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 我一直想給自己的筆記頒發一個“終身成就獎”,從上學到工作,記筆記這件事一直沒有中間過。


幫我學習,幫我考試,幫我寫作,幫我工作,簡直是最佳伴侶。


所以,這次靈姍同學系統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筆記體系,上次提到了印象筆記的分類:

這個近10年的工具,沒想到用起來這麼爽


今天我們繼續說下篇,手寫筆記系統的構建。目前我的筆記系統是採用電子筆記為主,紙質筆記配合的方式。


雖然說現在電子筆記很完善了,但手寫筆記也擁有替代不了的優勢,讓我們專注於記錄本身,不受到電子產品的誘惑,落在紙面上的東西也會讓人記憶深刻。


還是從之前提到的工作、業餘、學習、生活、興趣這幾個方面分析,盤一盤我的手寫筆記本。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工作方面,我的紙質筆記分為兩個,一個用於記錄會議情況和工作溝通進程,另一個用於記錄自學專業知識的內容。


業餘方面,因為自媒體的性質,使用電腦寫文章、手機素材的情況居多,所以使用印象筆記和石墨文檔就可以完成,沒有再新開紙質本。


學習方面,雖然畢業,但需要複習考證時也會用到手寫筆記。我選擇每次單開一個本子專門記這段時間的學習筆記,這樣一個階段結束後也方便歸檔。


生活和興趣方面,基本上都是一些好玩的內容,圖文並茂,所以用電子筆記更方便,沒有紙質本子。


除了剛才提到的「工作筆記本」和「學習筆記本」之外,我還擁有三個紙質筆記本,就是「靈感思考本」、「日程本」和「生活手賬本」,下面詳細介紹一下使用。


01.靈感思考本


不不不,靈感思考本並不需要隨身攜帶,放在辦公室或家裡就行。靈感隨時會迸發,隨手抄起身邊的便籤紙,或者是白紙就可以寫。


所以,我的靈感思考本上貼滿了大大小小的便籤和紙張,都是日常靈感記錄之後,然後貼在本子上的。這樣可以讓本子的記錄更加自由,也能減輕隨身帶本的壓力。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靈感思考本的來源是一頁紙創意思考術。當我遇到一個複雜問題,或者是思路受到限制的時候,就會在紙上寫下我自己的想法,並且配合一些簡單的圖形和小人。


剛開始的時候邏輯還比較混亂,隨著思路的表達,大腦會越來越清晰,就像自己跟自己的一場頭腦風暴,感覺非常滿足。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除了進行「問題思考」之外,我還會在「寫作草稿」和「情緒疏解」的時候用到一頁紙。


這是這篇回答當時的手寫草稿。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煩躁的時候把自己的情緒畫出來,然後撕掉,拯救不開心。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02.日程筆記本


我平時會用「滴答清單」來記錄待辦事項,但每天還是會攜帶一個小小的日程本來記錄待辦事項。因為寫在紙面上我會更有動力完成待辦,而且完成後親手劃掉感覺很爽!


「日程本」分為很多種類,有注重時間軸的、注重覆盤反思的、注重todo list的等等,大小也有A5/B5/A6等等。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我個人常用的是方格記事本,巴掌大小。寫待辦,寫時間軸都可以,比較自由。重要的是非常小巧,女生夏天的包也能放進去,比水果8P還要小了一大圈。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選擇日程本,那種日計劃、月計劃、時間軸、覆盤一體的本子一般偏大一些,適合在學校或者是辦公室用。


說說具體使用方法,我是把日程本和滴答清單結合使用,滴答清單的提醒和收集功能很方便,相對手寫記錄優勢更大。


當我碰到吸引我注意力的待辦事項時,會立刻記錄到滴答清單的收集箱裡,讓大腦保持清爽,可以專注在手頭的事情上。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滴答清單就好像我的“日程衣櫃”,所有的衣服都在裡面分類擺放。然後我再每天整理,挑選出當天穿的“衣服”,設置好提醒。


在前一天晚上,我會把今天的待辦事項寫在手邊的日程本中,到了公司就放在手邊,隨時添加新待辦和備註。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為什麼不直接用滴答清單?因為每次查看清單的時候我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點開其他應用,時間嗖嗖的就沒了,手寫日程還是最靠譜。


03.工作筆記本


工作時間常備兩個筆記本,一個是「溝通記錄本」,用來記錄會議主要內容,和工作溝通進程。


紙質記錄的方式方便進行標註和塗畫,而且開會和彙報時能快速翻到需要的內容,應對隨時可能帶來的提問,這時候看筆記本的話會顯得“很正經”。


與前面兩種本子不同,工作筆記本要注重條理性,把複雜的信息變為簡單明瞭的記錄,通過不同的符號、小標題,讓自己快速抓住重點,提高效率。


要注意的是,記得下方或者左側進行留白,方便後續補充最新內容進去。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另一個是「學習記錄本」用於記錄自學專業知識的內容。單獨拿出一個本本,也是為了提醒自己,注意平時對技能和知識的學習積累,每次翻看都會有很多收穫。


其實裡面不止記錄了與工作相關的專業知識,還包括包公軟件的使用技巧、某項重大工作結束後的經驗覆盤、自己的靈感和思考。


還有一些瑣碎但是一旦忘記還蠻麻煩的備忘,相信每個公司都有,財務報銷流程、辦公用品申請等等。


04.學習筆記本


與其他筆記不一樣,學習筆記從上學開始就一直伴隨著我們,有人把老師的板書全部抄一遍,有人筆記記不了半夜,那麼什麼才算是一份有用的學習筆記呢?


其實,能幫助我們濃縮學習要點,幫助記憶,進行知識理解和整合的筆記,都是好筆記。


我每個科目會用一個筆記本,從前往後寫筆記,從後往前記錄錯題。這樣可以避免使用太多本子,造成混亂。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學習筆記最重要的就是要思路清晰,如果自己寫完的筆記自己都看不懂,那就太可怕了。介紹幾點讓邏輯清晰的小技巧。


①用不同的「符號和顏色」記筆記


筆記最忌諱的是從頭到尾採用一個顏色,一種方式寫,就像在看一片白茫茫的雪地,抓不到重點。


這時候,可以用符號和筆來突出邏輯感。比如,用三角形、五角星表示重點,問號表示疑問,箭頭指向相關內容。不同顏色的筆用於標註重點,或者區分層次。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②注意「留白」,方便後續補充


我最早的時候記筆記是密密麻麻地,生怕浪費每一個本子上的空間,結果帶來了很大的閱讀負擔,並且,後續也沒法補充新內容進去了。


在這一點上,可以參考康奈爾筆記的做法。只把筆記記錄有2號區域。


課後把筆記的總結要點寫在左側①號區域,下面的③號區域用作筆記總結或者以後補充。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③牢記「取標題」和「提問題」


一定要提煉出小標題。如果沒有標題,假如你半年後再翻開之前的筆記,很可能半天還沒看明白這一頁記的是什麼。


小標題能讓內容邏輯清晰,也方便在後續複習中定位內容。


還有一個很有助於記筆記的方法就是提問題。不加入自己的理解,照抄老師或者是資料上原來的內容是沒有用的,還很累。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在記錄的過程中,向自己提問,多問幾個為什麼,把有疑問的點寫下來,然後通過查資料或者問老師的方法,找到答案。


05.生活手賬本


過去的時候,出去玩的門票、電影票根、演唱會門票,每次都會被我隨手亂丟,美好的回憶就這麼沒了。


於是這兩年我開始把這些記憶都收藏起來,採用了手賬的形式。


用的就是最普通的手賬本,採用空白內頁,方便發揮。把票根都貼在本子裡,再簡單記錄一下當時的場景和經歷,一份簡單的「生活手賬」就做成啦。


有的手賬大神會採用手繪的方式記錄,我比較手殘,記錄很直白,所以不用擔心在自己技術不過關。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這種記錄和照片的感覺很不一樣,現在手機拍照太方便了,一次出行幾百張照片,可能很久也不會翻看,生活手賬更有回憶的厚度。


還可以留下當時飄落的一片樹葉、一朵小黃花、街邊的一張色彩斑斕的傳單,一下就能拉你回到那個美好的下午,太喜歡了。


要注意的是,記得一定要及時粘貼記錄在手賬本上,偷懶一下這些東西可能就會被弄丟啦。相信我,生活手賬絕對入股不虧。


最後,用一張圖來總結一下:


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這十年可能是一事無成


①電子筆記:印象筆記是收納主陣地,包括工作、業餘、學習、生活、興趣五大類筆記本。


②紙質筆記:輔助電子筆記使用,包括工作筆記本、學習筆記本、靈感思考本、日程本和生活手賬本。


這套筆記體系靈姍同學整理了整整一週,寫了5000多字,如果對你有幫助,可別只收藏不點在看呀!


靈姍,個人成長教練,幫助500+人完成逆襲,用最簡單的故事講述職場成長。歡迎關注@靈姍的成長筆記 ,回覆“書單”,送你一份成長書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