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保本保息理財產品退出歷史舞臺

資管新規落地已經一年半了,我發現在這段時間中除了業內人士,投資者對這種重磅新規似乎一點反應都沒有,仍舊要解答各種“為什麼沒有保本保息”這類問題。


其中問的最多的就是“這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挺好的怎麼就不賣了呢?”這類問題,所以本期就跟大家聊聊為什麼保本保息要退出歷史舞臺。


保本保息賣的好好的怎麼就不賣了?


是因為國家不讓賣。


為什麼不讓賣?


剛兌扭曲了風險定價

資本是逐利的,各種金融產品的收益風險比高到畸形,從而吸引了大量資金購買。據研報統計2012年-2018年期間各類金融資產平均年化收益,P2P最高12.5%、其次是萬得全A指數10.7%、信託7.7%、滬深300有6.7%、上證綜指和銀行理財均為5%、AAA級城投債4.3%、餘額寶3.8%、國債最低2.9%。


資產的必要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溢價。風險溢價影響最大的是信用風險。


國債由於國家信用背書,一般國債收益率被視為無風險收益率。然而由於剛兌的存在,部分收益率高於國債的金融資產也變成了事實上的無風險資產


畸形的風險定價模型阻礙了股權融資

剛兌的存在推高了無風險收益率,從而直接推高了資產必要收益率,以P2P的收益為例,資產必要收益率即使不算上風險溢價都達到了12.5%,而股票等股權產品顯然無法滿足。


所以投資者更偏向於投資P2P、信託、銀行理財等債權產品而不是如股票等股權產品,股市持續吸引力下降。


也正是因為風險定價一直扭曲,股權融資的發展一直非常緩慢,我國最大的金融機構是銀行,前五大銀行均為國有,國家信用支持再加上銀行承諾保本保息,大量閒置資金進入銀行,而銀行信貸又是我國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方式,因此股權融資舉步維艱,2018年社融佔比僅3%。


實業發展是主調


金融改革核心是為發展股權融資,助力實業產業結構升級。

2018年股權融資在我國社融存量中的佔比只有3%,目前我國進入了經濟轉型期,國家各項政策直指實業發展,高端消費和先進製造業也在升級中,產業結構的調整也離不開股權融資的配合,目前的債務融資為主的融資體系急需改變。


一方面我國債務融資規模已接近臨界值,實體經濟部門宏觀槓桿率248.8%,在穩槓桿大背景下不可能再通過大幅舉債來發展經濟;


另一方面新興產業需要通過股權融資獲得資金,因為從貸款能力上來說,傳統的工業企業有資產可以用來抵押,而新興產業大多是輕資產,無法通過抵押從銀行獲得足額貸款。而從銀行角度來說,銀行也偏向於選擇規模大運營穩定的企業放貸,但新興企業普遍規模小前期運營也不夠穩定無法產生令銀行滿意的穩定現金流,銀行沒有理由承擔額外風險為這類企業房款。


截至2016年末,我國銀行貸款比例中投向小微企業的佔比僅為32%,而正是這些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崗位、70%以上發明專利、60%以上GDP和50%以上的稅收,以之前的融資結構來看顯然新興產業是後孃養的。


結論

綜上所述,打破剛兌是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融資結構升級、發展實業的必經之路。


對於投資者來打破剛兌是否意味著投資更難了?是否銀行理財、信託、私募債權等固定收益產品要大面積違約了?


我們下期再揭曉。


這裡是MoneyPlan,如果我的觀點對你有幫助,請關注加轉發,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