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關羽你憑什麼看不起我?信不信我派呂蒙偷襲你?

關羽是三國時代了不起的大英雄。他這一生征戰40年,見識了無數的英雄豪傑。然而他這一生卻非常看不起孫權的將領們,甚至還羞辱了孫權。這是為何呢?

孫權:關羽你憑什麼看不起我?信不信我派呂蒙偷襲你?

關於看不起孫權等人是有實際原因的。我個人認為主要有這三點:

第一、孫權軍事能力太差,遠遜曹操和劉備

孫權作為東吳的開國君主,自然是一位梟雄。但他的哥哥孫策在臨終前曾說過:“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也就是說,孫權打仗是不行的,但他可以做守成之君。

孫權:關羽你憑什麼看不起我?信不信我派呂蒙偷襲你?

事實也確實如此。孫權曾五次征戰江夏郡,均以失敗告終,用了九年才成功。孫權發動兩次合肥戰役,數十萬人馬竟然打不過張遼幾千人,還差點被張遼生擒。

自此,孫權的策略就由爭天下,變為保江東。失去了征戰天下的野心和動力,這和宋高宗晚年非常類似。跟劉備和曹操的境界差了很多。關羽對於劉備是心服口服,而對於曹操則有一份恩情在,但對於孫權,從軍事角度來說,關羽確實有資格鄙視孫權。關羽拒絕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孫權的一個兒子,並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但這也造成了關羽後來的悲劇。

第二、呂蒙、陸遜等都只是守城之將,不擅長陸戰

東吳的軍事指揮能力是成問題的。孫策在世時,是一個一流的統帥。而在孫策死後,只有周瑜堪稱一流戰將。

周瑜在赤壁之戰雖然揚名天下,但之後到去世就乏善可陳了。周瑜發動南郡之戰,出兵3萬人馬,孫劉聯盟軍先後派甘寧襲取夷陵,關羽絕北道,還有程普、張飛、淩統、呂蒙等參戰,都是為了孤立曹仁守軍,配合周瑜擊敗曹仁,然而周瑜打了一年,可見周瑜雖然水戰厲害,但陸戰和進攻戰他不是很給力。

孫權:關羽你憑什麼看不起我?信不信我派呂蒙偷襲你?

而呂蒙和陸遜也是這樣的問題。呂蒙除了“白衣渡江”偷襲關羽,在之前也沒有太多主動進攻的戰役。在濡須數御魏軍,在逍遙津之戰掩護孫權逃生,都是防禦戰。陸遜的軍事能力是強於呂蒙的。石亭之戰殲滅曹軍1萬餘人,可見其能力。但夷陵之戰雖然是他贏了,但依然是防禦戰。


孫權:關羽你憑什麼看不起我?信不信我派呂蒙偷襲你?

也就是說,整個東吳的軍事將領,都非常擅長打防禦戰和水戰,但進攻這方面他們就差了很多。

第三、白衣渡江的計謀偷雞摸狗,非常下流

如果關羽不發動襄樊戰役,呂蒙和陸遜根本就不敢光明正大地和關羽開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趁關羽北伐之際襲取荊州,擒殺關羽。

孫權:關羽你憑什麼看不起我?信不信我派呂蒙偷襲你?

我們看三國戰將們的表現,周瑜、關羽、張遼、樂進、張飛等名將打仗都是非常的光明正大,不會用下三濫,也就是用陽謀不用陰謀。

而呂蒙和陸遜自認為不是關羽對手,不能明著打。呂蒙就曾說:“關羽素來勇猛善戰,我們很難與他為敵。”如果說周瑜和關羽的軍事指揮能力相當,那麼呂蒙就遠差於關羽了。呂蒙用陰謀取得了勝利。

如果你討要荊州,你可以正大光明的開戰,趁人之危跟偷東西是沒什麼分別的,何況當時孫劉兩家是聯盟關係。而且,如果有本事,你可以北上去和曹操搶地盤啊,為何不敢?趁人之危偷襲是可恥的。

而呂蒙的愚蠢在於,你奪了荊州就不該殺了關羽,你可以囚禁,可以趕跑,但何必殺了呢?這就導致了劉備以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動了“夷陵之戰”,差點導致東吳被滅。

關羽被殺後,呂蒙也在同年去世。據傳,是被關羽鎖魂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