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腔鏡中心主任,

脾胃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

從事消化科及消化內鏡臨床工作20餘年,對食管、胃腸道疾病和肝膽胰疾病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各種消化內鏡下的診斷及治療,共完成治療性消化內鏡10000餘例,主要包括:膽胰疾病的內鏡下診治(ERCP)、超聲內鏡診治(EUS)、消化道早癌的內鏡診治(ESD)、胃底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內鏡診治(ESVD)、複雜的膽道鏡診治、膠囊內鏡及小腸鏡診治。


82歲奶奶內鏡下發現消化道早癌


82歲的周奶奶,因為進食時吞嚥不暢3月餘,至當地醫院就診,胃鏡檢查提示食管黏膜病變。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及治療,由家人送至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就診。入住消化腔鏡治療中心後,文衛主任為其開展胃鏡檢查,並進行內鏡下碘染,考慮為早期食管癌,建議可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開展手術,術後病理回示:鱗狀上皮呈高級別內瘤變(中度異型增生);病變大小:1.2×1.0cm,水平切緣陰性,基底切緣陰性。後患者順利出院。


文衛介紹,消化道早癌是指病變僅侷限於消化道黏膜層及黏膜下層的腫瘤,僅侷限於黏膜層的腫瘤又叫黏膜內癌。內鏡下切除技術,特別是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的出現和推廣,使消化內鏡醫師不僅能發現和診斷消化道早癌,還能在內鏡下根治早期癌。既往大多數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診斷時已經處於進展期,手術創傷大、療效差、生存期短、醫療費用高,如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消化道早期癌,便可通過內鏡下微創手術進行早期治療甚至根治。


這些人要定期做好篩查


研究表明,消化道腫瘤與人們生活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文衛舉例表示,很多地區的人喜歡吃醃製食物,喜歡吃滾燙的食物,吃新鮮的水果蔬菜比較少,這些都是導致消化道疾病的原因。此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可能引發胃部腫瘤。


文衛表示,如果年齡在4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有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病史,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包含這些因素的都屬於消化道腫瘤高危人群,要定期做篩查,千萬不能等到晚期出現症狀再去檢查。


消化腔鏡治療給早癌患者帶來希望


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發現及內鏡下微創手術切除,給更多早癌患者帶來了希望,從根本上挽救早癌患者家庭。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消化腔鏡治療中心,引進奧林巴斯290系統主機及高清放大內鏡。該系統採用最新的光學數字技術,具有放大內鏡功能、高像素、高清功能,能夠更精確地觀察消化道黏膜腺管開口形態及上皮毛細血管走形,幫助醫生準確迅速發現病變,提高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變診斷率,實現胃腸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