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教養方式不同,小心培養出“兩面派”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教養方式不同,小心培養出“兩面派”

孩子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判若兩人,在學校裡乖乖的了,而且只聽老師的,只要是老師交代的都能好好完成。積極打掃衛生,幫助他人,表現很好。在家裡則恰恰相反,好像誰都不怕,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簡直是無法無天的小霸王。

這種情況許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居然變成了煩人的“兩面派,這可怎麼辦呢?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教養方式不同,小心培養出“兩面派”

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成因,孩子為什麼會變成“兩面派”?

家庭成員教育的不一致性,有的家庭可能是父母教育不一致,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這是最容易導致孩子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孩子在爸爸和媽媽面前表現的態度完全不一致,容易養成孩子“兩面派”的性格。

有的家庭則是父母教育方式一致,而和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不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隔代教育”問題。父母有時間管孩子的時候,孩子作業寫的工整,態度認真效率高。而到了爺爺奶奶管孩子的時候,孩子作業潦潦草草,一會看電視、一會吃蘋果、一會上廁所。可謂能偷懶就偷懶,能玩會就玩會,往往作業一寫寫到晚上11點多。有時爸爸媽媽講這樣不行,爺爺奶奶還幫忙說,孩子作業那麼多,不休息會累著咋辦?所以,隔代教育中爺爺奶奶幫孩子撐腰也會成為培養孩子“兩面派”性格的決定因素。

在學校里老師則不同。

老師的權威是孩子不可逾越的界限,在加上在集體生活中有固定的校規校紀,誰不遵守就會受到相應的懲戒,這個孩子沒有逃避的空間,孩子久而久之,就知道只有遵守校規校紀,遵守老師的要求,多做老師喜歡的事情,才能得到老師的表揚,才能得到同學們的讚賞,才是學校裡的“好學生”。

有關兒童教育專家研究表明,孩子之所以會變成“兩面派”,其實他們掌握了老師、媽媽的心理。最明顯的是,孩子會根據老師的喜歡,家長的愛好去討好他們,討好老師的結果就是獲得老師的表揚,討好媽媽的結果就是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物品等。

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們通過觀察,知道老師喜歡哪些行為並積極表現自己,比如,上課積極發言,不遲到,幫助同學助人為樂,積極打掃班級衛生等。知道老師反感哪些行為,他們就會盡量避免,比如,上課說小話,不愛回答問題,不按時完成作業等。通過觀察,孩子會選擇有利於自己“表現”的方式呈現在老師的面前,目的就是要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體驗,孩子在學校裡犯錯,老師是不會容忍太多的,該批評時就批評。而在家裡同樣是孩子犯錯,孩子一撒嬌,家長就可能會容忍孩子的錯誤行為了。正是因為家長的容忍度比老師的大,再加上老師特有的權威性,使得孩子在家裡和學校完全是兩個人,這也是孩子變成“兩面派”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最要不得的,就是從小“兩面派”。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兩面派”將影響到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如果學校和家庭都能按照自己的規則嚴格要求孩子,孩子的“兩面派”現象將會減少不少。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教養方式不同,小心培養出“兩面派”

如何避免和改善孩子的“兩面派”現象

一、家庭成員間的規則要統一

家庭成員間規則的統一不是那麼容易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而且這種思維模式的慣性是很難改變的。比如,爺爺奶奶經常會說,你都是我帶出來的,孫子我還搞不好嗎?類似於這種話語,往往是規則統一的障礙。如何打破這種障礙,家庭成員間可以開家庭會議,開誠佈公地探討孩子教育問題,可以一起看這個話題的專家講座,讓家庭成員都意識到自己的教養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兩面派”的問題,只有改變目前錯誤的教養方式,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這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需要家庭成員共同的讓步和耐心來實現。家庭成員間規則統一了,袒護沒有了,孩子逃避的空間也就沒有了,孩子的“兩面派”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了。

二、加強和學校老師的溝通聯繫

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就要和老師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和老師交流孩子在家庭中出現的問題,請老師給些建議,並瞭解老師在學校裡是怎麼樣要求孩子的。這樣知己知彼,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策略,從源頭下手,達到家庭和學校的共育。並且邀請老師幫忙教育的好處是,學生對老師的話那真是言聽計從,把老師的話當成聖旨,只要是老師說的,孩子都會去認真完成。

三、媽媽要掌握孩子的心理

媽媽對自己的孩子都很瞭解,這是媽媽驕傲的事情。但你真的瞭解孩子嗎?未必!所以,要避免孩子出現“兩面派”的情況,媽媽要去認真瞭解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想什麼,知道孩子為了討好自己做什麼,不做什麼。反其道而行之,堵住孩子思想上的逃避的空間,讓孩子知曉只有嚴格按照媽媽的規則要求才是最討好媽媽的方式,慢慢地和學校裡的教育統一起來,孩子自然而然就行為一致了。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教養方式不同,小心培養出“兩面派”

不唱“紅臉”和“黑臉”,教養方式要一致,讓討厭的“兩面派”變成媽媽們喜歡的“行動派”,孩子教育自然沒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