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導讀:遼天祚帝率十萬大軍親征女真,金軍只有兩萬,金軍內部也在強大的壓力下產生了畏懼心理,就連首領完顏阿骨打也在悲壯的情緒中事先安排好了後事。然而,奇蹟還是發生了。誰也不曾想到,拯救金軍命運的力量竟然來自遼軍。


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蕭綽(953—1009年),小字燕燕,即後來的蕭太后


1031 年,遼聖宗耶律隆緒(契丹名耶律文殊奴,972—1031年)即將去世。他繼承母親蕭太后的事業,使遼朝國力達到最高峰,稱得上一代聖君。但他臨死前始終放不下一件事,所以特地在遺詔中告誡他的繼承人耶律宗真:千萬不要與生母殺掉齊天皇后


齊天皇后生過兩個兒子,但都夭折了。宮女蕭耨[nòu]斤為遼聖宗生下了耶律宗真。齊天皇后對耶律宗真養如己子,引起蕭耨斤的怨恨。遼聖宗知道,一旦蕭耨斤得勢,以她的性格,很容易報復齊天皇后。如果這樣,不只是皇宮將發生內訌,大遼王朝也免不了陷入內訌的泥淖。


遼聖宗深知內訌與國家衰亡的關係。他想竭力阻止內訌尤其是宮廷內訌的發生。但是,悲劇還是上演了。


十六歲的耶律宗真剛剛即位,蕭耨斤就馬上燒燬遼聖宗的遺詔,臨朝攝政。此時,齊天皇后也按照遼聖宗的遺詔成為齊天太后。遼興宗耶律宗真對齊天太后很有感情。但蕭耨斤要報“奪子之恨”。她不顧遼興宗的阻攔,先將齊天太后囚禁起來,緊接著脅迫其自殺


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立子殺母,漢武帝對鉤弋夫人痛下殺手


在遼興宗即將親政時,蕭耨斤試圖另立次子耶律宗元為帝。但此時的耶律宗元顯然實力弱小,他將此事暗中告訴了遼興宗。遼興宗忍無可忍,發動軍隊,將彪悍的皇太后囚禁起來。事情遠沒有結束。蕭耨斤點燃了耶律宗元的皇帝夢,為下一輪的皇族內訌埋下了禍根遼興宗封耶律宗元為皇太弟,並許諾傳位給他。然而,遼興宗去世時讓自己的兒子耶律洪基即位,即遼道宗。

清寧九年(1063 年),遼道宗在太子山秋獵,耶律宗元及其同黨發動叛亂,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等人率宿衛拼死抵抗,雙方互有傷亡,而勤王軍已至,耶律宗元僅帶數騎逃至大漠,最終自殺身亡。


一場皇族內訌就此結束,但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皇族內訌,使遼道宗對皇族至親失去了信任,轉而倚重平叛有功的耶律乙辛。耶律乙辛乘機遍結黨羽,擅權自重。皇太子整飭朝政時威脅到了耶律乙辛,由此引發了皇室與權臣的直接衝突。


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漢武帝時期的巫蠱之禍幾乎重演


耶律乙辛沒有直接叛亂,卻使出了陰險的手段。他誣陷皇后與伶人通姦、太子結黨叛亂,以此迷惑遼道宗,使得皇后、太子一一被殺。直到耶律乙辛又將毒手伸向遼道宗的皇孫——唯一的直系繼承人耶律延禧時,殺妻殺子的遼道宗這才有所醒悟,最終確立了耶律延禧的皇儲地位,將耶律乙辛殺死。

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 賈叢江

遼朝統治集團的內訌這麼多,主要和兩項制度有關係,一項是針對皇帝的斡魯朵制,也叫宮衛制,每個皇帝有自己的斡魯朵,即宮衛,有自己的軍隊、部曲、州縣、經濟收入;另外一項和皇帝斡魯朵制有些像,叫頭下軍州制,主要是針對貴族大臣的,貴族本身有相對比較獨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這也是導致內訌的一個最主要的制度根源。

1101 年,遼道宗死,耶律延禧即位,即天祚帝(1101年—1125年在位)。在他眼中,遼朝內部在清洗耶律乙辛集團以後,已經沒有什麼憂患了。外部環境也是和平的,澶淵之盟後遼與宋修好,遼與西夏也保持著很好的關係,其他周邊各部落均臣服於遼。


在這樣的情況下,天祚帝只知道享樂,沉湎於遊獵,根本不理朝政。他還常常徵調女真部落的首領、貴族陪自己射獵,像使喚奴隸一樣,讓他們呼鹿、射虎。他還向女真索要海東青和珍珠,使女真苦不堪言。他的見識也就如此而已。他並沒有意識到遼朝的基礎已動搖,急需加強統治以挽危局。


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遼國前半期皇帝一覽


耶律延禧在位的時候,不止是女真,在他之前的11 世紀末期,實際在西北邊的漠北草原上已經發生了大規模反遼的叛亂,遼朝鎮壓叛亂前後花費九年時間,對自身力量已造成很大損失,但是耶律延禧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


遼朝的逐漸虛弱和女真人力量的逐漸增強形成明顯的對比。女真族迫切地想要擺脫遼朝的壓迫。他們組成部落聯盟,形成較大的合力。當富有膽識的完顏阿骨打擔任聯盟長時,女真迅速崛起。完顏阿骨打率先違抗天祚帝的命令,成為女真的英雄。在他的帶領下,女真內部團結起來,同仇敵愾,要與遼朝一爭高低。


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率領下,女真部隊向遼朝發動了戰爭。遼軍節節失利。1115 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攻佔黃龍府

。九月,天祚帝率十萬大軍,號稱七十萬,發起聲勢浩大的親征。金軍只有兩萬,武器裝備遠遠不及遼軍,力量對比懸殊。天祚帝決心一舉消滅女真。而金軍內部也在強大的壓力下產生了畏懼心理,就連首領完顏阿骨打也在悲壯的情緒中事先安排好了後事。這是一場決定遼金命運的戰爭。


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完顏阿骨打誓師反遼


然而,奇蹟還是發生了。誰也不曾想到,拯救金軍命運的力量竟然來自遼軍。就在決戰即將爆發之時,一支遼軍悄悄離開天祚帝,直奔空虛的上京。


這支隊伍由遼軍都督耶律章奴率領。耶律章奴認為天祚帝昏庸無度,大遼基業遲早要壞在天祚帝手中。所以,他臨陣發動政變,準備擁立天祚帝的堂叔魏王耶律淳為帝。對於遼朝來說,這次內訌是如此不合時宜。


耶律章奴的釜底抽薪之舉,使天祚帝不得不趕緊從前線撤兵,平息政變。金軍趁著遼軍倉促撤退之際,集中兵力追擊其中堅。遼軍死者綿延百餘里。而更主要的是,天祚帝親征失敗,嚴重打擊了遼軍的軍心。


金軍步步緊逼,遼軍一敗再敗,上京陷落,天祚帝倉皇逃竄。局面繼續惡化。為奪回遼朝佔領的燕雲十六州,宋朝與金朝訂立了聯合滅遼的

海上之盟。如此一來,遼朝腹背受敵,面臨前所未有的滅國危險。


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宋朝與金朝聯合滅遼


金軍迅速攻陷遼中京大定府,一路追殺。天祚帝先逃到南京,接著又逃到鴛鴦泊(今河北張北西北),逃到西京,繼而逃往夾山(今內蒙古武川西南)。


面對急轉直下的局面,遼朝大臣們都想挽狂瀾於既倒。耶律大石就是其中重要一員。耶律大石,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八世孫,不僅身份顯赫,而且通曉契丹、漢文字,為文武全才。他二十九歲時考中進士,不久升遷為翰林應奉。按照遼朝科舉制,只有殿試第一名才能被授予此職。耶律大石因此聞名遐邇。此後,他先後擔任泰州刺史、祥州刺史等職。

天祚帝逃往夾山時,耶律大石正擔任遼興軍節度使,鎮守南京道,稱得上是遼朝的中流砥柱。然而,當遼朝面臨滅頂之災時,耶律大石成為又一場內訌的主要成員。


耶律大石忠於遼王朝,但天祚帝棄國家於不顧的行為深深地刺痛了他。此時的他,將另立新君視為挽救遼王朝的重要舉措。耶律大石並沒有意識到,在國家即將破滅的危急關頭,這種另立中央的舉動也是對遼王朝的致命打擊


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金帝國的擴張


1122 年,耶律大石等人在南京析津府擁戴耶律淳為皇帝,改元建福,降天祚帝為湘陰王。這就是北遼政權。北遼政權得到許多契丹貴族的擁護,然而由於處於宋和金的強力夾擊之下,形勢已異常嚴峻。


耶律大石被委任為西南路都統,統領軍隊。他的英雄氣魄和軍事才能得到了展示,一度大敗宋軍。然而,怯懦的新皇帝耶律淳不久即在恐慌中死去。北遼雖然擊敗了宋軍的進攻,但抵擋不住女真的銳兵。南京失陷,北遼難以為繼。

在北遼這個小朝廷投靠誰的問題上,出現了爭議。一部分主張降宋,一部分像西王蕭幹,主張直接到他的地盤西王府去,而另一部分像耶律大石主張轉投天祚帝。


耶律大石為什麼這麼考慮呢?其實這是為遼朝的命運考慮。降宋這個出路顯然不行,因為降宋還是意味著遼朝消失。到西王蕭幹那個地方去的話,當然西王蕭幹也是統治集團的內部人物,但那畢竟不是契丹本族的地盤。這個時候要保持遼朝的正統,使這個王朝能夠延續下去,這杆大旗就只剩下了天祚帝


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耶律大石(1087—1143年),建立西遼,延續遼祚


耶律大石參與了建立北遼的活動,對天祚帝來說,無疑這是一種背叛。但在北遼即將瓦解之時,耶律大石意識到,再不和天祚帝合兵一處,加強力量,遼朝就徹底完了。於是,他冒著被殺的危險,投奔西部的天祚帝。


天祚帝質問耶律大石怎敢另立山頭。耶律大石回答:“陛下放棄國家而出逃,使黎民塗炭。即便立十個耶律淳,也都是太祖的子孫。難道不比向他人乞求活命強嗎?”天祚帝無言以對,赦免了耶律大石並任命他為都統。兩支力量的團結,給了遼王朝最後的希望。天祚帝又招攬了一些部落,迫切地想要出兵,馬上收復失地。


耶律大石保持了冷靜,認為遼軍當前的力量根本不是金軍的對手,急於求戰,絕非上策,應該積蓄力量,待時而動。然而天祚帝執意出兵,遼朝內部再次出現無法調解的爭執。最後,耶律大石憤然出走。這應該是遼朝的最後一次內訌


不聽耶律大石勸告的天祚帝很快被金軍擊潰,不得不四處逃竄,飽受飢餓、寒冷之苦,最終於1125年

被金軍俘虜。三年後,天祚帝病死在白山以東的囚所。遼朝滅亡。


遼國貴族太能作了!跟司馬氏八王之亂有得一拼,與金兵臨陣都要發動政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