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國人對於吃的追求,在幾千年美食文化的積澱下,已經成為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

隨著90後成為消費主力,消費升級的浪潮興起,休閒零食早已不再是兒童的專利,而變成大眾消費需求。

近年來頗有向“第四餐”的趨勢演化。其所涵蓋的品類十分廣泛,主要品類為:堅果炒貨、餅乾糕點、糖果蜜餞、乳製品、豆乾類、膨化食品、魚制食品、肉制食品、飲料和茶飲、甜品等。

在人們日益增長的休閒零食需求下,資本們也開始越發關注零食這門“小生意”,越來越多的零食品牌被推上資本市場。

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這裡面,不乏耳熟能詳的互聯網品牌,雖然是貼牌生產,但強勢崛起的勢頭,其成長速度讓人瞠目結舌,還有專注傳統特色零食,小作坊起家被稱作“食品界的華為”的鹽津鋪子。

疫情之下一季度業績爆發

鹽津鋪子的創始人是張學武,來自湖南瀏陽。當地的特色蜜餞食品工藝就是“鹽津”,意思是讓食物回甘生津。鹽津鋪子起初以蜜餞食品為主,這也成為其名字的由來。

小作坊起家的鹽津鋪子,後來發展成為食品廠,2005年,張學武子承父業,更名食品廠為“鹽津鋪子”。落戶於瀏陽經濟開發區,因為當地政府的各類資金扶持和政策支持,鹽津鋪子逐漸發展為當地的食品龍頭企業,並獲批“中國馳名商標”。

2017年2月28日,鹽津鋪子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迎來其發展的高光時刻。彼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3100萬股,開盤就大漲43.87%,股價49.38元/股,市值達60億元。

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可惜好景不長,到2019年初,股價跌到20元,總市值30多億元,相比高峰時,市值縮水一半。

不過,近一年來股價開啟上漲,截至4月28日,股價最高站上了80元,創歷史新高,僅僅兩個月時間,股價就翻了一倍。其一季報非常亮眼!

4月27日,鹽津鋪子發佈公告稱,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64億元,同比增長35.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100.80%至5720.18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4027.46萬元,較上年同期大漲131.73%。

疫情之下,鹽津鋪子一季度在生產和物流出現影響的情況下,收入竟繼續保持了35.43%的快速增長,超市場預期。

此外,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440萬股。2020年一季度共列支股份支付費用1,144.35萬元(稅前)。

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相比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多列支股份支付費用1,144.35萬元(稅前),折算成稅後的話影響淨利潤近1000萬,意味著不計算股份支付費的話,業績同比增幅將更大!

而互聯網食品品牌——三隻松鼠的今年第一季度淨利潤為1.78億元–2.1億元,同比下滑15.76%–28.60%。

反差強烈!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主要的收入增長來自於原有終端的同店增長。在銷售渠道上,鹽津鋪子依賴得大型連鎖渠道很給力!在疫情期間保持供給,並且“宅經濟”影響下同比增長較快,而中型和小型超市在3月份亦是快速恢復!

由於收入主要來自於同店增長,並且費用增加有限,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較2019年分別下降了2.03和1.98個百分點,從而推動公司淨利率創歷史新高達12.35%(扣非後淨利潤率8.67%)。

關鍵還源於鹽津鋪子與眾不同的模式,從一開始就採取集研發、生產、銷售全鏈條於一身。

食品界的華為?

鹽津鋪子以“自主研發”聞名,也因此被稱為“食品界華為”。

目前市場上零食企業可歸為兩大陣營,一是採用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的企業,二是採用代工模式的企業。

不同於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大眾零食品牌,鹽津鋪子是將自主研發、生產、銷售融為一體的食品製造企業。而大部分的公司則是選擇貼牌銷售的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公司是以營銷為主的。

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而鹽津鋪子其實營銷上並不強。

既沒有核心單品帶來的強勢營收拉動,也沒有在營銷上發力,通過塑造品牌價值帶來放大效應。

但是別人沒有的它有!本來就是食品廠起家的鹽津鋪子,擁有了別人難以模仿的自產自銷模式,將在生產和銷售環節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是唯一一家的完成了從新品研發、生產到銷售全產業佈局的多品牌、多品類的品牌商。

由於不同大品類零食之間的生產線通用性低,且前期產線、廠房投入成本相對較高,這對鹽津鋪子擴充產品種類帶來了壓力。

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但好處也同樣明顯:一方面,公司對於自己的產品品控能力更強,另一方面在生產量上去後,規模效應使公司的製造成本被攤薄。

因此,鹽津鋪子在2017年至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6.83%、39.13%、42.87%,普遍高出同類企業10個百分點左右。其餘僅來伊份的毛利率與公司相當,但淨利率卻遠低於鹽津鋪子。

休閒零食產品有幾個特徵:

1.由於休閒零食的原料主要為農副產品,其價格容易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而波動;2. 產品同質化較嚴重,大部分企業在研發上投入都不大;3.休閒零食的消費人群主要為年輕女性,這一群體追求新鮮的特質導致產品生命週期一般不高,平均為2年。且這一群體注重口碑和內容,這就對企業的創新和營銷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何用匠心造爆品是企業在產品上所要面對的問題。

因此,休閒食品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依然在新品研發上,鹽津鋪子擁有自己工廠的優勢得以體現,並開發了“實驗工廠”模式來進行新產品的開發。

類似快消的模式,在“實驗工廠”模式下,應對市場的新需求,可以快速啟動新品開發,快速完成小批量生產後投放市場,市場反應良好的產品即開始大規模的生產和推廣。

聽起來蠻厲害的,但實際上在研發投入這塊的情況如何呢?

2019年投入研發經費2,690.07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的1.92%,相比2018年卻是下降的。

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在這點上,其他幾家雖然投入也不高,因為人家營銷做得好,產品包裝設計好。而鹽津鋪子既然打產品牌,應該拿出真金白銀做研發,才能坐穩“食品界華為”這一稱號,否則盛名難副啊。

電商短板 線下給力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鹽津鋪子反其道而行之,去年終止對電商業務的投入,專注線下,沒想到今年疫情爆發,線下比線上反而做得好。

看看隔壁家的三隻松鼠,幾大電商平臺的營收佔總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都在85%以上,其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

不同於依賴互聯網渠道的零食品牌,鹽津鋪子在銷售上和良品鋪子、來伊一樣,開設了大量的實體店,以線下經銷為主,兼顧網絡渠道銷售。

鹽津鋪子從線下起家,至今依賴的仍然是線下的經銷網絡。依靠著大型超市、百貨的擴張來鋪開自己的銷售。

因此,鹽津鋪子的營收目前仍然體現著很強的地域屬性,其中華中地域與華南地區在2019年度分別貢獻了6.41億元的營收與3.16億元的營收,兩者相加佔據了佔據了總營收的68.42%。

而電商業務則一直是它的短板!

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根據公司19年半年報,成立於2014年的商務電子公司,在2016-2017年間淨利潤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終於實現扭虧為盈,達到淨利萬元。然而,2019年上半年再現虧損達151萬元。

至此,在電商業務持續虧損下,鹽津鋪子終止了電商投入。

2016年,鹽津鋪子發佈的招股書顯示,IPO募資中的3107萬元將會投入建設電子商務平臺。而實際上,公司近年來對於電商渠道的軟性建設投入也只在1800萬元左右。

新零售發展如火如荼,線上渠道的確具備強大的流量,帶來規模指數增長,但線下商超依然是休閒零食消費的主要場景。

線下零售依然佔大頭,市場對於線下銷售渠道的重要性認知存在低估。

火箭式飆漲!食品界“華為”逆勢新高了

線上和線下的消費並不一樣,前者渠道由於較差的購物體驗和較高的物流成本,消費者抱有較高預期才會購買,主要表現為囤貨行為,客單價較高。而線下客流量大且具備較好的體驗,容易形成衝動型消費。

鹽津鋪子專注線下渠道,前期以直營為主打開核心商超,覆蓋沃爾瑪、家樂福、卜蜂蓮花等商超,後發展經銷商模式,覆蓋31個省市,擁有3000家經銷商。

與之對比明顯的是,鹽津鋪子在電商端的乏力。

目前,鹽津鋪子在天貓設有旗艦店,並進駐了天貓超市。天貓旗艦店粉絲數為39.6萬人,這個數字遠低於同一平臺上三隻松鼠的2800萬和百草味的2000餘萬。比起對手,鹽津鋪子在電商競爭中落於下風。

居安思危,雖然現在靠線下還過得不錯,但線上零售的增速卻是高於線下的,錯過休閒食品在電商渠道爆發的鹽津鋪子,戰略還是要長遠考慮,未來能否補上這一塊短板,完成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