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95後”研究生被聯合國選中,“網談”戰疫

這兩天,一個95後濟南小姑娘“火”了!她就是王琇琨,代表中國青年在聯合國組織的會議上,介紹分享她的戰“疫”經驗。

今天上午,記者聯繫她時,她正跟導師進行語音通話,修改自己的論文。面對這兩天自己的突然“爆紅”,王琇琨淡定地表示,“我只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

4月15日晚,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舉辦“共同應對新冠病毒網絡研討會”。武漢大學研究生、山東95後姑娘王琇琨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代表,向各國青年介紹了中國的戰疫經驗和成果,分享了她開展志願服務參與戰疫鬥爭的經歷和故事。

疫情期間,王琇琨和幾個武大學子發起了一場“與逆行者同行,為奉獻者奉獻”志願服務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關愛行動。

武漢大學“95後”研究生被聯合國選中,“網談”戰疫

一句“無心”之語,引發千人愛心行動

今年22歲的王琇琨,是地地道道的濟南人,是武漢大學研一學生。2019年12月31日,結束了第一學期課程的王琇琨,踏上了回鄉的路途。那時疫情還沒暴發,回到濟南的她,原本打算假期裡多多碼字兒,完成導師佈置的論文。但是一個月後,疫情迅速擴散,打亂了她原本的計劃。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傳來,讓王琇琨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和擔心,她十分想做點事情,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恰巧,1月底,武漢大學開始招募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

王琇琨主動報名請戰,成為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首批志願者。剛開始,王琇琨主要負責線上信息收集、捐款捐物等工作。有一天,一位中南醫院護士小姐姐的無心之語,讓王琇琨深深記在了心裡。

“如果我的孩子在家要是也像武大的孩子一樣讓人放心就好了!”說者無心,聽著有意。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何不組建一支志願者團隊,關愛醫護人員子女?於是,一場由3000人組成的關愛志願服務一線醫務人員子女行動就此拉開帷幕。

武漢大學“95後”研究生被聯合國選中,“網談”戰疫

上千名志願者主動報名,幫助641個一線醫務人員子女

招募通知僅僅發出去一天半時間,王琇琨和小夥伴們建立的三個500人志願者QQ群就已經全部爆滿。

王琇琨告訴記者,在這個“史無前例”漫長的寒假中,她和同學發起的這場關愛行動,目前已將1378名志願者匹配到641個來自武漢大學附屬醫院、武漢市各醫院以及援湖北醫療隊的一線醫務人員家庭中,直接參與到一線醫務工作者孩子們的課業輔導中。他們不僅負責孩子的學科知識教學,還重點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對他們進行陪伴、給他們帶來生活的樂趣。

“因為很多孩子父母在一線,孩子們自己也會擔憂、不理解,我們就對他們進行疏導,讓他們懂得父母是真正的‘超級英雄’。”王琇琨說。

武漢大學“95後”研究生被聯合國選中,“網談”戰疫

從小就熱心志願服務活動,本科四年五次獻血

別看王琇琨今年只有22歲,但她已經是個“老”志願服務者了。在讀初中時,她就和班裡的同學去做泉城義工,上高中後,又參加了學校的愛社團,宣傳艾滋知識,並且是學校Upower公益社團的負責人之一,帶領社員多次參加敬老院義工、愛護流浪狗、賣報紙、整理圖書等志願者活動。在本科期間,她還五次獻血,並且參加了中國教育博覽會等大型活動的志願服務工作。

“我到現在還記得高中去敬老院做義工時給盲人老奶奶洗腳時候的感受,那個老奶奶說每年都盼著小朋友們能來跟她們聊天、唱歌。幫助別人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幸福感。”王琇琨告訴記者。

武漢大學“95後”研究生被聯合國選中,“網談”戰疫

六天修改11遍發言稿,只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

4月15日,王琇琨受共青團中央邀請,參加由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共同應對新冠病毒網絡研討會”。從4月9日接到共青團中央的邀請,到15日正式發言,王琇琨的發言稿,她前前後後修改了11遍,直到會議開始之前,還在做調整。

這次視頻會議是全球直播,後來央視新聞頻道也做了相關報道,王琇琨一時成了“名人”。王琇琨坦言,其實心裡很忐忑。“我真的覺得自己就是一名普通青年,因為本來這些服務不是我一個人做出來的,是千千萬萬的青年志願者都在努力,我的所作所為比起很多人來說太微不足道了,我只是很幸運”,王琇琨不好意思地說。

4月16日23:19,王琇琨發了一條朋友圈:“兩個月的服務工作,我只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就像聯合國秘書長青年問題特使說的那樣,她希望更多像王琇琨一樣的中國青年在疫情期間甚至疫情結束後能夠繼續進行這樣有意義的志願服務,希望中國青年的聲音能夠越傳越遠、影響越來越大。而王琇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國青年樹立了前行道路上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