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1、 外資投行與互聯網企業入場,監管引導券業金融科技轉型

競爭環境與監管政策催化金融科技轉型,券商+科技轉型已進入第三階段。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 革的深入與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力度加大,內外部競爭環境變化使得證券公司競爭壓力日趨激烈,行 業競爭的升級與科技浪潮的來襲,均倒逼券商加大信息系統建設與人才儲備、擴大科研投入力度、 打造自身核心優勢。我國的監管政策也是金融科技轉型趨勢的催化劑。證券公司的科技轉型呈現出 階段性發展特徵:第一階段(1993-2000 年),主要體現為信息化和初步的觸網,聚焦於網上交易結 算業務;第二階段(2000-2013 年),主要體現為廣泛的互聯網化,網上交易結算業務在券商中得以 普及,我國證券行業的運營模式顯著變化,形成“線上+線下”雙線運營;第三階段(2014 年至今), 證券服務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結合推動證券行業真正進入數字化轉型,重 構了證券行業的金融服務生態。

1.1 海外投行加劇行業競爭

隨著證券行業對外開放程度加深,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逐漸放寬。

2002 年 6 月中國證監會頒 布《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首次允許外資股東投資國內券商,但持股比例不超過 1/3,後來 又經歷了 2007 年 12 月與 2012 年 10 月的兩次規則修訂、2015 年 8 月的《補充協議十》(以下合稱“CEPA 10”)以及 2018 年的《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 國內券商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逐漸放寬。從 2019 年 7 月證監會宣佈分時間段在全國範圍內取消期貨公 司、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再到 2020 年 4 月 1 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我 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除外資股比限制放開之外,《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 還從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逐步放開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統一外資持有上市和非上市兩 類證券公司股權的比例、完善境外股東條件、明確境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身份變更導致內資證券公 司性質變更相關政策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放鬆。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外資控股券商正在加速進軍我國證券領域。隨著金融業的有序對外開放,我國已成功設立 16 家外資 券商,第一批設立的 6 家合資券商中,瑞銀證券通過股權受讓外資股比已提升至 51%,瑞信方正、 高盛高華、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已先後提出增資或股權受讓申請,完成後外資股比將提升至 51%。 在 CEPA10 框架下的 4 家券商(華菁證券、申港證券、東亞前海、匯豐前海)設立時外資股比即達到 51%。在新版《管理辦法》的指引下,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與摩根大通證券第一批共兩家外資控股券商 於 2019 年 3 月宣告成立,星展證券(中國)、株式會社大和證券分別於 2020 年 8 月 27 日、28 日核 準設立,其中野村東方國際、星展證券獲證監會頒發的四張業務牌照,株式會社大和證券獲得三張 牌照。

在我國證券行業對外資不斷擴大開放的政策指引下,外資控股券商正在大跨步地進入我國證券行業, 國內證券公司競爭壓力激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海外投行規模優勢明顯。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134 家證券公司淨資產為 2.24 萬億元,淨資本 為 1.79 萬億元,總資產為 8.57 萬億元,134 家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合計僅高出海外頭部投行高盛集團約 0.49 萬億元。2020 年前三季度國內券商中營業收入最高的為中信證券,收入規模達到 419.95 億元, 僅為摩根士丹利的 1/6,高盛的 1/5。

二是海外投行技術投入力度更大,金融科技水平領先。1)根據中證協發佈的證券行業信息技術投入 指標排名,全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金額由 2017 年的 112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205 億元,年均增幅高達 35%;信息技術投入佔前一年度營收比重從 2.80%增至 8.07%,行業信息技術投入增速顯著,為數字 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相比海外投行,國內券商信息技術投入力度仍顯不足,2019 年國內券商中信息技術投入規模位列前三的為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和中信證券,投入規模分別為 12.4 億元、12.0 億元和 11.4 億元;而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 2019 年信息投入分別為 21.94 億美元,11.67 億美元,規模達到國內券商 7 倍以上。2)從應用細分領域看,國內券商金融科技的應用主要在於業 務流程自動化改造,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仍顯不足;而貝萊德依託自主研發的 Aladdin 系統和 金融科技平臺,拓展了金融科技服務邊界;瑞銀集團通過與第三方軟件商 Broadridge 合作開發財富管 理平臺,不斷提升風控水平,加速金融科技對技術、業務、風控、合規的融合推動,相對而言金融 科技應用廣度與深度更為領先。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1.2 互聯網科技企業入場,對金融服務生態形成衝擊

近年來,傳統互聯網巨頭、新興互聯網巨頭以及部分大型科技企業,將業務範圍延展至金融領域, 通過多元化業務平臺及服務積累的流量與技術,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金融服務生態,為傳統券商 帶來一定壓力。

從業務領域看,互聯網科技企業通過獲取第三方支付牌照以及融資業務牌照等佈局金融領域,東方 財富自 2012 年以來不僅佈局了基金代銷、第三方支付、私募基金、企業徵信、小額信貸、公募基金、 保險經紀、期貨經紀牌照,還通過收購西藏同信證券直接獲取證券業務牌照,步入證券行業。

從客戶流量看,互聯網科技企業憑藉技術優勢和平臺積累掌握大量客戶數據,在資產管理、信貸等 領域具有較強的客戶粘性,容易形成客戶的二次轉換,在數據、場景、資源的獲取上均具有競爭優 勢。據易觀千帆數據,2020 年 8 月互聯網金融龍頭同花順 APP 月活數高達 3789 萬人,從互聯網行業 切入證券行業的互聯網券商東方財富 APP 月活數 1522 萬人,與傳統券商 APP 相比流量優勢顯著。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從技術水平看,互聯網公司自身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無論從 IT 人員數量、 研發投入力度還是金融科技自主掌控度,均優於傳統券商。由於信息技術研發投入巨大,中小型券 商資金支持自主研發能力有限,故而較多采用外包或購買方式進行開發,也易形成同質化嚴重問題。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1.3 政策引導促進金融科技發展

各級監管機構明確要求充分發揮金融科技賦能作用。自 2016 年國務院頒佈《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 劃》,提出要“促進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建設國家科技產融創新中心”以來,證券行業監管 對金融科技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以促進金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2018 年 12 月,證監會發布《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允許經營機構設立信息技 術專業子公司,經營機構母子公司共享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為券商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提供了政策 契機。

2)2018 年 12 月,證監會發布《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要 求“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應當指定一名熟悉證券、基金業務,具有信息技術相關專業背景、任職經歷、 履職能力的高級管理人員為首席信息官,由其負責信息技術管理工作”,為加強證券基金經營機構 信息技術管理、促進金融科技深度轉型、保障證券行業信息系統合規高效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 將證券公司信息系統建設投入情況納入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業績考評,促使證券公司信息建設投入力 度明顯提升。

3)2019 年 8 月,政策紅利再度加碼金融科技,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 (2019-2021 年)》,確定了六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加強金融科技戰略部署;二是強化金融科技合理 應用;三是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四是增強金融風險技防能力;五是強化金融科技監管;六是夯 實金融科技基礎支撐,進一步強化了金融科技的合理應用,賦能了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4)2020 年 8 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關於推進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研究報告》,提出要加 快出臺行業標準,促進金融科技應用融合。逐步建立完善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數 字技術在證券行業的應用標準和技術規範,完善人工智能技術在投資顧問業務領域的應用條件及合 規要求。鼓勵證券公司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加大投入,促進信息技術與證 券業務深度融合,推動業務及管理模式數字化應用水平提升。

5)2020 年 11 月,證監會就《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監督管理辦 法》公開徵求意見並提議“針對金融科技等領域專業人才,適度放寬工作經歷限制,取消學歷要求 及推薦人制度。”

在監管的引導和支持下,推進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創新發展成為行業共識。從政策導向看,證監會 提出鼓勵證券公司加大信息技術和科技創新投入,“在確保信息系統安全可靠的基礎上,加大金融 科技領域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應用,提高金融科技開發和應用水平”,多 家券商將金融科技納入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核心競爭力,頭部券商紛紛加大金融科技領域的人才 招聘與資金投入。

1.4 加碼技術投入,證券行業科技轉型處於第三階段

行業競爭的升級與科技浪潮的來襲倒逼證券公司加碼金融科技投入。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 深入與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力度加大,內外部競爭環境變化使得證券公司競爭壓力日趨激烈,同時在 監管的引導之下,證券公司加大信息系統建設與人才儲備、擴大科研投入力度,將金融科技作為突 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根據中證協公佈的信息技術投入指標,2017-2019 年十大券商信息投入規模大 多呈逐年上升趨勢,且 2019 年增幅顯著,平均增速高達 85.33%。研發人員培養上,2015-2019 年間證 券公司研發人員規模明顯提升。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券業科技轉型已步入第三階段。券業金融科技轉型證券公司的金融科技轉型不僅體現在科技投入的 增長,更體現在展業模式的變化中。根據金融科技在證券公司營運中的滲透度,證券公司的金融科 技轉型呈現出階段性發展特徵:

第一階段(1993-2000 年),科技主要應用於網上等級、交易、結算,國泰君安、廣發證券等公司開 始關注互聯網在證券登記結算中的應用;

第二階段(2000-2014 年),隨著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快速增加,網上證券交易平臺成為了各家券商的 標配,“掌上炒股”等新模式帶來的便捷、高效的用戶體驗、股民數量的快速增加;

第三階段(2014 年至今),金融科技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結合推動證券行 業真正進入數字化轉型,重構了證券行業的金融服務生態。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2、 金融科技賦能,全面重塑證券公司展業模式與競爭格局

金融科技重塑證券公司展業模式,助力降本增效。隨著證券行業加大技術的資金與人力投入,大數 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正運用到證券公司運營中的方方面面,使前臺的零售與機構客戶服務和 中後臺的運營管理模式均得到重塑。1)零售客戶服務方面,金融科技主要強化客群的廣泛化和服務 的差異化,對券業的財富管理轉型有重要推動意義;2)機構客戶服務方面,金融科技聚焦於業務的 線上化、自動化和智慧化,提高業務效率,減少人力、時間成本,並滿足專業機構客戶較高的極速 量化交易系統需求;3)中後臺運營管理方面,金融科技主要運用於質控風控中,保障業務安全。

金融科技轉型之下,或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一般而言,頭部券商的資金、客戶數據等金融科技轉 型所需資源較為充足,更有望加速實現金融與業務的深度融合、高效兌現收入,因此金融科技的轉 型或將強化行業內集中化的趨勢。另一方面,對於堅持差異化發展,善於將金融科技重點部署在自 身優勢領域,並利用金融科技以較低的成本縮小與頭部公司差距的券商而言,金融科技也是一種可 用來“揚長補短”彎道超車的利器。

2.1 零售客戶:以財富管理為主要方向,深度廣度齊頭並進

零售端科技化主攻財富管理領域的服務質量提升。證券公司服務於零售客戶的業務主要包括經紀業 務和兩融業務,在前期,證券公司把握互聯網用戶數量飛快增長的機遇,將零售業務從線下向線上 轉移,已經形成了便捷的線上交易平臺,釋放了線下營業部的財力和人力成本。而在金融科技轉型 當前階段, 傳統的證券經紀業務已然成為一片激烈競爭紅海,最終留存老客戶、吸引新客戶依靠的 是券商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因此零售端服務的主要變革聚焦於利用前沿科技增加線上服務功能、提 升服務質量。

2.1.1 大數據挖掘客戶服務深度

大數據技術增強服務的差異化和精準化,增強用戶粘性。在當前階段,證券公司的線上平臺已不僅 僅是開展經紀業務的移動載體,更是匯聚了海量用戶信息的財富管理平臺。大數據可以實現場景化 運營和精準營銷,有助於解決功能投放和實際使用的不平衡問題,通過“懂你”的服務增強客戶粘 性、提高客戶的活躍度,並開發潛在新客戶。

大數據結合 CRM 客戶管理系統,實現場景化運營。隨著越來越多服務功能線上化、自助化,如果對 平臺各項功能缺少完整的瞭解,用戶難以在需要某種服務時快速找到對應的功能入口,可能降低服 務的使用率。通過將用戶數據集中到 CRM 客戶管理系統、分析用戶平臺操作數據,證券公司可以實 現場景化運營,適時提供客戶下一步需要的功能。例如在用戶查看賬戶對賬單時,提供擇股和投資 組合服務;當用戶在社區中提問時,提供學堂服務等。

智能推送,“千人千面”精準營銷。證券公司還可以通過進一步分析,加強對客戶的差異化服務。 通過用戶畫像和大數據模型,對客戶的投資和操作行為彙總到客戶關係系統,進行數據分析,深入 瞭解每一位客戶的投資興趣、購買能力、風險偏好等多方面個性化需求,從而可以在營銷過程中更 加關注個體差異,針對性、主動性、有效性地提供賬戶變動、行情推送等功能,實現精準營銷。兩 融業務與經紀業務關係緊密,通過對經紀業務客戶的深度分析,也可找到兩融業務的潛在用戶,為 兩融業務帶來增量業務。

2.1.2 智能化擴展客戶群體廣度

人工智能增強服務的廣泛性,低成本服務大量長尾用戶。在客服和投資顧問的服務中,證券公司員 工與客戶的交流必不可少,人工智能在客戶交流中的運用有助於釋放大量人力成本,並增加對長尾 用戶的服務覆蓋率。

智能客服節省時間與成本。傳統的人工客服經常需要回答大量重複性問題,而 AI 機器人客服搭載了 語音文本轉換、語氣識別、問題預測、回答檢索及交互會話等技術,能夠與客戶進行互動交流,直 接解答標準化問題,遇到無法解答的複雜問題再發送給人工客服。智能客服為人工客服解放不必要 的重複勞動,節省證券公司成本,同時大大縮短了大量客戶的問題解決時間,提升客戶的服務感受。

智能投顧充分挖潛長尾市場。智能服務也可運用於更為專業的智能投顧領域。智能投顧的核心優勢 在於通過技術的引入,極大降低人力成本,從而降低客戶獲取投顧服務的門檻和費用。傳統投顧服 務的費用昂貴,主要客戶為高淨值人群,而智能投顧可以快速處理信息,根據客戶填寫問卷反饋的 信息進行風險偏好判別,通過算法模型為投資者提供資產配置建議,極大節約了專業投顧的人力成 本,降低了客戶獲取投顧服務的門檻和費用,具有低門檻、低費用、投資廣、易操作、透明度高和 個 性化定製六大優勢,充分挖潛投顧行業長尾市場。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長期來看,零售端的金融科技轉型對於推動券業財富管理轉型具有重要意義。(1)隨著我國財富管 理需求,尤其是互聯網用戶理財需求的快速增長,智能投顧憑藉降本增效的優勢,可以大幅提升對 於中小長尾用戶的覆蓋率,滿足更多用戶的財富管理需求。(2)金融科技賦能個性化服務,證券公 司能夠更加重視客戶需求,服務文化有望從以銷售為導向逐漸轉換為以客戶需求為核心。(3)為未 來收費模式的轉變培育土壤。在海外成熟資本市場,投資顧問只收取投資顧問費和 ETF 管理費,按 照資產總額階梯式收費。長期來看,證券行業的財富管理轉型為大勢所趨,隨著未來投顧服務愈加 普及、財富管理轉型深化,證券公司有望“以費代傭”,降低對於日漸下滑的經紀佣金費率和波動 較大的成交金額的依賴。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2.2 機構客戶:聚焦業務線上化、自動化、智能化

2.2.1 智慧投行,移植零售端成功經驗

註冊制改革新環境下,金融科技成為大投行業務新競爭中突圍方向之一。以註冊製為綱的資本市場 供給側改革為證券行業大投行業務帶來大量業務機會的資本市場紅利的同時,也倒逼投行業務謀求 新突破。不僅是投行的定價、銷售能力受到考驗、需要提升專業化水平,將金融科技引入投行業務, 將數字化、智能化打造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從競爭中突圍的一個方向,率先實現投行業務觸網 有助於把握住在新環境下逐鹿的優勢。

智能承攬,捕捉潛在業務機會。零售領域的 CRM 客戶管理系統概念也已經延伸至機構服務領域,證 券公司建立智能承攬平臺,利用網絡爬蟲等技術,對網絡上海量的工商、監管、投融資、新聞資訊 等各方面公開信息進行整合處理,由投行部門設定影響業務開展的因子,即可通過系統判斷出某個 企業符合哪些業務的基本條件,並可以預測企業未來債券融資的可能性,便於機構業務承攬工作的 進行。

線上承銷,優化用戶產品購買體驗。金融科技運用在證券公司面向機構的證券發行銷售環節,可打 造機構客戶專用產品選購平臺。以第一創業固定收益業務的金融科技產品 eBOND 為例,eBOND 是債 券線下銷售模式的延伸,兼具互聯網化與移動化,圍繞著債券一級市場承、分銷業務、二級市場報 價交易業務打造了一系列軟件平臺,並開發了供客戶使用的移動 APP、公眾號、小程序等載體,以 便快捷有效地幫助機構客戶進行投標、報價、債券淨價計算、發送中標通知等日常功能。eBOND 作 為線上買債商城上線後,客戶在原有線下一對一/多對一服務的基礎上,也可享受智能推債的精準化 服務、線上選購的便利,在線上自主下單後轉由線下團隊代為操作;eBOND 同時打造了債券版知乎 “銀河間社區”,內置專欄、問答、路演功能區。據公司披露,eBOND 系統上線後對固收各個業務 線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大幅提高了業務效率,並降低操作風險。

2.2.2 智能投研,減少人工搜索與操作

智能投研滲透投研工作三大步驟。傳統的人工投研流程可拆分為三個步驟:1)信息搜索:通過互聯 網和金融終端查找公司、相關行業、旗下產品的基本介紹、運營與財務數據、重要事件和監管變化 等信息數據。2)分析研究:對蒐集的信息和數據進行邏輯推演、運算,對其中存在的邏輯關係與指 標預測提煉出觀點。3)觀點呈現:將觀點輸出為文字、圖表的形式。智能投研通過對於大數據、事 件等客觀信息的綜合性、自動化處理和分析,對證券公司的研究人員、投資決策人員提供分析與決 策的參考,節省人工搜索和操作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投資能力。智能投研在投研過程中 的各個環節都能對專業人員提供助力:

1)在信息搜索環節,智能搜索引擎可增強搜索過程中的聯想功能,提供更為廣泛、多維度的信息, 快速展現被研究公司的全貌;智能資訊推送可及時提醒並幫助投研人員相關補充和更新相關信息; 非結構化數據提取則能夠從多渠道自動抓取文字段落中的數據,並將其轉化為結構化數據,便於後 續的數據加工。

2)在分析研究環節,智能投研系統可自動根據收集到的信息構建被研究個體的業務、融資、競爭關 系網絡,也可在數據模型中自動填充已知數據,進行因果推理運算,便於分析者發掘關聯事件和影 響因子。

3)在觀點呈現環節,通過智能投研可根據數據自動生成表格和圖形,並快速從信息庫中提取信息填 入報告中,減少人工錄入的耗時,同時也能降低錯誤率。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2.2.3 量化交易,優化投資交易模式

量化交易有望提升收益穩健性,成長空間巨大。量化交易是指以現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 判斷,利用計算機技術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篩選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時間以制定策略, 其優勢在於能夠降低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作出非理性的投 資決策,有助於增強投資收益水平的穩定性。量化交易在歐美等成熟資本市場已經發展三十年有餘, 是海外對沖基金的常規交易手段,其交易量佔全市場交易量的比例過半,而國內量化交易還處於起 步階段,發展空間廣闊。

券商推出量化交易平臺,豐富機構客戶投資策略。不少證券公司已通過自主研發或與數據服務商合 作的方式建設量化交易平臺,搶佔量化交易市場。第一創業證券推出了為專業機構投資者提供全方 位服務的“FIRST”量化服務體系,具備“快速(Fast)、智能(Intelligent)、可靠(Reliable)、專屬 定製(Special)、團隊合作(Teamwork)”五大核心特徵。公司配置量化投研經驗豐富的服務團隊, 通過高效的內部協同、完整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覆蓋整個量化機構全生命週期的全流程、多樣化、 個性化服務方案。在核心交易層面,不斷優化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摩擦,並通過搭建安全、完備的 交易應用,保障交易的安全可靠。同時,公司配置了專業團隊和專屬系統,可以響應 QFII 跨境交易 需求,並且具備相關機構服務經驗,以滿足國際領先的交易及風控要求。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極速交易系統滿足量化交易中的提速需求。隨著創新業務不斷推出、程序化交易模式的快速發展, 同時監管和風控更加嚴格,交易系統的指令、委託延時已經難以滿足客戶需求。以私募基金、信託 計劃為代表的機構客戶對券商 PB 交易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不少券商將 PB 交易系統升級為極速 PB 交易系統。極速交易系統採用全內存數據庫技術,配合全新的數據通訊機制、 多線程並行技術,實現所有業務流程處理均在內存中進行,極大提高了委託確認、成交的效率。

2.3 中後臺管理:質控風控數字化,保障業務安全

隨著證券公司前臺業務轉型升級,中後臺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從而能夠與前臺業務的 節奏與模式相匹配,提供有效的支持。

2.3.1 信息化、全流程的投行項目管理

線上項目管理平臺,覆蓋業務流程全部環節。招商證券的“智能大投行”平臺是運用大數據、人工 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的信息化平臺。覆蓋股權業務、債券業務及 ABS 業務等多業務鏈條,實現各鏈 條營銷、承攬、承做、審核、發行及後督的全過程,實現業務、數據、質量和風險的統一信息化管 控。在項目管理方面,該平臺將項目文檔變成結構化信息,形成可視化、可穿透的項目全景檔案, 並通過將項目流程片段化,每一個要點對應一個標籤,使每一位員工可以專注於自己負責的標籤內 容。對於證券公司而言,投行業務中項目流程的信息化和標準化不僅能提高各環節員工的工作效率, 也使項目流程中的各個環節與操作人員一一對應,減少流程中的錯漏,這樣的平臺有助於證券公司 提升客戶營銷服務、投行業務拓展及項目質量管控能力,助力大投行業務轉型。

項目管理信息化,激活管理模式的創新優化。項目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為招商證券的進一步優化帶來 契機:一是任務驅動,所有業務流程和工作事項採用任務驅動模式進行實現,以目標清晰、責任明 確的任務驅動項目人員開展工作,並通過移動消息實時提醒,提升工作效率;二是採用嚮導式項目 指引,將業務規範直接固化到系統中,清晰引導項目人員逐步開展工作。

註冊制對投行盡調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金融科技助力把關。註冊制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理 念,意味著證券公司作為保薦機構的專業把關責任被嚴格壓實,需要更加勤勉盡責、審慎執業、把 控項目質量。而金融科技在投行的項目質量把關方面,也可大有助益,以招商證券“智能大投行” 為例,在投行業務流程中的三個環節嚴格把控:

1)現場盡調記錄留痕:現場盡調中使用 LBS 位置應用功能,保證盡調有軌跡、有留痕、可回溯,調 研收穫的成果也都有據可查,極大程度上預防了投行員工本身的失職甚至造假。

2)關聯方圖譜核查模型:關聯方分析是投行業務中的關注重點,在企業的股權關係、業務往來非常 複雜的情況下,清晰梳理關聯方尤為重要。招商證券藉助大數據技術建立企業股權關係圖譜和關聯 方核查模型,實現企業實際控制人穿透、關聯方及關聯關係挖掘、企業間關聯交易及可疑利益輸送 行為識別,幫助業務人員及時、儘早發現項目風險。

3)申報材料自動化審核:企業的銀行流水分析、申報材料審核等工作相當繁瑣枯燥,易出疏漏。為 此,招商證券按照不同的使用場景開發訓練了多個人工智能機器人,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業務 流水、文稿審核等工作,初步找出可能存在問題的細節,再由人工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挖掘,減少工 作中無心的疏漏和擅自修改問詢等不盡責行為。

2.3.2 實時、精確的風險管理

金融科技全面升級風險管理。在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過程中,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與區塊鏈 技術的綜合運用可助力數據庫的建設,以升級風險管理的系統架構;制定更加科學的風控指標,提 升風控指標的效能;強化動態監控和預警能力,保障證券公司業務的平穩運行。

其一,在數據庫和風控系統架構的建設方面:

1)獲取並存儲海量數據,提高數據覆蓋的全面性。證券公司可依靠雲平臺,有效擴展數據庫的計算 和儲存能力,並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海量數據的靈活獲取、大量存儲、精細歸類,構建更為全面龐 大、質量更高的數據庫,以便後續的提取和計算分析。

2)構建統一數據庫和風控系統,減少數據和功能的重疊。通過搭建統一的雲平臺,證券公司可將各 個業務條線的風險管理系統和數據庫進行整合,一是可將不同模塊間的重疊功能和數據庫間的重複 數據進行消除,提高效率,二是可以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實現跨業務、跨部門的信息共享,使 得證券公司、金融集團內的業務協同更加暢通。

其二,在風險管理指標的設計和計算方面:

1)針對業務特殊性提取特徵數據,提高風控指標精確度。

擁有全面、系統的數據庫可使證券公司從 數據庫中根據不同業務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取特徵數據進行後續的統計計算,將數據端和業務端精 準匹配,讓風險管理更加貼近業務場景,提高風控指標的精準度。

2)深度挖掘數據邏輯和風險模式,提高風險識別和預警準確率。依靠人工智能技術,證券公司可從 多種類別的數據中深入挖掘出人工無法識別的數據間的邏輯關係和具備潛在風險的行為模式,構建 不同的風險控制模型,通過機器學習優化和迭代模型,幫助風險管理部門制定更為精準的風控指標, 提高風險識別和預警的準確率。

其三,在風險管理的操作方面:

1)實時跟蹤數據並能夠實時反饋,提高風控實時性。藉助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證券公司得以實時 跟蹤金融工具高頻交易數據,提高風控指標的實時性,滿足風險管控的時效性;另外,大數據等技 術能夠將風險管理流程中重複、零散的工作智能化,解放更多人力資源,也能使風險管理流程各環 節的處理時間大幅降低。

2)實現風險管理系統的遠程操控和運維:新冠疫情的爆發催化了投行等業務線上化的同時,也實現 了風險管理系統的遠程操控和運維。證券公司通過 VPN 等工具遠程訪問風險管理系統,動態監控及 預警風險,支持風控工作高效開展。

2.3.3 智慧、高效的人才管理

匯聚老將智慧的自助型人才培養系統。平安證券披露了金融科技在人才培養中的運用。通過把投行 老將的經驗沉澱、總結、數字化、標準化、集中化,平安證券的人才培養系統為投行新人提供一套 完整的在線疑難雜症解決方案,以便新人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快速成長,而老將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與 精力去解決更為複雜的問題,並形成新的經驗注入到系統中再進行推廣,持續完善解決方案的積累, 形成良性循環。

2.4 競爭格局:強化二八分化,凸顯特色化競爭重要性

金融科技的應用或將強化券商“二八分化”格局。

其一,頭部券商資源供應更為充足,通過更多的資 金與人才的投入,採用更前沿的技術,有望加速實現金融科技與業務的融合,跑步進入融合後的兌 現階段。其二,良好的數據基礎對券商的客戶信息分析是不可或缺的,而頭部券商具備規模優勢和 傳統業務的先發優勢,掌握更為龐大的客戶數據資源,客戶價值的挖掘和分析將會更加有效,金融 科技對於業務的加成效果更好,助益頭部券商強上更強。因此,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金融科技 或將強化行業內合併和頭部化的趨勢。

中小券商更需要注重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面對頭部券商在資金和數據方面的優勢所帶來的壓力, 中小券商一方面需善於運用金融科技彎道超車縮小技術差距,例如利用雲計算技術,以較低的成本 升級硬件系統,藉助雲計算彈性擴容的優勢開發行情繫統,以保證數據傳輸速度和穩定性,避免巨 額資金用於設備建設和維護。另一方面,更應堅持差異化發展的道路,在自身優勢領域深耕細作, 將金融科技重點部署其中,加強該領域的優勢壁壘。

3、 盈利預測:資本市場改革持續,財富管理+投投聯合引領增長

2021 年,我們預計財富管理和投行+投資的“投投聯動”將是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在悲觀、中性、 樂觀假設下,預計證券行業 2021 年整體淨利潤增速為 2.38%、14.39%、25.32%。

經紀業務:1)創業板交易機制進一步優化革新,交投活躍度得到顯著提升,帶動券商經紀業務佣金 收入繼續增長。2)金融科技賦能財富管理轉型,在聚焦高淨值客戶的基礎上,依靠智能投顧低成本 擴充長尾客戶群體;由於當前財富管理轉型成效在財務上主要表現為經紀業務淨收入項下的金融產 品銷售收入,預計 2021 年金融產品銷售收入將持續大幅增長。

投行業務:1)近兩年的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舉措驅動投行各業務線齊頭並進:一是註冊制延伸至創 業板,與科創板錯位發展,疊加再融資新規已落地,股權承銷規模將進一步提升;二是新版《證券 法》確定債券發行實施註冊制,債券承銷收入也有望增長;三是併購重組新規已公開徵求意見,待 落地後也會帶來收入增量。2)隨著註冊制改革全面推廣和各券商引入金融科技、加深科技在投行領 域的滲透,投行業務步入高階發展階段,業務的融合、效率的提升、專業能力的增強將會更加顯著。

資管業務:2020 年前三季度,證券行業資管業務規模下降,但收入增勢喜人, 2021 年證券資管規模 或將降幅收窄、企穩回升,主動管理能力繼續增強,收入增長有望提速。

自營業務:1)通過方向性自營投資擴表的風險較高,因此行業或將繼續探索客需交易業務、量化投 資、一級市場股權投資等去方向性投資的業務模式,從而降低自營業務收入波動性。在註冊制改革 的背景下,投資與投行的聯動或為主要的增長點。2)退市制度有望逐步完善,結合 IPO 常態化從進 出兩端優化市場的優勝劣汰的功能,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增強自營投資業務的穩健性。

信用業務:1)資金需求方面,隨著科創板和創業板 IPO 的常態化,兩融標的持續擴容,疊加兩個板 塊活躍度火熱,兩融餘額有望繼續增加,但邊際增幅或將出現收窄;資金供給方面, 2020 年券商加 碼增資,根據公告披露,以兩融業務為首的資本中介業務是籌集資金的熱門投向。2)截至 2020 年 11 月 24 日,融券規模佔兩融規模比重已迅速攀升至 7.51%,2021 年融券規模有望繼續擴張,改善兩 融內部結構。

4、投資建議:遵循龍頭與特色化券商兩條邏輯

1)券商板塊:長期來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開放舉措逐步推進,證券行業享有顯著的政策面利好。 在證監會推動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大背景下,龍頭券商有望享受持續且重大的政策紅利,在行業業務 重資產化、加強科技融合的大趨勢中也具備更強的綜合實力,我國證券行業集中度或將保持上升趨 勢。從估值來看,截至 2020 年 11 月,板塊市淨率已經滑落到歷史估值中樞,基於行業業績增長和擴表、槓桿率提升的預期,板塊估值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證券行業2021年度策略:金融科技重塑券業

2)個股選擇遵循兩條投資邏輯:

一是充分受益於政策面利好的頭部券商。二是率先貫徹差異化發展,在特定領域具備較強競爭力的特色化券商。

……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中銀證券)

如需完整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