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背後的故事(一):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原文欣賞

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詩詞背後的故事(一):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作者

作者崔護,是唐代中後期的作家,今河北人,他的詩作被收錄在全唐詩中的只有六首,雖不是高產作家,但是品質精良,然而最有名的莫過於這首《題都城南莊》,後世廣為流傳的佳句也只有這一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每當人們感慨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之時,最長使用的便是這一句,真可謂以一詩之力,讓詩人名垂千古。

關於崔護的生平事蹟紀錄的並不多,只知他中過進士,在朝中任過官職,為官清正,且頗受好評,除此之外他的故事就沒有許多了,一方面他的作品流傳不多,無法透過作品知道他更多的事蹟,另外畢竟在濃妝重彩的唐代詩人當中,他佔據的地位並非舉足輕重,用現在的話講,不是“流量明星”。


詩詞背後的故事(一):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一個有關“桃花緣起”的故事

  • 一見傾心

這一年,崔護進京趕考,來到長安,他出身書香世家,又頗有才情,一心苦讀,求取功名,他日夜苦讀,幾乎不與人往來,偶爾出門也習慣於獨來獨往,時值清明,這一日,一直潛心苦學的崔護,難得的出門遊玩,此時花紅柳綠,正是踏春郊遊的最好時節,一路上看著這春日的美景,不知不覺間已來到了都城南郊,走的累了,覺得特別口渴,便四處找尋哪裡可以討杯水喝,城郊人煙稀少,遠遠地看見土坡上,桃花掩映下有一間茅草屋,他快步走向茅屋,只見它隱蔽在一片桃林之下,簡樸但不失別緻,彷彿一處世外桃源

詩詞背後的故事(一):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輕輕叩門說到“尋春獨行,久渴求飲”,不久,一女子端著茶盤從房中走出,十六七的模樣,俊俏的臉龐,體態婀娜多姿,崔護見之,愣了幾秒,生怕自己失態,馬上接過水杯,低頭飲水,二人同在院中,崔護飲水,少女倚欄而坐,花瓣徐徐飄落,到處是桃花的芬芳,空氣中瀰漫著奇妙的味道。

交談中得知,此女名叫絳娘,與父親隱居於此,絳娘清麗脫俗,崔護一見傾心,然而那個時代,孤男寡女獨處一室已是十分難得,又哪敢有什麼非分之想,又何況崔護是最懂禮的文化人,轉眼夕陽西下,崔護只得告辭離開,臨行時,轉身看到絳娘倚門相送,俊俏的臉龐在桃花映照之下更顯得嬌羞可人。這一副面容似乎深深的刻在了崔護的心中

詩詞背後的故事(一):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一別一年

回到家中的崔護,再一次投身到刻苦的讀書中去,雖然心中有所牽掛,但是為了不影響學業他也只能將這份傾心埋藏起來,而另一邊的絳娘又何嘗不是對他牽腸掛肚。

次年清明,崔護又想起去年的光景,此時的他再也抑制不住對絳孃的思念,決定去重尋他。他沿著走過的路再一次來到那間茅屋,茅屋依然,桃花依舊,可是大門緊閉,絳娘已不在其間,失落的崔護在門上提了一首詩,然後失落的回到家去,回家後他又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詩詞背後的故事(一):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再續前緣

然而崔護心中對絳娘仍舊念念不忘,幾日後又再次來到茅屋,誰曾想這次見到的竟是絳孃的父親,他正嚎啕大哭,細問得知,原來分別後的絳娘日日苦等崔護,盼著他也如同自己一般對其有情,能來重尋她,前幾日她與父親出門,回來看到門上的題詩,才明白錯過了與崔護的相見,這次錯過,恐怕一生再無緣相見,於是絳娘憂鬱成疾,就在剛剛嚥氣了,

崔護忙奔向房中,看到絳娘他哭訴自己的悔恨,正當他悲痛萬分之時,絳娘竟悠悠醒轉,崔護大喜,於是迎娶了絳娘,絳娘知書達理,成為崔護的賢內助,助其在朝中為官,得到百姓愛戴。

詩詞背後的故事(一):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至此,這段桃花緣的故事就完結了,這篇故事出自唐代孟棨的《本事詩》,這裡面收錄了許多唐代詩人的軼事,是真是假我們已經很難考證,但是美好的故事總是動人的。

雖然詩中只寫了物是人非的悽婉,但當我們讀到覺得萬分遺憾之時,也不妨腦補一下之後的美好結局,畢竟生活總是繼續的,日子總是要充滿希望的。

今天的詩詞故事就分享到此了,我是宋小欠,喜歡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