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大行業看外貿企業的下半場戰疫

從五大行業看外貿企業的下半場戰疫

外貿企業剛經歷了國內疫情帶來的上半場供給衝擊,又要經歷海外疫情帶來的下半場需求衝擊。外需衰退和供應鏈中斷同時發生,在需求端,衝擊主要發生在出口依賴度較高的行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紡織品;部分可選消費品;部分機電設備;部分金屬、非金屬、化工製品等)。

在供給端,供應鏈收縮主要影響加工貿易佔比較高的行業,疫情緩和後會有較快恢復。如果2020年OECD經濟增速降至0%/-1.5%/-3%,國內出口增速可能降至-10%/-20%/-30%。


一、海外經濟衰退對中國全年出口和經濟增速的影響估計

國內出口企業剛在1季度經歷了疫情帶來的供給衝擊(開工難、復工復產難,1-2月出口增速-15%、工業增加值增速-13.5%),又將在2-3季度經歷海外經濟衰退帶來的需求衝擊(訂單砍單),壓力至少會持續到今年4季度。

定量來看,OECD實際GDP增速每下滑1%,國內出口增速(美元計價,下同)平均下滑6-7%。2009年OECD實際增速因經濟危機從2008年的0.3%降至-3.5%,相比之下,此次新冠疫情導致各主要經濟體經濟活動同時“拉閘”,短期的經濟增速下滑幅度可能接近或大於2009年。如果2020年OECD經濟增長從2019年的1.6%降至0%/-1.5%/-3%,則國內出口增速可能降至-10%/-20%/-30%。

由於出口對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進口都有影響,因此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並不如國民經濟恆等式GDP≡C+I+G+X-M所展現的那麼簡單。根據林毅夫(2003)的測算,20世紀90年代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約為0.1,即出口每增長10%可促進國內經濟增長1%。就可比性而言,2019年的外貿依存度(進出口金額/名義GDP)為31.8%,稍低於90年代均值34%,但一般貿易佔比為57.8%,高於90年代均值47.3%,考慮到一般貿易對國內增長的帶動高於加工貿易,當前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彈性可能接近或略高於90年代水平。

照此估算,剔除價格因素後,2020年出口-10%/-20%/-30%的衝擊可能導致國內實際GDP增速下滑0.8%/1.5%/2.2%。


二、外需收縮對中國出口產業的影響對比

海外經濟衰退對中國出口產業的影響分為兩部分:一是海外疫情對外需的影響,二是外需對中國出口產業的影響。參考國內1-2月的經濟數據,疫情主要衝擊可選消費和投資,對必需消費的影響不大。所以海外疫情對中國出口產業鏈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可選消費品(非必需消費品)和資本品(用於生產的機器設備等)。

外需對中國出口產業的具體影響可以用出口依賴度來衡量。一般來說,商品的出口依賴度越高,受外需下滑的影響越大。參照投入產出表,我們用“出口/(國內產出+進口)”衡量出口依賴度,即某種商品的外需佔總需求的比重(國內產出+進口≡國內使用+出口)。

根據2017年投入產出表所計算的84種出口商品的出口依賴度如下表所示,其中出口依賴度較高的商品為以下五類:

1.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通信設備,計算機,廣播電視設備和雷達及配套設備,電子元器件,視聽設備;

2. 紡織品:紡織製成品,紡織服裝服飾,鞋,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針織或鉤針編織及其製品;

3. 部分可選消費品:傢俱,家電,文體娛樂用品,工藝美術品;

4. 部分機電設備:文化辦公用機械,輸配電及控制設備,泵、閥門、壓縮機及類似機械,電機,儀器儀表,物料搬運設備,化工、木材、非金屬加工專用設備,電池,鍋爐及原動設備;

5. 部分金屬、非金屬、化工製品:陶瓷製品,橡膠製品,金屬製品,塑料製品。


從五大行業看外貿企業的下半場戰疫


三、海外供應鏈停產對出口產業的影響

出口產業除受外需影響之外,還受到海外供應鏈因疫情導致停產減產的影響。貨物出口分為一般貿易出口和加工貿易出口,一般貿易出口的原材料和設備等主要來自國內,加工貿易出口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和設備需要依靠進口,出口受外需和海外供應鏈停產減產的雙重影響。2019年,與加工貿易出口相關的來料、進料、設備等進口金額佔總進口額的20%。

近20年我國加工貿易佔比逐漸降低,從1999年的高點57%降至2019年的29%,但不同出口品之間的差異較大。加工貿易佔比超過30%的出口品包括:

1. 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計算機制造、通信設備製造、電子器件製造;

2. 儀器儀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等通用儀器儀表製造、環境監測/運輸設備/地質勘探/導航測繪/電子測量等專用儀器儀表製造、光學儀器製造;

3. 造紙印刷和文體教育用品;

4. 交通運輸設備:汽車製造、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製造等;

5. 電氣機械和器材:電機制造、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等。

從五大行業看外貿企業的下半場戰疫


圖1:2018年各類出口品加工貿易金額佔比

以上加工貿易佔比較高的製造業,均不同程度涉及高技術設備和零部件製造,部分設備和原材料的國產化率低,進口依賴度高。我們計算了上述行業相關進口品主要來源國家/地區的進口金額佔比,並結合了進口比重較高地區的疫情情況,得出疫情對於相關出口產業的海外供應鏈影響結果如下(注:Other Asia在UN Comtrade中指中國臺灣等其他未提及的亞洲地區):

1. 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受疫情影響:中低)

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加工貿易出口佔比高達64%,遠高於其他出口品類,主要原因是半導體及相關產業設備和零部件的自給率低。半導體的供應鏈高度全球化,一個地區的運營限制造成的短缺,無法輕易通過其他地區的生產來彌補。

半導體產業鏈中游的的芯片設計企業以研發人員為主,能在一定程度實現遠程辦公。半導體產業鏈中游的芯片製造企業,對生產線的潔淨度要求極高,工作人員原本作業時就需身著隔離服,大多可以做到不停工。因此半導體產業主要面臨的是原材料供應不足或交付延遲的風險。

從半導體產業的相關進口來源國比重來看,中國臺灣、韓國、日本、美國以及東南亞國家(代工廠出口組裝產品)是主要進口來源地。目前日韓疫情造成大規模停工停產的風險暫時可控,東南亞國家累計確診人數不多,供應鏈收縮對行業出口的衝擊尚不明顯。

考慮到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出口佔國內總出口金額的比重接近30%,且60%以上的出口依託於進口,後續應密切關注日韓東南亞等國的疫情發展情況。近期韓國疫情有所好轉,但3月24日以來日本新增確診人數有快速上升的勢頭,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近期新增確診人數也有抬頭跡象。

從五大行業看外貿企業的下半場戰疫

圖2:半導體產業相關進口來源國金額佔比


交通運輸設備的加工貿易出口佔比為36%,其中汽車零部件的相關進口主要來自德國和日本,合計佔比接近60%,此外還有約17%來自韓國、美國和法國,進口集中度較高。

3月中旬以來戴姆勒、寶馬、大眾等已經關閉所有或大部分歐洲工廠以及部分美國工廠,通用、福特已經關閉所有美國工廠,日本和韓國的工廠關閉/停產規模暫時不大。大規模停工面臨巨大的固定成本,因此近期部分車企正在討論4月復工的可行性。但即便復工,工位間距拉大、生產設施頻繁清洗消毒等也將降低生產效率,因此進口自歐美的汽車零部件相關出口將受到較大沖擊,進口自日韓的相關出口受影響暫時可控。

3. 航空航天器及其零件(疫情影響:較高)

航空航天器及其零件也屬於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相關進口超過半數來自美國(波音),還有28.5%和12.7%來自法國和德國(主要是空客),進口集中度非常高。

3月下旬,波音公司關閉了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的埃弗雷特工廠,該廠是波音公司乃至全球最大的飛機組裝工廠;近期空客西班牙工廠將全面停產,英國和德國工廠也將停產3周,法國圖盧茲總裝工廠的員工在崗率降至10%-15%。

儀器儀表製造業的加工貿易出口佔比為38%,相關進口品主要來自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美國和德國,合計佔比接近75%,後續要繼續跟蹤日本韓國以及美國歐洲的疫情進展。

電氣機械及器材的加工貿易出口佔比為31%,其中電機制造業的相關進口主要來自日本和德國,各佔比約20%,韓國和美國合計佔比13%,進口集中度不高。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的相關進口結構與電機類似,來自日本和德國的進口超過4成,其他進口分散在韓國、中國臺灣、美國、東南亞各國等。

無論疫情這場仗怎麼打,始終還是會過去,中國終歸還是世界的工廠,中國外貿行業始終是支撐中國貿易的三大行業之一,利用國外疫情客戶在家辦公,你同樣抓住機會利用圖靈搜開發積攢客戶:|(http://t.cn/Aig5RWJt)等疫情過去,積攢的客戶直接開單,你依舊是外貿行業的太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