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區好風光

蒙山高,沂水長,沂蒙山區好風光。沂蒙山厚重偉岸、四季分明、晴空萬里、煙雨朦朧,還有這裡的一草一木一鳥窩。松果開始了新一年的生長,桃花從山腳溫暖的地方開啟,菜地有了生機,遠遠望去大山是最美的——樸素、厚重、不懼怕任何壓力,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活法和鮮明個性。

沂蒙山區好風光

老陳是個情感細膩的父親,時常感嘆大美蒙山的自然風光

山裡人家是閒不住的,每一天都有自己隨意的安排,每一個季節都有屬於它的農活,因此大山給與我們的不僅是一山一味、一樹一木,還有一生一世,一撇一捺的點滴生活規劃。這就是忙忙碌碌、平平淡淡的生活吧。生活的真諦就是毫無修飾和刻意拿捏的平常日子裡,內心豐盈,知足常樂,對生活的簡單記錄其實就是一個人獨有的紀錄片。

沂蒙山區好風光

爺爺的腳步也總是不停歇

在這部紀錄片進行時,我們很少有時間能審視當下的自己,因為停不下忙碌的腳步。老陳也一樣,每天勞作著,不停地被裹挾在忙碌的浪潮中前行,雖然在外人看來這是農村人再正常不過的流水賬,但在我看來,這是給父親的禮物:待七老八十,月下庭前,再回首看看今天的視頻,是何等的珍貴?

沂蒙山區好風光

簡單的飯菜吃出自己喜歡的味道

父親大半輩子照過幾次照片都能數的清,他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也是一位不普通的農民。沂蒙山老農民最有代表性的形象:任勞任怨,勤勞樸實,對這片土地無比的熱愛,付出所有能付出的一切,只為做好眼前的事,內心豐盈,知足常樂。這片大山裡的勞動人民,雖然都不是大富大貴,但他們辛苦又滿足,踏實不浮躁,什麼眼前的苟且還是詩和遠方都不如累了歇一歇,餓了吃頓可口飯菜,沒有時間矯情,沒有心思造作。這就是歲月教不會我們,但從老一輩身上能學到的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沂蒙山區好風光

日常生活中的粗茶淡飯吃的很可口

因為奶奶身體原因,爺爺要經常下山照顧奶奶了!小時候我總想長大,出去闖蕩江湖。出走半生後才明白,能陪伴親人的時光少之又少,現在的自己倍加珍惜擁有的愛和幸福,只想留住這短暫時光,陪伴在親人身邊,希望親人都健健康康,平安喜樂。人的一生漫長又短暫,我極其認同在這句話,珍惜在世間走一遭的來之不易的生命,是我們生而為人難得可貴的權利。培養內心的豐盈,學會愛別人,豁達開朗成為通向快樂源泉的必修路。所以,人不管生活在鄉村還是城市,都要學會好好生活,體會不同的生活本色後,還依然熱愛。正如周國平所言:“不管生命多麼短暫,我們要笑著生,笑著享樂,笑著受苦,這才不枉活一生。”

沂蒙山區好風光

感謝頭條配圖

也許我們註定都一樣,在內心深處總有那份鄉情生死難忘,走在熟悉的小路上皆是回憶。只是童年記憶中的夥伴大都已離鄉遠去,記憶中的老人很多也已逝去,獨留空房、碎瓦、野草!昨夜一場雨打溼心底,傾聽雨落屋頂的彈唱,勾起回憶!正因為沂蒙山裡,最可愛的親人常在,更讓我對大山的愛深入骨髓,願我們都能尋得自己內心深處的故鄉。

沂蒙山區好風光

陰雨天的蒙山和老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