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名將"還是能將?勵志劇主角張守珪

導語:

無論哪一個朝代,成為

宰相的人,無非就只有三種途徑,一是家中底子厚,受到父輩庇佑,一出生就贏在了終點,這就所謂的出身決定命運。二是,小官出生,原本官不大,但因會為人處世,懂得溜鬚拍馬哄得皇帝團團轉,一步步升至高位。最後一種,則是給了萬千寒門一個跨越階級,打破固有等級的機會,能者居上,憑藉顯赫的戰功進入到宰相的隊伍。唐朝名將張守珪就如此。

張守珪,在戰場度過了一輩子的光陰,生而為戰死亦是為戰。縱觀張守珪的一生,是一部妥妥的勵志劇,從下級軍官到威震四方的主帥,而後晉升為輔國大將軍,南陽郡開國公,歷經三任皇帝榮寵不斷,本以為這潑天的富貴就能保證榮寵到死。然而,最終卻還是因為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位置,因為貪念,將自己推向了

萬丈深淵

是

張守珪(畫像)

戲劇性的開場

與宋朝的重文輕武不同,大多唐朝皇帝更加鍾愛邊鎮將領,一定程度上的阻擋讀書人進入仕途的路子。社會形勢就是如此,逼得大多數想要有大發展的青年紛紛棄筆從戎,畢竟在軍中,讀書人是稀缺之人,物以稀為貴

於是乎,邊境的人越來越多,人多的地方,就有市場。張守珪的父母就在這樣的社會需求下做著苦力活。還未達到參軍年齡的張守珪,迫於生活的壓力,只得在一家地主家,做長工。因其,人高馬大,長期遊走在邊境,會點武術,很是有當保鏢的潛力,就被當地縣尉看中,挖去當了個貼身保鏢。

也是在此人給張守珪開啟了一扇新的世界大門。在這裡,他學到了如何送禮

,如何維護上下級的關係,又是怎麼疏通關係達到自己的期望。後來,因為縣尉在騎馬累了,下馬時,張守珪由於走神,沒能將馬扶住,在慌忙抓扯過程中,不小心將縣尉的衣服抓破了。這一下可就捅了馬蜂窩了。縣尉一生氣,將他狠打了一頓,趕出了府

是

機緣巧合從軍

沒有了經濟來源,張守珪只能報名投身軍營。在這裡,他才算是真正的魚兒進了大海。憑藉自己的膽量及本領,被提拔為了百夫長。他曾跟在郭虔瑾手下做事,在一次援救路上遭遇敵軍,張守珪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活捉了敵軍將領,表現極為出色,也因此一戰成名,受到上級重視。

真正讓張守珪迎來人生新希望的是公元713年,他第一次來到長安向皇帝彙報現今邊鎮的情況,轉達主帥希望皇帝增兵的需求。兵部尚書姚崇接待了他,此人是唐玄宗的第一任中書令,權力極大。此人很是欣賞張守珪,便向皇帝舉薦了他。在這裡,我們就能看到,生命中有貴人的優勢了。

李隆基對於

邊境生活非常嚮往,而恰好張守珪從小就在邊境生活,兩人相談甚歡。於是乎,張守珪算是徹底在皇帝面前掛上號了。當然,這次見面可不僅需要在皇帝面前賣好,更重要的還是要打點好關係。曾經跟著縣尉學到的那一套,就實實在在的用在了那些中央的領導們的身上。很快,朝中百官都記住了這個叫做張守珪的小夥子。

是

張守珪(畫像)

戰場上出成績

正因為有了前期的人脈鋪墊,張守珪的官職是一升再升。公元727年,吐蕃進攻唐朝,攻陷了瓜州,皇帝調遣張守珪抵禦吐蕃。這次戰役徹底奠定了此人在朝堂上的英勇形象

張守珪到達瓜州的幾天後,吐蕃軍進攻。因上任刺史田元獻被活捉,軍中沒了主心骨,致使軍心渙散,一句話,士兵們不能打仗了。這是戰場大忌。然而,爛攤子已經形成,這是到了看張守珪真本事的時候了。

正面打,條件不允許,就只有玩弄心理戰術了。他先是讓部隊都集中躲在城牆後,來回晃動。再請來一群年輕貌美的女人,在城牆上彈著琴,跳著舞,自己則帶著多人坐在太師椅上,喝酒聽戲。吐蕃軍一看愣住了,鬧不清楚這是鬧哪般。也正是因為不清楚形勢,不瞭解對方動機,而

不敢輕易攻城

都以為附近有唐軍的埋伏,不然刺史張守珪也不能在戰事吃緊關頭,還有心思看吹拉彈唱啊。人一旦有了心理暗示,不論對方有什麼行為,自己都會往暗示的方向去想。越看越像是有埋伏的樣子,吐蕃只能下令撤退。當然也是有技巧的撤退,假意撤退,如果沒有人追上來,就再來攻城。

吐蕃軍不傻,張守珪更精,他一點機會都沒留給對方。看見對方撤退,立馬讓人去追殺,吐蕃軍這可嚇壞了,原來還真有埋伏呀。城守住了,張守珪立馬派人馬不停蹄給皇帝送捷報。也正是因為他守住了瓜州,給宰相蕭崇有了排兵佈陣的機會。公元730年,吐蕃向大唐投降。張守珪立下大功,被封為了宣威將軍

是

張守珪(劇照)

權利的深淵

張守珪聰明,有本事戰鬥力強。榮寵不斷,然後到了晚年還是來了個晚節不保的下場。原因為何?宰相的職位太誘人。我們之前就說過,能夠成為宰相的人,除去家庭背景決定,就是憑藉軍功進入朝堂。蕭崇就是如此。

公元738年,張守珪在接連升官後,宰相位置變得唾手可得。然而,想要真正將宰相位置收入囊中,他還需要一場鞏固自己權力的戰役。於是,他將目光瞄準了契丹和奚族部落。他秘密聯絡他人,共同襲擊契丹,結果因為輕敵全軍覆沒。鐵板釘釘的宰相位置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到了。

在權力的誘惑之下,他幹了一件蠢事情,隱瞞不報。在當地抓了很多老人和小孩冒充敵軍俘虜,製造打贏了勝仗的假象。而後,

陰謀被拆穿,繼而被貶官

是

張守珪(畫像)

結束語:

從小兵到皇帝器重的將軍,張守珪的本事確實不小。這原本可以成為他榮寵一輩子的資本,最終還是因為權力的慾望逐漸增加,最終葬送了自己的

仕途。讓人不可謂不唏噓。前半生的每一步,他都走得很好,在軍中嶄露頭角,得到上司提拔。繼而踏入長安,遇到朝中貴人,與皇帝相談甚歡。再然後,打通朝中關係,讓別人認識自己,信任自己。

再來用軍功鞏固自己的地位權力,可以說每一步都夠穩紮穩打。天時地利人和,每一條,他都有。然而,人的慾望太多,太不容易滿足,也太過急功近利,被權力矇蔽了雙眼。成為被權力、被利益、被高官厚祿所驅使的產物。將軍二字已經變得不在純粹。因此,他的落敗也成為必然,即便是這次戰役不輸,也會有下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