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種真的很想多讀書,又完全讀不進去的人,怎麼破?

我是那種真的很想多讀書,又完全讀不進去的人,怎麼破?

2020年04月23日,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說一下,我是如何努力的讀書,又是如何讀不進書的。

我天生就不是個愛讀書的人,除了上學時的課本,我讀的課外書很少。


史前讀書史

小學時候最喜歡的是看漫畫書,七龍珠和聖鬥士。

初中時看過幾本唐詩宋詞選集,高中時最喜歡讀小說,《挪威森林》、《三重門》、《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清華園的故事》、《灌籃高手》、《尋秦記》、《笑傲江湖》等等。

那會有一個叫貝塔斯曼的機構,郵寄圖書很帶感,全班同學經常一起訂購一些言情小說來看。

上學期間讀的這些,說實話,對自己還是有一些幫助。當時寫的作文,筆鋒也比較犀利,經常胡亂用一些魔幻手法,也算是小有想象力。


讀不進書史

工作後讀的書很少,大多是一些工具類,為了解決一些問題去查查資料。

最近幾年受公司領導和知識付費的焦慮影響,自己也開始讀書了(準確的說是開始買書…)。

漸漸的發現,自己讀小說完全沒問題,可以幾個通宵把三體讀完。但是對於非虛構類書籍,讀起來就很困難,經常仔仔細細的讀過一遍後,什麼都沒記住。

分析下原因,很可能是自己的注意力太過分散,很容易被信息所吸引。在讀書時,來了一條信息,注意力就飄走了。

電影《超脫》有一句臺詞:

如果你能想到的東西都在眼前,你的思維又如何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手機成為身體器官的時代,各類APP的信息隨時在眼前飛舞,隨時都想抓住我們,把我們留在溫柔鄉!

一邊是想讀書,一邊是閱讀障礙,糾結!


讀書遇到的坑

在反覆的糾纏中,遇到了很多坑,濺的滿身泥濘。

1、買書坑

我是樊登讀書會、混沌大學、得到的三重會員,光通過這些APP就被安利了好多書。前前後後買了有上百本。

如果經常用這些APP的同學,把書單曬出來,絕對有80%以上的相似性。

書買的越來越多,就發現自己完全沒時間全部都讀,很多放在那裡連封皮都沒有拆。

2、讀了記不住

有一些書,大家都說很好,特別的厚,像《思考,快與慢》。

這種書裡有大量的科學實驗,有很多方法和結論,我讀了以後幾乎都無法記住。

因為自己的閱讀速度很慢,經常一本書讀很久,當看到一半時,開頭講了什麼已經記不清了。

3、快速閱讀

為了提高閱讀速度,買了很多練習閱讀方法的書,比如《如何閱讀一本書》、《高倍速閱讀法》等。

實踐過後效果不大,把逐字讀變成了跳讀,很快的翻完一本書,發現書裡的內容依然沒有掌握多少,沒有框架。

速度是快了,但是書裡的內容沒有吸收。

4、用聽代替讀

最坑的就是聽書,聽別人講書真的很嗨,一本書幾十分鐘就聽完了。

我聽過的書不下100本吧,但現在能讓我印象深刻的特別少,只有講過的一些故事印象深刻。

差距最大的,有一次我親自去讀過一本,發現自己看到的內容,跟講述人說的天差地別。

這個很可能就是個人知識體系不同,關注點不同吧。


寫在最後

不過說到底,我依然還是想讀書。因為看到所有的聰明人、企業家和科學大家都有讀書的習慣。

不清楚他們是如何讀的,但最起碼有一個事實,厲害的人從書裡一定學到了什麼讓他們成功的方法。

讀不進去也要讀呀,先死磕自己。慢沒關係,選一本好書慢慢的讀,也許別有洞天。

即使明知是謊言,也會去相信,這種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希望通過讀書,讓自己不再是那個隨大流的傻瓜。如果明知是謊言,那就去思辨。

通過讀書,希望領略自己沒見過的世界,見識未見過的思想。

讓思想插上翅膀,飛一會!

同時葆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