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某馨”怎麼了

許某馨的事情已經過去半月有餘,這期間幾乎所有的人都在關注,然而關注的結果基本可以用“無果而終”形容。難道真的就這麼過去了嗎?

“許某馨”怎麼了

其實要說一件事,本來就是小事,然而在不同的時間點點燃,就成了性質不一樣的事情。作為成年人,許某馨已經二十歲,像很多說話不假思索的孩子一樣甩個狂話,大話,甚至是氣話都可以理解,耍耍脾氣再正常不過,但是父母的本事和能耐不可以隨意“掏”出來,掏出來就摁不進去了。

如今因許某馨事件網上打卡的可以說是數以萬計,大家這麼抖精神,不是為了懲罰許某馨,而是要出真相,這是一個毀三觀,幾乎是毀滅三觀,叫人捉摸不透的的“故事”。

上月底,國際疫情正是密集爆發的時刻,我們也不能獨善其身,每天要防止倒灌,邊口都是全身而戰,不僅是為了鞏固多月以來的成果,更是要持續性保護大家生命安全。就是在這個全民參與的惡戰之中,許某馨說出了傷國人心的話,接下來還補了幾刀,可謂刀刀入肉,針針見血,叫人心寒。

“許某馨”怎麼了

用惡劣粗鄙的言語評論李文亮消息、炫耀自己父母有錢有門路、招搖自己出生的平臺等等、後續又攻擊留學生回國集中隔離的措施及條件;

罵同胞“軟骨頭”、“賤骨頭”。自稱“恨國黨”。人們不禁要問,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成長軌跡,讓一個本該品學兼優、斯文高雅、愛國愛家的留學生,變成人們面前言語粗俗,性情乖張,大是大非上“拎不清”的“恨國黨”?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魯迅

“許某馨”怎麼了

然而個人操守出問題的人有之,壞事做盡貪一時口腹之慾有之,一心害人專門利己者有之。正所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們不能保證每個人的個性特點或張或含,但作為社會人,基本的品德是應該有的,而且在海晏河清的環境中反覆抖出家庭實力,以一人之倔強撬十四億國人的憤慨者,中國古今,尚難找到二者。

如今要靠網絡力量興起一件事,只是分分鐘的事,但要平息一件事,實難為之,要知道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許某馨玩弄這件事時輕鬆之態令人咋舌,完全在鼓掌之中,多少人“揪”著不放,除了因為一連串的憤慨外,更為緊要的想必是出於對其背後巨大而陌生的實力天生的好奇與期待結果。

本著天性,這場能讓媒體偃旗息鼓的“冷”下來的操作,想必不會像往常驚怵三觀的事件就那麼輕鬆堙沒,即便如此,人們心底依然沉寒三尺,若不把這件事打聽清楚,難道大明建文帝朱允炆,大活人丟了,就那麼丟了?而且丟的可不是一個尋常人。

“許某馨”怎麼了

時間推移,洗白的力度日益加大,但打卡的網友依然熱情不減,他們的堅持不是小丑過街或小市民聒噪,而是責任心的堅守。在國際上,我們一直都是砥礪前行的勞模。面對詭詐的西方博弈,維護清良秩序一直是我們的初衷和寫照。在這個爬坡或越過灘塗的重要節點,應該抱團取暖,靠集體智慧,全速同行!

許某馨及後來的愛爾蘭留學生黃嘉毅事件,乃至武漢FF日記都是不合時宜的,儘管沒有觸碰法律條文,但完全不失為故意“誤殺”孃親的偽操作。世界風浪不止,小我者當作好自己,才算是一個不至於陷入自私之人的行列,不自私就是成全別人,優質了全體。

俄國著名作家西比利亞克說過;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麼他一生裡,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

“許某馨”怎麼了

有哲人也說過,審判要是沒有到來,那它一定是準備得太多,搞不好是遲到了,但絕對不見得會缺席!正如大法官休尼特所說“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