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力量差異大,領土之差又不可比擬,為何緬甸仍然無法征服果敢

國家疆域領土的衝突歷來是雙方爭鬥的重要因素,而國防科技力量強大的那一方對實力相對較弱的那一方有壓倒性的優勢,但在這種情況下也有例外,相對於緬甸而言,果敢這個自治區域其實相對來說較為弱小,想要抵禦緬甸的入侵無異於以卵擊石。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緬甸政府耗費了長達70年的努力也未能將果敢納入囊中,時至2015年,緬甸軍方才宣佈已經控制整個果敢地區,並且將緬甸國防軍駐紮在當地。那麼到底是何緣由,能夠讓果敢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仍舊把握住自己的國家主權呢?

軍事力量差異大,領土之差又不可比擬,為何緬甸仍然無法征服果敢

果敢本是中國領土,清末被併入英屬印度

在我們當下的世界地理位置上來看,果敢地處中緬交界地帶,人口相對稀少,2700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分佈著30萬公民左右,而在古代時期,果敢是長期屬於中國的疆土,關於這段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

到了乾隆年間,當時緬甸國的國力日漸強盛,位於中緬邊境的果敢也時常遭受到對方的侵擾,乾隆皇帝見狀派兵緬甸,維護國家疆土,於是長達八年的清緬戰爭拉開了帷幕,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末尾也沒能分出勝負,果敢仍然是屬於我國的領地。

然而到了1895年,清政府衰敗不堪於甲午中日戰爭中落敗,在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後果敢被併入英屬印度,而後又輾轉淪落到日本手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緬甸獨立,隨著《彬龍協議》的簽訂,果敢正式成為了緬甸這個國家中的一個自治區,成為了其135個民族的一分子。

但果敢的歷史註定當地的人民無法完全融入緬甸,大部分果敢族人都認為自己是明朝在緬甸的移民,而且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也大多數都是漢語,所以長此以往下去,果敢與緬甸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慣乃至於宗教信仰都有很大的不同。

軍事力量差異大,領土之差又不可比擬,為何緬甸仍然無法征服果敢

果敢族文化具有鮮明的漢族文化特徵,已經很難和當地的其他文化兼併融合在一起,這種歷史沉澱下來的思想文化上的差異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便是果敢對於緬甸的抵制,這樣一來,緬甸想要得心應手的驅使果敢自然是痴人說夢了。

緬甸內部不斷騷動,且收復果敢成本太大,無法兼顧

上文我們也提及,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各個民族數量高達135個,而自古以來,東南亞就是一個各方勢力交錯繁雜的地區,當地充斥著各種各樣不同的民族與宗教勢力,而緬甸內部採取自治政策的民族數量十分龐大,大家在政治上可能有著統一的意見,但是在軍事力量上實則各有各的儲備,所以在征討果敢這件事情上誰都有各自的看法,卻沒有一個擁有足夠權威的中央政府來指導進行,時不時還出現暴亂,所以自然也就力不從心了。

軍事力量差異大,領土之差又不可比擬,為何緬甸仍然無法征服果敢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徹底消滅果敢割據勢力要耗費的代價又十分高昂,緬甸政府既無法將自己的全部兵力都用在征討果敢上,還要繼續保持國內其他地方的長期穩定,由此產生的政治與金融代價較高,緬甸自然放緩了自己的節奏,這也從側面提供給了果敢地區機會,讓其繼續維持高度自治的狀態。

果敢所處地理位置的優越,且擁有強度極高的武裝力量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果敢地區北方靠近怒江,在熱帶雨林與河流天險的加持下,為自己營造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緬甸方為了防止誤傷到邊境上的其它國家自然也不敢隨意地使用大型武器,由此只能使用一些小型的槍械類,而果敢則恰恰相反,果敢以南面對的正式大片的緬甸領土,大規模戰爭對於他們來說毫無壓力,所以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而造成軍事力量上的打擊將果敢軍方的抵抗能力提升了一個等級。

另一方面,果敢地區擁有強度極高的武裝力量,在當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英國想要重新掌控緬甸,面對這一情景,果敢反英情緒強烈,四下招募眾多華人掀起反英運動,專門的軍事培訓機構也在這一時期如雨後春筍般四處設立,果敢人民整體武裝素質陡然升高,而這樣的武裝力量隨著歷史的發展也保留了下來,成為了反抗緬甸的一大利器。時至今日,果敢地區內部的果敢地區仍然持續著各種衝突,緬甸政府若想要從根本上統一該地區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