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2001年10月27日下午,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北京天倫王朝飯店隆重舉行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2001年10月27日下午,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北京天倫王朝飯店隆重舉行,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2001年10月27日下午,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北京天倫王朝飯店隆重舉行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2001年10月27日下午,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北京天倫王朝飯店隆重舉行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2001年10月27日下午,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北京天倫王朝飯店隆重舉行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2001年10月27日上午,中韓日三國佛教代表在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塔下共同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法會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2001年10月27日上午,中韓日三國佛教代表在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塔下共同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法會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中韓日三國佛教代表簽署協議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2001年10月27日晚,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圓滿宴會在天倫王朝飯店舉行


「新聞」第四次中韓日佛教交流會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京舉行

2001年3月30日,中韓日三國佛教界人士舉行趙樸初居士功德碑揭幕儀式

當代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社會財富空前增長,但環境破壞、生態失衡、貧富差距加大、價值失範、不同文明的衝突與局部戰爭不斷等問題也更加突出。因此,維護世界和平與加強環境保護,依然是21世紀全人類面臨的最重大的課題。而佛教慈悲平等、緣起性空、自他不二、依正不二的思想正是促進環保與和平的良方。為此,中韓日三國佛教界代表在新世紀之初的金秋再次聚首北京,共同探討和呼籲環保與和平,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

10月27日上午,中國、韓國、日本佛教界代表在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塔下共同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法會。法會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法師主持,首先是中方誦經,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一誠長老主法,上海市佛教協會秘書長照誠法師宣讀“和平祈禱文”;接著是韓方誦經,由韓國佛教代表團團長慧草長老主法並宣讀“和平祈禱文”;最後是日方誦經,由日本佛教代表團團長小林隆彰長老主法並宣讀“和平祈禱文”。法會莊嚴隆重,再次向世人表達了三國佛教界愛好和平、維護和平的堅定立場。

法會結束後,聖輝法師、慧草長老、小林隆彰長老和國家宗教事務局楊同祥副局長在靈光寺共同為中韓日三國佛教界舉辦的“僧侶鏡頭中的環保”攝影展剪綵揭幕,當天就有數千人觀看了展出。

這次攝影展共展出中韓日三國佛教界以環保為主題的攝影作品一百七十餘幅。地處不毛之地的中國南尼曲德寺、風光如畫的韓國慶州佛國寺、矗立入雲的日本藥師寺西塔……三國僧侶們用相機紀錄下三國名寺的四季美景、晨曦夕照。雖然國度不同,但僧侶們的攝影作品取材卻有相似之處:一幅中國僧人拍攝的母猴為小猴哺乳的照片《相依》,透出濃郁親情;在韓國僧人的作品中,也有一幅鳥媽媽看護三隻小雛鳥的作品,題名《親人之愛》。韓國的一幅《海鷗與垃圾》,潔白的海鷗棲息於垃圾堆上;中國的一幅《寺前的屠殺》,一個捕獵人正在鮮血淋漓地剝著獵物的毛皮;另一幅中國的《死不瞑目》,一對被獵殺的貓頭鷹,死後仍雙眼圓睜。不過更多的作品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一群海鳥慵懶地在岩石上棲息,名為《休息》;草叢中一隻孤單膽怯的小鹿,名為《流浪兒》。在僧侶的鏡頭下,大自然是那麼如詩如畫,生靈們是那麼的恬然自得。人們從這些攝影作品中可以一窺佛教對生靈的關愛,對和諧自然、美好環境的嚮往與重視。據悉,這是中韓日三國佛教界首次舉辦攝影展,這些作品還將赴韓國、日本展出,並出版畫冊。

27日下午3時,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暨“佛教與環保”演講會在北京天倫王朝飯店隆重舉行。國務委員司馬義·艾買提,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兆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副局長楊同祥,中央統戰部二局局長常榮軍蒞會致賀。來自中國大陸、韓國、日本佛教界的代表和首次應邀出席會議的香港、澳門、臺灣佛教界代表以及各界嘉賓40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法師主持。他說,中韓日三國佛教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悠久的友好交流傳統。近年來,三國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又有了長足的發展。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迄今已進行到第三輪。在新世紀之初,三國佛教界朋友再次聚會北京,來自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的法門兄弟也一同參加盛會,共同探討“佛教與環保”的議題,這是前所未有的殊勝因緣。在此我們不由緬懷三國佛教“黃金紐帶”關係的締造者、已故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正是在他老人家的倡導下,由中韓日三國佛教界大德攜手努力,才促成了今天的盛會。淨慧法師提議全場起立,為趙樸老默哀一分鐘。

國家宗教事務局葉小文局長在會上宣讀了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給大會發來的賀信。賀信讚揚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活動致力於發揚趙樸初先生所首倡的三國佛教界之間的“黃金紐帶”關係,為鞏固和加強三國人民的傳統友誼,為亞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積極努力。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刀述仁居士代表中國佛教協會致詞。他說: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大會在上個世紀已經召開過兩輪,本次會議是新世紀的第一次,也是會議發起人、本會已故會長趙樸初居士去世之後舉行的第一次,意義重大。他指出,趙樸老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提出的“黃金紐帶”的傑出構想,將作為三國佛教友好交流大會的思想靈魂與大會同在,將作為佛法適應新時代的熊熊慧炬而永遠照耀人們的心田。

在談到本次會議的主題時,刀副會長說,環境保護是一個世界性問題,我們完全可能運用佛教的原理,對這方面的現有理論進一步予以豐富和充實,在淨化心靈這個最根本和核心的層面有所建樹、有所創造。

最後他特別指出:“本次會議榮幸地邀請到來自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三地佛教界的嘉賓們。他們的光臨,使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大會錦上添花。中國臺灣海峽兩岸三地以及內地三大語系、四大名山和部分著名寺院方丈的共同蒞臨,使中國佛教界第一次以空前團結統一的新面貌出現在國際舞臺上。”

在隨即舉行的“佛教與環保”演講會上,中國佛教代表團團長聖輝法師率先作基調發言,清遠法師、道真法師、智宗法師分別作了題為“佛教的環保理念及其實踐”、“佛教與環保”、“倡導綠色文明,共建美好家園”的補充發言。接著,韓國代表團陽山法師作基調發言,韓國天台宗金道彥、太古宗法顯、真覺宗姜浩堂分別作了題為“佛教與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是新的佛教戒律”、“人的心性與環境保護”的補充發言;最後,日本代表團團長小林隆彰長老作基調發言,日本法相宗安田奘基、曹洞宗稻村秀樹分別作了題為“佛教與環境保護”、“環境即自己”的補充發言。他們的演講,揭示出當今人類面臨的生態與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佛教的環保理念及其不朽價值,並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中國法師提出,不僅要注重“自然環保”,還要注重“心靈環保”,並對治理汙染人類心靈、危害社會的“法輪功”邪教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當晚18時30分,在天倫王朝飯店舉行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圓滿宴會。宴會由中國佛教協會刀述仁副會長主持,國家宗教事務局葉小文局長、韓國天台宗總務院長田雲德長老、日本代表團團長小林隆彰長老、臺灣中臺禪寺住持惟覺長老分別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中韓日三國佛教界同人、各界嘉賓共同舉杯,祝賀第四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圓滿成功,祝願中韓日三國佛教“黃金紐帶”關係在新世紀再鑄輝煌!

10月26日晚,第四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聯絡委員會會議在天倫王朝飯店舉行,中韓日三國佛教界領袖們就未來進一步加強三國佛教界的友好交往事宜進行了協商,並達成協議。10月27日晚,聖輝法師、陽山法師和小林隆彰長老分別代表中韓日三國佛教界在協議書上籤了字。

本次會議受到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0月26日下午,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中南海會見了中韓日三國(包括港澳臺地區)佛教界主要代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王兆國也於當晚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並宴請了參加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的三國佛教界代表。

與前兩輪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相比,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為首的香港佛教代表團、澳門普濟禪院住持機修法師和以中臺禪寺住持惟覺法師為首的臺灣佛教代表團,這樣兩岸三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佛教界首次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國際會議,中國佛教界以空前完整與團結的陣容出現在國際佛教活動之中,這是過去沒有過的。10月25日下午,中國佛教協會召集前來參加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佛教界代表,舉行首次兩岸三地佛教界座談會。刀述仁副會長主持座談會並致詞,他首先介紹了中國佛教協會已故會長趙樸初居士提出的三國佛教“黃金紐帶”關係構想的緣起,並指出:佛教這一“黃金紐帶”既然能將一度關係緊張、互不往來的中日、日韓、中韓佛教界團結起來,今天沒有理由不能把我們兩岸三地佛教界團結起來。自1995年召開首次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以來,香港、澳門相繼迴歸祖國,我們與臺灣佛教界的往來日益加強。中韓日三國和兩岸三地佛教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如果我們團結起來,一道來弘揚佛法,共同研究和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對佛教、對國家、對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家宗教事務局葉小文局長在隨後的講話中說:中韓日三國佛教有深厚密切的淵源關係,趙樸老將之比喻為“黃金紐帶”。佛教交流是中韓日三國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迄今已舉行到第三輪,與第一輪大會時不同,香港、澳門已經迴歸祖國,因此中國佛教協會考慮應該將港澳臺三地佛教界的代表請來。今天的座談會既是一次會前之會,又是會中之會,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兩岸三地雖然彼此的社會制度有所不同,畢竟是一個民族一家人;兩岸三地的佛教更是一脈相承、同根同源。大陸佛教界與港澳臺佛教界的友好交流近年來日盛一日,合作舉行了許多重大活動。臺灣佛教界對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臺灣有位法師說,祖國統一大業,有佛法就有辦法。惟覺法師也說:三通未通,宗教先通;宗教未通,佛教先通。今後兩岸三地佛教界要提升交流層次,在“三互”的原則下(互不干涉、互不隸屬、互相尊重),共同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貢獻,共迎中華民族全面振興的美好未來。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在發言中說:香港迴歸後,特區政府首次將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節列為公眾假日,使香港百萬佛教徒皆大歡喜。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可以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許多問題。中韓日三國都信仰大乘佛教,三國佛教徒攜手合作,共同來弘揚佛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趙樸老倡導三國佛教“黃金紐帶”關係,真是功德無量。樸老人雖逝世,但精神永存。

臺灣中臺禪寺住持惟覺法師說:今天的世界動盪不安,其原因就是由於缺乏共識。各國、各民族的社會背景、文化觀念、宗教觀念差異很大,不容易達成共識。要想達到世界和平,就必須尋求共識。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就是尋求在佛教界達成共識。建議今後兩岸三地佛教界每年召開一次這樣的座談會,深入交流,擴大共識,共同促進世界和平。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法師指出,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自1995年至今已經舉辦到第三輪。以往歷次會議加深了三國佛教界的傳統友誼,並賦予了新的內涵,但缺憾是沒有港澳臺佛教界代表參加。進入新世紀新千年,我們邀請到香港、澳門、臺灣佛教界代表一同參加本次盛會,才使得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真正圓滿。當前世界許多地區仍不太平,領土糾紛,生態失衡,人類越來越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環境問題使人類生存空間縮小,生存危機感越來越強。佛教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和平思想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歸宿,非但沒有過時,而且越來越得到世界人民的認同,佛教界應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典範,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典範。

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等有關部門負責人應邀出席了座談會。

(轉載自:中國佛教協會,原標題:第四次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在北京舉行)

來源丨菩薩在線 中國佛教協會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