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灌漿水澆完乾枯咋回事?避開這五點!

小麥灌漿期,是小麥一生活動旺盛時期,此時對水肥需求量很高。往年,總有農戶反映澆完灌漿水後,發現自家小麥乾枯了,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大水漫灌或澆水量大時,土壤水長時間飽和,土壤中空氣缺乏,根系呼吸受到抑制,水分養分吸收出現暫時障礙,造成短暫水分、養分供應減慢;二是如果高溫暴曬天氣下澆水,在植株強力蒸騰作用下,葉片等器官迅速脫水,形成乾枯,造成綠穗黃葉的現象。今天將詳細總結小麥灌漿期澆水的注意事項。

灌漿水要注意

一是儘量採用噴灌等節水灌溉措施,減少單次灌水量,縮短吸收障礙期。大水漫灌在水到地頭後,儘早排除積水,縮短淹水時間。

二是避開高溫時段澆水,與打藥防病治蟲一樣,早晚溫度較低時進行作業。

三是一旦出現症狀,及時進行根外追肥,結合一噴三防,通過葉面補充水分和養分,減緩葉片等失水速度,直到根系呼吸恢復正常。

小麥灌漿水澆完乾枯咋回事?避開這五點!


小麥灌漿期澆水的注意事項小麥灌漿期是否灌水應因地制宜,根據多種因素綜合確定。

灌漿水灌得好,有利於小麥產量的進一步提高,如技術掌握不好,不僅不會帶來增產,反而會導致產量的損失和水資源及人力資源的浪費。

重點看這五點:

一看“天”

即灌漿期降水多少,若小麥灌漿期(5月10~25日)出現一次降水量達20毫米以上的降水過程,可以不澆灌漿水,如果灌漿期降水量很少,可以考慮澆灌漿水。

二看“地”

即土壤的肥力基礎,土壤肥力高的地塊可不澆灌漿水,因為土壤肥力高,可以部分補償土壤水分的相對不足,不澆灌漿水對產量影響很小,灌漿水反而可能會導致產量的下降。而土壤肥力水平一般的地塊,以及保水性差的沙質土壤,應澆灌漿水。

三看“種”

即所種植的小麥品種,抗旱節水性強的品種可以不澆灌漿水。優質強筋小麥品種,不澆灌漿水,有利於提高籽粒品質。而對常規品種灌漿水仍有一定增產作用,可以考慮澆灌漿水。

四看“苗”

群體偏大,追肥量過大,具有倒伏風險的地塊不澆灌漿水,因為不澆灌漿水對產量即便有影響,其幅度也不大,而一旦出現倒伏,產量降低更多,風險更大。

五看“水”

即根據前期澆水次數而定,已澆過返青水、拔節水和開花水共3水的麥田,一定不要再澆灌漿水。

小麥灌漿水澆完乾枯咋回事?避開這五點!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

早澆灌漿水。俗話說:“灌漿有墒,籽飽穗方”,充分說明充足的水分對提高小麥千粒重的必要性。

充足的水分以保證小麥生理用水,利於貯存在莖葉中營養物質向籽粒運轉。同時還可改善田間小氣候,降低高溫對小麥灌漿的不利影響,減少乾熱風的危害。灌漿水可提高籽粒灌漿強度,提高飽滿度,增加粒重。

無風快澆,有風停澆。密切注意天氣變化,不在溫度過高的天氣狀況下澆水;切忌在風雨天氣來臨前澆水,以防倒伏。

澆水不宜過大,但要使底墒得到補充,保護深層根系不早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