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富邑:邊撈金邊甩鍋,合適嗎?

酒狐說:

任何一個行業的頭部企業應該具備更多對市場的敬畏,對消費者的尊重,對行業的擔當。


11月7日,海外媒體《BUSINESS DAILY》一則關於對TWE集團CEO Tim Ford採訪報道引發了行業熱議。

三問富邑:邊撈金邊甩鍋,合適嗎?| 酒斛發現

一方面,Tim Ford 文中表明瞭:在非常時期,富邑在中國市場繼續積極的建設態度。

另一方面,文章中一句:in China. where the corovirus originated. (新冠病毒來源的中國)引發了行業人士及消費者大量的不滿。


富邑中國火速發佈官方聲明:

富邑葡萄酒集團注意到社交媒體上出現了關於我們的富邑葡萄酒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Tim Ford 先生稱新型冠狀病毒始於中國的不實言論和報道。

對此,我們嚴正聲明Tim Ford先生從未發表過上述言論。該言論為原報道所屬媒體的觀點。

在11月6日刊登的The Advertiser 媒體報道的原文中,所有 Tim Ford 先生所發表的觀點均已使用引號標出,而指稱“新型冠狀病毒始於中國”的言論並無引號,這是媒體的觀點。在社交媒體上相關不實信息的傳播是由翻譯的錯誤引起的。

多年來,富邑葡萄酒集團通過團隊、合作伙伴、客戶和消費者,與中國建立了長期和互相尊重的關係,我們一直致力於在中國建立繁榮、多元化的葡萄酒文化。

三問富邑:邊撈金邊甩鍋,合適嗎?| 酒斛發現

總結內容就是:

1.不是我說的,至少帶引號裡不是我說的;

2.都是社交媒體翻譯的錯;

3.我向來對你們很好,不是嗎?


面對一大波品牌輿情,富邑的做法盡顯趾高氣昂,把鍋能拋多遠就拋多遠。筆者不禁要問:富邑,在這件事情上,請捫心自問,自己一點責任沒有嗎?


一問富邑:引號裡不是你說的,文章就和你沒關係嗎?


眾所周知,對於任何一家正規的企業,對於媒體的商業評論都有嚴謹的發佈流程,何況是富邑這樣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葡萄酒頭部企業之一,更何況是這家最具影響力企業掌門人的採訪。

富邑的市場媒介有多“職業”,字字推敲,堪比逐粒粒選,品牌出口有多嚴苛想必只有富邑自己最清楚。

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印有:“新冠病毒來源的中國”的媒體報道,伴隨著TWE、Tim Ford 的商業採訪暴露在全球公眾的眼前——富邑沒有責任嗎?

三問富邑:邊撈金邊甩鍋,合適嗎?| 酒斛發現


二問富邑:都是媒體和自媒體的錯,你沒問題?


是的,富邑可以聲明表示:由於沒有加“引號”,本文的態度和媒體的態度不同。那請問:你選擇發聲的載體評估過嗎?時機對嗎?你對發聲的媒介向來“職業”的發佈原則呢?如果不是中國消費者自媒體曬出來這段言論,你首先拿到的這份媒體面對:“in China. where the corovirus originated. ”赫然出現在屬於富邑集團的商業採訪中——是不是黑不提白不提就過去了?

三問富邑:之於中國合作伙伴乃至消費者,你向來對他們很好,不是嗎?

20年前,通過名特、富隆、美夏、ASC等眾多知名進口商的運作,富邑特別是通過奔富產品線收穫到了中國市場最大的紅利。奔富在中國的成功,是進口酒葡萄酒發展歷程中現象級的案例。有相關數據顯示:

富邑集團最大的市場是北美、南美,佔其淨收入的40%左右;其次是亞洲(26%)、大洋洲(21%)以及其它地區。從各地區的銷售情況來看,富邑集團在美洲的淨收入增長僅為1.3%,而在亞洲的增長是7%,後者的預估收益更是增長了約19%,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值得一提的是,富邑集團在2019財年,亞洲地區便以淨銷售收入增長35.6%,息稅前利潤增長48.7%,利潤2.935億澳元領跑。其中,將近50%銷售都依靠中國市場完成。

對於這樣一個賺錢賺得盆滿缽滿的市場,撈金甩鍋雙第一,您覺得合適嗎?


但由於奔富的“太成功”,卻越發推動了富邑對於“奔富”品牌無止境、無截止的紅利企圖——搭售、開標等等通過對供應端的調控不斷擠壓、試探商業端的利益空間。富邑對中國市場有多好,和富邑合作過的企業心知肚明想必更有發言權。這裡我們只借用著名葡萄酒專家、世界十大影響力釀酒顧問李德美先生在微釀此前發佈的《富邑北美受挫官方回覆,中國市場會否重蹈覆轍?| 微釀觀察》對富邑的留言:

三問富邑:邊撈金邊甩鍋,合適嗎?| 酒斛發現


蜘蛛俠告訴我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任正非說過:如果你想當這個行業的領導者,就要幹行業領導者該乾的事情。

可,富邑,你作為進口酒、澳洲酒雙料的頭部老大,對行業的敬畏、對中國市場的擔當、對消費者的尊重在哪裡呢?

何況,特別的時間,還有千百個澳洲酒品牌,你作為產區的“帶頭大哥”,所作所為,又會對這個群體起到何種積極抑或負面的效應呢?


有的“鍋”可以甩,吃飯的“鍋”建議別輕易甩。——富邑,你同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