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無私援助 牢記使命紮根奉獻

不忘初心無私援助 牢記使命紮根奉獻

王珏在門源縣仙米鄉橋灘村慰問貧困戶。照片由王珏提供

青羚網訊(記者 李雪萌)三年念茲在茲,人在心在情亦在。來自中糧集團的援青幹部王珏現在頭上更增白髮,皮膚變得黝黑,已完全成了一個“青海人”。

2016年7月,作為中糧集團第三批援青幹部,王珏正式開啟援青之路,擔任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副縣長。任職以來,王珏努力克服生活不便、環境艱苦等各方面的困難,忠於職守、無私奉獻,情灑高原、無怨無悔,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助力門源縣脫貧攻堅和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精準幫扶解難題

“集團發出通知選拔援青幹部時,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青海是我一直嚮往的建功立業寄情的沃土。”踏上青海之前,王珏查閱了大量門源縣的資料,並積極和集團第二批援青幹部深入交流,總結經驗。做好充足的準備後,王珏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援青之路。

“只有儘快走遍門源縣,走進群眾家中,完全瞭解縣情民情,才能找準援助著力點,真正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為了儘快有效開展工作,王珏沉下心、靜下氣、俯下身,分秒必爭,陸續對機關、企業、鄉鎮、村社區和農戶進行走訪和調研,問詢瞭解當地資源、生產、生活、工作等綜合情況,掌握第一手信息,工作思路也逐漸明瞭。

通過前期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總結歸納,王珏認為援青工作要少一點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加強、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求,是最基本、重要的工作。

門源縣8個鄉鎮獸醫站辦公用房年久失修,房屋多為磚混結構平房或二層樓,加之2016年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出現牆體裂縫、牆面脫落、後牆塌陷等,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王珏向中糧集團申請,調撥援助資金260萬元用於“門源縣鄉鎮畜牧獸醫站重建維修項目”,該項目實施後,惠及貧困村36個,貧困戶2330戶,貧困人口8278人;

針對門源縣有20個貧困村23個衛生室達不到脫貧驗收要求的實際,王珏積極推動實施“門源縣脫貧攻堅貧困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項目”,新建衛生室14個、擴建5個、維修加固4個,惠及相關村5529戶、25330人;

門源縣泉口鎮是青海藏區連片深度困難鄉鎮,後溝村、沈家灣村均屬深度貧苦村,兩村地處腦山地區,山大溝深,生產生活設施條件差,缺乏基本的生存條件,縣委、縣政府決定計劃以集中安置的方式對後溝村262戶、993人、沈家灣村175戶594人,進行易地搬遷安置,徹底改善當地群眾的生存條件,鞏固脫貧問題。王珏心繫群眾,深入一線,與他們促膝交談,瞭解他們的安危冷暖,傾聽他們的呼聲建議,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向中糧集團申請300萬元,助力實施“泉口鎮後溝村、沈家灣村易地扶貧搬遷配套基礎設施項目”,為改善群眾生活貢獻一份力量。

同時,協調中糧集團撥付門源縣65萬元。王珏與當地黨委、政府研究,幫扶救助貧困黨員86名,共計16.34萬元;實施幫扶學生245名,共計48.66萬元。

……

“來到門源縣,我深刻學習、領悟到‘兩彈一星’精神,同時也更加感受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機遇難得,更加堅定作為中糧集團援青幹部不辱使命、不負期望的堅定信心。缺氧氣不能缺精神!援青幫扶就是要向基層傾斜、向民生傾斜、向群眾傾斜,從最基礎、實際的工作做起,真正幫助到當地群眾!”王珏由衷地說。

產業幫扶探新路

提高自我發展能力,變“輸血”為“造血”,變“扶貧”為“扶智”,是解決門源縣長遠發展的根本所在,產業援青是增強當地自我發展能力的根本之策。

三年來,王珏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建議由中糧集團主管部門幫助組織協調,開展門源縣幹部到中糧集團及所屬專業化平臺公司進行多層次交流學習,邀請中糧集團領導和有關專業化平臺公司到當地進行針對性調研。以門源縣現代生態農牧、特色產品加工、文化旅遊、健康養生四大產業為支撐,協調中糧肉食、蒙牛乳業、中糧營養研究院、中糧飼料、中糧我買網和中糧可口可樂蘭州公司等企業、平臺,來門源縣調研相關資源情況,並積極發揮所在產業、渠道、品牌優勢,探索和推進產業幫扶。

2018年,王珏將中糧集團第二批援助資金150萬元,與山東援建門源縣農牧區電子商務發展資金240萬元整合,實施“縣電子商務體驗中心項目”,建成運行鄉鎮電商服務站12個,實現鄉鎮電商服務站全覆蓋;建成運行村級電商服務點70個,其中44個貧困村實現全覆蓋。

“門源縣電商發展不可小覷,很有潛力,是今後產業轉型、發展的重點方向。”

在王珏和縣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依託農牧產品資源優勢,精心打造了高原油菜花蜜、高原牛羊肉、有機菜籽油等一批精品網貨,全縣註冊商標數達330件。同時,與京東、淘寶等大型電商平臺進行了深入合作,開通了京東門源特產館、大美青海·花海門源淘寶旗艦店等,上線五大類40餘款產品,設計完成了門源縣電商區域公共品牌,開通門源電商微商城並幫助企業和個人開通網店100餘家,2018年,全縣完成線上交易額2000餘萬元。

王珏還積極組織門源縣特色產品參加中糧集團北京總部扶貧日活動,並將產品上線中糧集團我買網扶貧專區。

“今年,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將在門源調研的基礎上,重點推動在青稞產業上與中糧青稞食品研發工作的對接,在條件具備時幫助門源縣青稞生產企業研發產品,並在當地蜂蜜、菜籽油檢驗方面予以支持。我認為,未來在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工作的同時,要努力爭取門源縣在礦泉水、電商、乳業等領域與中糧集團加強產業對接、拓展業務合作,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農牧民脫貧致富。”王珏對門源縣的產業發展充滿自信。

開啟援青新篇章

在青生活工作三年,有說不完的故事,剪不斷的情絲。王珏早已把青海當作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對青海的山山水水和各族群眾都充滿了感情。在2019年7月,第三批援青幹部任期結束時,他主動申請延期任職,繼續作為第四批援青幹部留在門源縣,“很多工作剛打開新局面走上正軌,這個時候我不能走。”對於未來的援助幫扶,王珏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2019年12月中旬,在王珏的努力爭取和中糧集團的全力支持下,中糧貿易啟動消費扶貧工作,與門源縣確定38.5萬元員工福利採購訂單,並於今年1月寄發當地產品。

“我是想在與中糧集團總部和中糧貿易前期對接的基礎上,完善消費扶貧對接機制,確定工作運行模式,完善當地電商渠道的消費服務支撐功能,確保有質量保證的產品按時發送到購買者手中,待取得成熟經驗後,逐步向集團其他專業化公司或區域推廣。”王珏說。

除此之外,王珏注意到門源縣學前教育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學前教育仍是各級教育中的薄弱環節,特別是農牧區各鄉村學前教育裝備不足的主要問題,經過協商討論後,門源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2019年度中糧集團的500萬援助資金,全部用於支持門源縣學前教育條件提升改善,用於購買門源村級幼兒園玩教具、設施設備、建設活動場地等,共涉及幼兒園46所,其中深度貧困鄉鎮幼兒園31所,貧困村幼兒園15所。同時,今年計劃繼續援助兩個深度貧困鎮及其他鄉鎮村級幼兒園校園玩教具、水電暖及排汙、圍牆、校門、廁所、活動場地等建設,以及設施設備配置,改善村級幼兒園的教學條件,切實推進城鄉學前教育資源均等平衡,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根據教育工作需要,門源縣已與中糧置地建立工作聯繫,針對當地提出的城投公司智力人才方面需求,先期通過專項培訓和調研,逐步開展深入交流,尋求對接幫扶的有效模式。

“三年多的時間,青海和中糧集團的互訪更多了,交流更廣了,對口支援的視野更寬了,我感到很欣慰。在我看來‘援青’一方面是援助、幫助青海發展,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鍛鍊,應該把援青工作當作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在豐富生動的實踐中磨鍊意志、砥礪品格、增長才幹,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今後,我將繼續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擔負起援青職責,為鞏固門源縣經濟社會更好的發展貢獻力量。”王珏真誠地說。

作者:李雪萌 來源:青海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