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傳下來的白纏頭,愛戴清官的人都愛戴

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戴白纏頭的習俗,以四川陝西居多。即便是在氣候溫和的時候,川西人也會頭纏白帕子,這到底是為啥呢?

祖先傳下來的白纏頭,愛戴清官的人都愛戴

民國四川人戴的白纏頭

在至今仍然富饒的成都平原,很難看到人們頭纏白布帕子了,反而是在陝西經常能看到如此的裝束。

並且頭纏白帕,手提煙鍋,濃眉長鬚已經成了陝西老漢的典型的素描與速寫,不少作家的作品對此多有表現。

祖先傳下來的白纏頭,愛戴清官的人都愛戴

老人抽菸鍋

黃炎培在成都就曾寫道:“川西男女白纏頭,此俗相傳念武侯,文野在心非在貌,東邦木屐亦風流。”

正如黃炎培的詩所說的那樣,人們到今天還是認為這與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有關。

與今天很多一心想往自己錢包裡摟的“腐敗分子”不同,位及人臣的諸葛亮臨死時也就“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

祖先傳下來的白纏頭,愛戴清官的人都愛戴

諸葛亮

為此,在諸葛亮去世後,眼睛雪亮的老百姓們心甘情願地為兩袖清風的諸葛亮披麻戴孝,將一米多長的白布拖在身後三年。

但因這樣不方便勞作,人們漸漸地就把這孝布纏在了頭上,隨後也有了“頂羊肉”、“卷盤盤”、“纏三轉”等樣式。

同時,又因白色的纏頭帕容易弄髒,在川北山區與陝西漢中接壤的廣元等地,也就有了黑色的頭帕。

祖先傳下來的白纏頭,愛戴清官的人都愛戴

黑纏頭

並且質地也有了絲帕和粗布料、洋布料等樣式,但多數是中老年婦女纏飾,而男性以麻布居多。

在川北,農村中老年婦女纏黑色頭帕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在二三十年代出生的婦女的減少而漸漸絕跡。

祖先傳下來的白纏頭,愛戴清官的人都愛戴

祖先傳下來的白纏頭,愛戴清官的人都愛戴

祖先傳下來的白纏頭,愛戴清官的人都愛戴

纏白帕子不僅表達了對諸葛武侯的懷念之情,在善於信手拈來、就地取材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多種功能:

抽菸的人常將煙桿插在白帕內;

婦女也常將針頭棉線之類的卷在帕內;

出門時,如果沒帶包,白帕子還可以用來包東西;

幹活時,人們可以用它做護腰等等。

正因為有如此多的用處,在紅白喜事時,它一度也是人們相互贈送的禮物。

祖先傳下來的白纏頭,愛戴清官的人都愛戴

青銅人像白纏頭

人們自願用一種服飾來表達對一個人的懷念、尊敬,並延續數千年,充公展現了中國人民愛戴清官的優良傳統。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了,假如沒有一批像諸葛亮一樣清廉愛民的官員,恐怕很難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如果白纏頭這類傳統服飾能讓當代人接受,相信能看到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人民頭戴白帕布的場景,那也應該算是國之幸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