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環境決定論角度分析臺灣人性格:為何臺灣屢現奇葩言論?

臺灣某教授的奇葩言論又逗笑了眾人。

他稱大陸派出無人機並非由於其他原因,而是因為大陸地區經濟下滑,軍費不夠。

如果說這是一名沒有接受過基礎教育的臺灣民眾說的,那還情有可原,畢竟什麼地方都會有無知的人。但這人可是臺灣師範大學的教授,可謂是高級知識分子。

從地理環境決定論角度分析臺灣人性格:為何臺灣屢現奇葩言論?

臺灣風景

而之前的“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榨菜”之類的奇葩言論也是屢見不鮮,還都是些教授、學者。

如果說,只要一兩個人如此,那隻能說明是特例,但臺灣有如此多的人都有此類言論,勢必背後蘊含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其它我們今天暫且不論,只來討論一下臺灣省地理環境對臺灣人性格的影響。

地理環境決定論

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哲學家認為地理環境對人的性格有著影響,比如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就認為地理位置、氣候、土壤等影響個別民族特性。

從地理環境決定論角度分析臺灣人性格:為何臺灣屢現奇葩言論?

古希臘哲學家

到了啟蒙運動時期,孟德斯鳩將亞里士多德這一理論發展到極致,他在自己著作《論法的精神》中提到,“氣候王國才是一切王國的第一位”。

這就是所謂的地理環境決定論。

當然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地理環境決定論未免有些片面,過於誇大了地理環境對人的作用。但這一理論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佔據西方地理學說的主流,自然還是有其合理之處。

我們就拿其中的一些觀點來分析臺灣人性格,至於對不對,權作娛樂,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指正。

地理環境

地理環境決定論中認為,海洋文明更富有冒險精神,創新精神。

而臺灣從地形直觀層面來看,被海水包圍。雖然其文明和大陸一脈相承,但單單從地理位置來看,是符合這一標準的。

從地理環境決定論角度分析臺灣人性格:為何臺灣屢現奇葩言論?

臺灣地圖

而這些奇葩言論的出現,我覺得和這個確實也有關係。

冒險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財富。

對於海洋文明來說,他們由於本身土地能夠創造的價值有限,要想獲取更多的財富,就只能被迫航行,外出冒險。

在外要面對未知的情況,一味的墨守成規自然是難以生存。所以創新也是必要的。

臺灣這些名嘴的言論,其實也是為了掙錢。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在那樣狹小的地域,要想突出重圍,只有這樣冒險的話語,才能引發輿論的關注。

從地理環境決定論角度分析臺灣人性格:為何臺灣屢現奇葩言論?

臺灣風景

有了關注就有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掙錢的機會。

創新也是有的,從茶葉蛋到榨菜,再到現在的無人機。雖然本質上都是在說大陸的經濟如何如何不行,但在形式上確實在不斷推陳出新,值得肯定。

所以每次的奇葩言論,都能引發海內外的大討論,也不足為奇。

熱帶氣候

地理環境決定論中還有一個很著名的推論:熱帶人有才智,而缺乏精力。

而且西方到目前為止,都有很多學者還認為,熱帶地區的人懶,比如非洲,南美洲的很多國家。批判這種看法的也有很多,我們就不湊熱鬧了。

但我們應當辯證看待,其雖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肯定也有其合理的地方。

至少對這些人是適應的。

那些教授既然能當專家學者,才智無疑是沒問題的。

從地理環境決定論角度分析臺灣人性格:為何臺灣屢現奇葩言論?

但能說出那些愚蠢的言論,也只能說明他們沒花精力來真正瞭解大陸,只是道聽途說,便信以為真。

而且還添油加醋,自以為言論富有冒險精神,敢冒天下之大不諱,標新立異。實則在我們眼裡,只是滑稽的小丑罷了,徒增笑料。

你冒險,創新可以,但是說的話還是要有所依據,而不是憑空想象,盲人摸象。

在你自己的專業,憑藉一點天賦,拿個教授職稱之類的,這是算運氣好。在不瞭解的領域,需花費精力,認真鑽研。深思熟慮後,才提出自己看法。

結語

雖然現代學說認為地理環境決定論早已過時,並且有很多不合理之處,但其還是有研究價值的。

正如牛頓所說:“我之所以能看得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也希望大家對過去的學說反覆探討,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完善各類學說的發展,進而指導我們更好的生活。

而臺灣那邊的知識分子,可要努力學習了。再不學習,真的是落後了。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