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們都被批倒了,誰來講實話?


如果他們都被批倒了,誰來講實話?


如果他們都被批倒了,誰來講實話?

張文宏“不許吃粥”的新聞傳的很火。

甚至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口誅筆伐聚訟不止,給張醫生扣了個“崇洋媚外”的帽子。理由是他要“中國孩子不許吃中國粥””要吃高營養的三明治“。

但凡看過完整視頻的人,都知道張強調的意思是,長身體的孩子要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多喝牛奶,多吃雞蛋。而普遍認可的白粥,算是純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數高,營養不夠豐富,少吃點好。

現代營養學角度來看,這也是完全正確科學的建議,但總有人斷章取義,扯著大旗,帶了無腦信徒衝上去撕咬。

G點太低。

從張文宏第二次出現在各大報道上,媒體就在極力把他,往符合大眾想象的套路上來塑造:少年天才,成績優異,學術服人,履歷漂亮,也試圖挖掘點“工作之餘還保持著高雅愛好”“比你成功的人比你還自律““忙於工作疏忽了家庭”的勵志雞湯。

媒體“造神運動”初現端倪。

如果他們都被批倒了,誰來講實話?

相信完人是造神的開始。

一番造神操作後,理性、講實話的張文宏在不夠配合地說了一些不夠沸騰的話以後,媒體風向有變,他也終於被微博"大V"們抓住了把柄。一頂崇洋媚外的帽子扣的緊實。

心直口快的專家,終究是被當成了靶子。

人工造神運動給了人們太多的光環和虛假的憧憬幻想,一次次塑造一個偉光正形象後,又一次次痛快淋漓的,抓住一些似乎有負“人設”的“證據”操控輿論,把不久前拱上去的人拖下神壇,照頭猛擊。

我們的媒體也許樂得捧神毀神的流量二次收發,在各種自導自演的劇本里盆滿缽滿。收了神通轉頭又得了一絲血腥味,找尋下個可塑目標。

先是鍾南山、然後李文亮、現在是張文宏…

如果他們都被批倒了,誰來講實話?

最近讓“法外狂徒張三”大火的羅翔老師必然也被很多媒體盯著。

我開始關注羅翔老師,完全是在他的講課視頻片段火出法考圈後才開始的。

“他既讓法學生看到了專業課堂的另一種形式,更滿足了外行網友對犯罪刑法的獵奇心理。一直被認為嚴肅深厚的法學,頭一回被說出相聲感。”

他公正客觀又幽默,也時常在授課之外不忘叮嚀警戒“法律學多了,慢慢慢慢就喪失了人性。” “法益是入罪的基礎,倫理是出罪的依據” 。在眾多“祝你們考試成功”的祝福中,他期許他的學生“願你們成為法治之光”。

他大膽直言,他身上有一種人性的光輝,讓人覺得十分可敬。

“他把視頻收入的錢款全部捐贈給兒童基金會,在他把視頻收入捐出的那一刻,他將自己高節的讀書人形象一展無餘,但也恰恰是這份高尚,容易在潮退後成為人們對他的基本要求,只要他沒做到,人們便會覺得他的道德喪失了美感,他的人設從此崩塌。”

如果他們都被批倒了,誰來講實話?

我們似乎是有著造神運動的傳統,從商周時期將各種現實中的人,添加附會一番後轉身位列仙班的封神榜;到把仁義禮智信融入華夏價值觀的孔子塑進文廟;再從為國家指出明路奉為圭臬的馬列主義,到把豐功偉績的開創者由個人崇拜直至神化。

我們也在追求一種不平等關係,中國人識別權威、崇拜權威、依賴權威,我們需要一個偉光正的角色去達到對大眾幻想的引領。群體中歡呼簇擁的,是我們想象中他該有的樣子。

他要是但凡說了、做了一點有違那個形象的話和事,造神有多轟烈,詆譭謾罵就有多轟烈。

我們應該對這種不切實際的期待有所警惕,更清楚的認識到權威的另一面不必是謹小慎微的碧玉無瑕。

一部分媒體、大V也應當秉持職業操守,對新聞的社會效應進行考量,而不只是一味為追逐流量喪失底線。

不要讓不說實話這件卑劣的事,在中國社會漸漸演變成正能量和高情商。

我佩服那個唱反調說出“我們不能欺負老實人”的張文宏。

我佩服那個為普法說出“對於民眾,只要有合理懷疑的證據就可以發聲而不屬於謠言。對於官方,如果沒有超出合理懷疑的證據,就不得隨意闢謠。”的羅翔。

如果他們都被批倒了,誰來講實話?

於社會層面來講,造神,是一種烈性自殺。

如果他們都被批倒了,誰來講實話?

推薦閱讀:

每6分鐘倒閉一家餐飲店背後,美團釜底抽傭26%

疫情後,一批漲價潮悄然而至…

從梵高的《春日花園》失竊開始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