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三高”起點做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在總結往年改造經驗的基礎上,碭山縣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提升小區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20年碭山縣城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是碭山縣梨都小區一期,該項目計劃投入300萬元,改造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改造後惠及用戶120戶。目前,項目立項、居民改造意見徵集、現場勘測、圖紙及地勘審核通過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已進入編制可研、工程量清單的階段。

一是防疫復工高重視。碭山縣高度重視疫情防控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成立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門負責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防疫防控及復工工作。結合本縣實際,制定《碭山縣老舊小區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方案》和《碭山縣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復工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要求做好各項安全檢查工作,加強防疫管控措施,對復工工作人員和工作場所進行全程監管;合理計劃佈置各階段工作,推動前期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確保年度改造任務按計劃完成。

二是改造過程高透明。碭山縣借鑑往年改造經驗,建立有效管用的陽光運行體系,加大公開力度,保證改造工作陽光、透明。項目在改造方案設計及評審、招標代理抽取、施工及監理招投標等方面全面公開公示。將在改造小區明顯處設置公示牌,對改造內容、投入資金、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項目負責人、擬完工日期等內容進行公示,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在此次改造中將繼續採取社區幹部、小區居民代表共同監督的監督方式,全程參與工程質量監管設立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在群眾的監督下完工,保障居民在改造過程中享有充分的監督權。

三是改造質量高標準。碭山縣始終把改造後的小區好看又“好住”作為衡量工作的最高標準,整治改造實行統一標準,嚴格把關工程質量。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明確專門負責人,負責工程的質量、進度的管理,一旦發現質量問題,立即責令整改到位,杜絕工程安全隱患。加大對進場工程材料的管理,進場原材料必須符合國家和行業規定,嚴格按照技術規範施工,要求每個環節必須達到相關的技術指標。施工前發放居民訴求登記表,收集居民個性訴求及居民建議,並對其意見進行研究並將合理建議納入改造內容,提高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