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歷史上的丘處機,不僅是道教祖師,還是武功修為極高之人

只見他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滿了白雪,背上斜插一柄長劍,劍把上黃色絲條在風中左右飛揚,風雪滿天,大步獨行,實在氣概非凡......

還原歷史上的丘處機,不僅是道教祖師,還是武功修為極高之人

金庸在丘處機出場之時,這樣描繪大俠風範,小說中的丘處機在五絕之中堪稱第一,他拜於王重陽門下,並學得王重陽內功心法。在當時,以丘處機的境界,所學心法至高厲害,同時還學的王重陽獨創的全真劍法,用來攻克玉女劍法完全綽綽有餘。自然在江湖之中,也是一代武功高強的大俠。

在現代對於丘處機有著這麼個爭議的點,咱們可先來一一解決。

丘處機到底是不是“全真七子”當中的武功第一?

答案:是的。

在書中多有暗示,在《射鵰英雄傳》中的第十六回,周伯通多有說道:“馬鈺得了我師哥的法統,但他武功卻是不及丘處機和王處一了。”

再說到《射鵰英雄傳》中的第二十五回提到:“程瑤迦……曾聽師父說起,眾師伯中以長春子丘師伯人最豪俠,武功也是最高。”

可見書中的丘處機武功地位也是有一方地位。

曾經,他就有一對多的對鬥經歷而且還能在短時間內沒有展露任何弱勢。

他曾經獨自鬥過侯通海、彭連虎和沙通天,用一招功夫就可連攻這三人。

再看到他的另一次戰鬥力,他再次以一敵三,這次的對手是歐陽克、侯通海、彭連虎。

只見勁敵在前,他掌影飄飄,劍光閃閃,愈打愈快,他在以一對三確實能夠大放異彩,不僅精神大振,反倒愈戰愈厲害。當時就有人稱他是低配版的戰神。

而當丘處機和他人單挑也是能看出他的武功層面。

當時對戰沙通天,在第一回合,沙通天就痛感手臂痠麻,十個回合之後,只見沙通天的頭頂早有五條明顯的手指印,這正是丘處機的傑作。

那麼再看到另外一次,“丘處機這一崩……非同小可……彭連虎一枝鐵筆從中斷為兩截。丘處機讚道:“好功夫!”右劍左掌,綿綿而上。彭連虎一震之下,右臂痠麻,一時失了銳氣,連連退後。”

果然只用幾招,就足以崩斷了彭連虎的兵器,更讓對方感到痛覺,如果彭連虎真拼了老命對抗丘處機,也是鬥不過他的。

而咱們都知道金庸筆下的人物多數都有原型,而咱們的丘處機在歷史上確實存在。而他的地位和小說中不差多少,他是一位道教宗師,更是武功修為極高之人。雖說正史上並沒有丘處機具體記載,但據大家口傳,丘處機並未文弱之人。

七十三歲高齡西遊萬里,身體素質不是一般的差。那麼咱們在結合民間資料,就能知道金庸這般形容丘處機並無道理。

據香港蓬瀛仙館《丘處機略傳》記載:“丘處機每日靜坐之餘, 還習練武功。他經常手託一巨石下山,回來時再託石上山,天長日久,那塊巨石經其長期磨擦,竟成了一個混圓石球。這時處機內力深厚,能以掌發力,讓那石球隨手飛出。至於小石,他能雙手同時發出,擊中數百米以外目標,且百發百中。”

還原歷史上的丘處機,不僅是道教祖師,還是武功修為極高之人

而丘處機練的石球現今還存在。

還原歷史上的丘處機,不僅是道教祖師,還是武功修為極高之人

一人持石上下游走山峰,最後竟然一塊大石頭磨成光滑的石球,都說鐵杵磨成針,滴水石穿,講究正是兩個字——堅持,只要堅持,就能改變一件堅硬物品的形狀,這石球的存在,這不證明了丘處機對於武功修煉的境界已達至高。

我們要知道歷史上的道士多有練功的習慣,一方面可以強身健體,另一方面可以修煉身心,畢竟要練就上乘武功必須要和身心修煉相結合,再者就是為了防衛自身,抵擋野獸的侵擾。

歷史上的王重陽出家之前就多練武,而在武當,青城,華山等道士都不乏缺少武功高手,所以想丘處機這位道教祖師,往小的身份說就是一名道士,會練武功,武功境界至高也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

在那個雨雪之日,背插長劍,猶記一代大俠風塵僕僕,註定了歷史的他照樣不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