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性”到“懟天懟地”,孫悟空到底經歷了什麼?

《西遊記》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講的是孫悟空在菩提祖師這裡學到了真本領。在人們的印象中(也許是受電視劇的影響太深),總覺得孫悟空外出訪道學藝,最大的收穫是七十二變筋斗雲

其實,孫悟空學到的遠不止是這兩樣“術”層面的東西,還有更重要的“道”。那孫悟空學的“道”是什麼?他又是如何學會這麼重要的本領呢?

首先,謙虛好學的好脾氣。

說孫悟空脾氣好,好像有點反認知,其實在原著中一點都不誇張。孫悟空在南瞻部洲浪蕩了八九年,在城市和鄉村中摸爬滾打,學人禮,學人話。到了菩提祖師這裡,他對老師說:“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可見,當時為了學人禮、學人話沒有少受罪,但是他都堅持下來了。

從“無性”到“懟天懟地”,孫悟空到底經歷了什麼?

其次,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在菩提祖師這裡,孫悟空也不是一兩天就學成本領的,而是從最基本的功課做起。每天干的是什麼呢?繼續每天跟著師兄們“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閒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可見,孫悟空每天都在進行理論學習和素質培養,同時還不忘進行雜活累活的勞動教育。需要注意的是,這份小徒弟工作幹了六七年,才有幸聽到菩提祖師授課(這個老師也是夠懶散的,平時主要是放養)。正是不急不躁的耐心,孫悟空等來了人生的轉折點。突然感覺有點像一個人堅守鋼七連的許三多,等來了A大隊的袁朗。

再次,肯下苦功夫。

孫悟空勘破了老師的謎題,在三更時分後門學藝,老師將長生之道的秘訣相授。一篇口訣孫悟空一晚上全給背過了,你能說讀書寫字沒用嗎?需要注意的是,這秘訣是交給你了,但不是知道秘訣就成仙了,而是得下苦工練習。三年之後,菩提祖師考問悟空的學問,悟空回答:“近來法性頗通,根源亦漸堅固。

”由此可見,用了三年時間,孫悟空才真正領會了長生之道的奧妙。這跟我們學習是一樣的,很多至理名言都知道,但是不去反覆體悟練習,終究不能真正化到自身知識體系中去。

從“無性”到“懟天懟地”,孫悟空到底經歷了什麼?

綜上所述,孫悟空學到的“道”其實就是學習之道,如何打好學習根基,將學習規律融會貫通。因此,基礎打牢了,後面學習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再後來,孫悟空為什麼能教導唐僧,為什麼能夠左右逢源、讀懂世間百態,根源都在這裡了。

當然,菩提傳授孫悟空本領的過程中有一個疑點:為何傳長生之道要秘密傳授,而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卻公開場合傳授?這也是一個懸案了。

學成本領後的孫悟空,性情大變。原來是願打願挨的“無性”之人,後來則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懟天懟地的魔王。這個時候的孫悟空確實是戾氣很重,好像要把原來壓抑多年的情緒給釋放出來。

回到花果山後,為了給孩兒們報仇,他單挑水髒洞的混世魔王,殺掉混世魔王后還不過癮,將洞內所有大小妖精,全部剿滅。不僅如此,還放火將妖精洞府給燒了。這就是後來取經路上,孫悟空常乾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的濫觴。

從“無性”到“懟天懟地”,孫悟空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孫悟空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沒本事,別逞能。同時,有了本事,也別越界,不然禍患也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